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喜歡看影片版的開箱,也歡迎支持一下火花羅的頻道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rso3naPhotography/
先簡單說一下這個焦段我愛不釋手的原因
1.超廣角大光圈獨有的立體感


^以上是G鏡拍攝
這個焦段比24mm廣的多,但是又不到像是16那樣變形過度,有獨特的超廣角變形但拍人像又不致於失控,加上大光圈的輔助,只要你稍微逼近主體就能輕易打造主體跳出畫面的立體感覺。或者可以利用一些前景來營造出畫面空間的層次,這種層次跟望遠鏡頭打造的畫面散景壓縮完全不同


^新的Z鏡拍攝
因為夠廣,所以有很大的構圖彈性,基本上MD身邊全天球360度都是打擊範圍,仰角俯角都可以拍


^G鏡拍攝
2.大光圈的設定
大光圈還是這顆鏡頭最大的威力之一,要拍微光主題不管是人像還是風景或是夜景,這顆鏡頭的1.8光圈有無可取代的地位,當然市場上還有其他1.4的鏡頭,但是體積重量不在同一個等級所以不比了。光圈大一級兩級,在夜拍的時候往往就是ISO3200還是12800等差別,或是曝光2秒還是8秒的差別,以人像來說夜間靜態MD最多可以撐2-4秒不動,快門再慢一點拍不到就是拍不到



^藍眼淚與銀河是G鏡,城市夜拍是Z鏡
3.超近的拍攝距離
跟女友或是家人出去玩,要拍照往往得付出一些代價,尤其是用長焦的話基本上就是得當個邊緣人,但是這顆鏡頭沒這煩惱,最近對焦距離20公分,不管是坐車上拍副駕駛座還是坐碰碰車拍身旁的朋友,約會吃飯時坐對面的這種當然沒煩惱



^以上都是Z鏡拍攝
畫質對比:
這顆鏡頭推出時有些聲音是覺得他的外觀成長不少,說老實話我也這麼認為,505克 / 長度105mm說輕不輕說小不小,但是幸好還是介於G鏡的1.8跟1.4中間,只是換來的畫質不只是進步一個等級,甚至到了非選擇這顆不可的差距
中央就不比了,直接看邊緣紅框,用4600萬的Z7來測試


^這是G鏡 1.8

^這是Z鏡 1.8
有趣的事情是,剛剛我說為什麼非選這顆不可?因為G鏡就算縮光圈到f/8,邊緣畫質一樣餵不飽Z7,倒是Z光圈有縮跟沒縮除了暗角以外,根本看不出什麼差異


因為這顆鏡頭會用來拍星空等微光,因此彗星相差這一點滿重要的,星星能不能紮實飽滿就看這個參數了,這一點上的進步也是滿驚人的,順帶一提,如果你原本有擔心這顆鏡頭的星芒,我可以說略輸G鏡一點,但是整體來說還算是有90分


^G鏡光圈1.8

^Z鏡光圈1.8
紫邊算是這顆鏡頭與其他Z鏡相比之下稍微弱一點點的部分,不像其他的Z鏡幾乎0紫邊,但是還是很輕微,以前用G鏡拍人的時候那個紫邊真的有時候很難修,但是在Z時代都是往日浮雲了~直接報告結果,以紫邊來說G鏡要縮到f/8大概才跟Z鏡同等級,你就知道兩者光學上的進步差距有多大


^G鏡 1.8紫邊

^Z鏡 1.8紫邊
變形就不特別測試了,Z時代都是寫死在描述檔中,如果適用Lr做工做的攝影師根本不用擔心變形,因為都是0變形啊~
基本上,這顆鏡頭我一開始也是有點猶豫,畢竟外觀成長不少,但是真的拿到手拍了之後真心不後悔,不管拍什麼主題都大幅的幫我減少後製處理光學瑕疵的時間,尤其是那難修的紫邊現在通通都不見惹好開心啊~甚至未來要是進入6000萬畫素,我也不擔心這顆鏡頭的解像力,尤其是如果還要轉接的話其實G鏡輕巧的優勢又被吃掉了,最後還是乖乖掏錢帶回家
很期待下一個十年,有這顆鏡頭的陪伴可以創作出更多的微光作品
更多拍攝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