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問題] 為什麼 Nikon Z 定焦 都主打 f/1.8 而不是 1.4 或 1.2 呢?

Z 系列推出的時候就在講體積小,進光大.... 那為什麼定焦系列是主打 f/1.8?? 請高手解惑下! 謝謝
2020-01-24 8:35 發佈
先用較平價的1.8系列搶市佔率挺合理的

剛進入無反市場就出高價定焦不是人人都會掏錢買單
可以去查鏡頭的roadmap
到2021 會先出50 1.2, 其他焦段的1.2也會繼續出
先後順序是策略問題
我自己的解釋是 目前的1.8 是為了影片需求
高畫質加上體積小 還有靜音的鏡頭馬頭
配上相對高cp的拍影片機身
可以先打之前F卡口 拍影片弱勢的窘境
要大光圈的 還有轉接環可以接F卡口
而且為了宣示接環潛力 都出了58 0.95了
影響鏡頭銷售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價格」,不是光圈或素質。

而通常價格與光圈、畫質...等鏡頭素質是"負相關"---價錢越美伴隨品質越普通。

每當新鏡頭發布,只要"光圈越大、成像越紮實銳利"就越能吸引目光,網路討論聲量也常竄起,往往是一片頌揚羨慕之聲。但一般人一旦落實到"我要買嗎?"這個實務層次時,考慮的主從順位就不是"光圈、邊角銳利"這些素質因素優先了,而是"有必要花這麼多錢拍照嗎?這重量體積我會常帶出去嗎?"----優先考慮價錢體力能否負擔得起..這種務實理性的思維了。

就我的觀察,多數01鄉民"講"鏡頭喜歡光圈大的,"買"鏡頭喜歡CP值大的---我相信這也是一般業餘者的行為模式。所以尼康Z鏡先出CP值大的,讓初期考慮買Z無反的人更願意接受,沒甚麼不好啊~

講白一點,Z環初期主攻對象偏重業餘用戶,不是職業專業用戶,這策略我覺得可取。
pelagic wrote:
Z 系列推出的時候就...(恕刪)

roadmap上還有compact lens
應該會是f2或f2.8的餅乾鏡
pelagic wrote:
Z 系列推出的時候就(恕刪)

有些誤解。
Z接環的法蘭距,可以設計更小體積的機身,更彈性鏡頭設計,有機會設計體積更小的鏡頭。
Z接環的短與大口徑,產生更大半開角,可以設計更大光圈的鏡頭。




如今,NIKON Z的目標是並不是做出大光圈鏡頭,而是開放光圈的素質水準就優秀的鏡頭。
diffusionless wrote:
有些誤解。Z接環的短(恕刪)


沒錯
與其買一顆F1.4卻還是要縮光圈F2.8才銳利
不如給我一顆F1.8或2.0光圈全開就可以用的鏡頭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leader0419 wrote:


沒錯
與其買一顆...(恕刪)

真的 目前Z出的24/35/50/58/85 每顆都是最大光圈即是可用光圈,跟F卡口 1.2或 1.4開放光圈時過軟完全不同
widther wrote:
影響鏡頭銷售量的最主...(恕刪)

可我覺得價錢稍高了雖然畫質好沒話說
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應該更在意"這個價錢我能不能負擔得起"
從相機銷量來看就知道了A73 Z6 性價比明明超高網路評價有都很好但銷量前幾名的都是Apsc的相機M50 XT20等等,這代表一般人更看重價錢而非性價比,同理鏡頭也是,Nikon Z卡口1.8定焦性價比也是非常高但我認為定價比起F卡口1.8高上不少更別說F卡口還有許多二手鏡頭,如果消費者不買新的1.8鏡頭,這對Z系列相機銷量一定會有影響的,所以我覺得如果是要衝市占應該要出像Canon RF35那種消費者買的起的鏡頭,才能有效把市占拉起來。
品質保證的啦 wrote:
先用較平價的1.8系列搶市佔率挺合理的

剛進入無反市場就出高價定焦不是人人都會掏錢買單(恕刪)


若像你說的,那是很合理的策略
只是看看售價
NIKON這F1.8系列,好像不是走平價路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