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才有時間開始整理之前旅行的照片,積欠太多,該還的總是逃不了。這幾天氣溫一天比一天高,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在曼谷,原本因為怕熱所以選在五月出發,沒想到五月的曼谷已經讓人熱到受不了,入境才離開機場大廳就開始飆汗,這時候更確認我來到曼谷。

計程車顏色很搶眼,這樣的交通狀況好像是曼谷的日常。




入住的第一間酒店,喜歡她多樣性的材料拼貼。






The Commons 一個錯綜複雜的建築體,複合式的商業建築空間。

又是一個喜歡的建築立面



選物咖啡店,老闆是攝影師,裡面還有賣底片。





TCDC創意設計中心

在創意園區內結合藝廊的咖啡店,隔壁還有中古相機店可以逛,可惜當天沒營業。


ICONSIAM 很值得來逛的商場,商場規劃以及專櫃設計都很用心,體驗感很好。


金色真的是泰國很喜歡的顏色之一





經過建築事務所看到那麼多模型一定要拍一下,大家上班也都很認真

來點不同的色彩讓她變的很吸睛



一個小小的創意市集,進駐的商家不多。


正中午曝光,好在Z6寬容度高可以拉一下。




丹嫩莎朵水上市場,第一次來還是要走一趟觀光客體驗行程。





美功鐵道市場,當地一日遊行程的第二個景點,商家收傘的速度真的很快。




安帕瓦水上市場,相較前一個水上市場,較商業化規劃更完善,在地遊客也更多一些,但往裡走一些,還是有許多當地住民的原生態建築可以看看。


晚上重頭戲是夜間遊船賞螢火蟲,不知道有人看見照片中的螢火蟲嗎(笑)?





週末限定恰圖恰市集,市集的基地範圍很大,攤販種類五花八門,值得花上一天的時間在裡面繞繞。
因為是相機版,還是要說一下第一次帶上Z6旅行的心得,當初為了Z14-30mm S而入Z系統,整個旅程中確實也沒讓人失望,因為喜歡拍攝建築空間,在退無可退的時候幫助很大;而Z 24-70mm S的高畫質,加上可以充當微距鏡使用,基本上是這次的主力鏡頭;最後是Z 50mm S,這顆比較少用,其實旅行中換鏡頭的頻率不高,但想表現景深或微光的時候會特別換上。
用過許多系統,Olympus機身防手震無人能及,而Z6的防手震是除了Olympus外,真的讓人感覺實用的,尤其在搖晃的船上手持拍攝螢火蟲,還能保持照片的清晰度,連自己都覺得意外。
就整個旅程來說,使用Z6能有很好的拍照節奏,唯一缺點大概就是鏡頭仍舊很大顆,大概只有機身瘦身而已,一機三鏡出門一樣有負擔,但用重量換來高畫質卻好像又能妥協了,現實很難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