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想寫這文章好久了,但一年過去了,還是沒提起心寫寫甚麼。

是的,D500已經第四個年頭了,死馬這支鏡頭也發表經年,很多人都說這支鏡很重啊,配DX鏡不是有點頭重腳輕嗎?
是的,Bigma 這名字不是浪得虛名的,近年發表的鏡頭,那支不是重量『鶴立雞群』的?

本人喜好街拍,也時不時拍些社會題材,基本上,街拍題材個人幾乎是『非定焦』不會用的,很多人習慣的24-70/2.8,我就嫌他過重,而且身形『巨大』,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最大光圈只有f/2.8!
這在晚上拍攝而言,的確是非常不利的。
因為街拍你是不會預先知道當地的環境、天氣、光暗、建築風景樹影等等。
所以,一般而言,定焦鏡因擁有更大的光圈,這是有利拍攝的——當然,20、35、50這三支鏡頭也不重(又是Bigma例外!),總加也是剛好1KG左右,單就一支鏡頭而言,是會有種身輕如燕、『重量解放』的感覺。
所以,我用得最多的定焦鏡就是AFS 35/1.8G(才400克不到!),而且也喜歡使用AF-D定焦(或Ai-S等舊手動定焦),因為更是既細小身軀又輕便。

今年元旦日,2020年1月1日,香港人是有史以來不過年了,都走上街了,所以,小弟也有幸參與其中(很危險的,笑)。
在想著拍些甚麼,想著想著,用甚麼鏡頭呢?
當天是沒有陽光、稍暗的天氣,為了拍攝更多場面,也考慮著用甚麼鏡頭(全用定焦的話,那可是20、35、50、85、105?)。
最後,兼顧了各種因素,帶了D500(最強悍的DX機身),鏡頭就兩支,Sigma17-50/2.8 OS + Sigma50-100/1.8 ART,既能有一定焦距,又能夠兼顧天氣亮度(及預期晚上還有拍攝。),又能盡量不需要換鏡。

是的,今天只談攝影,不談政治(廢話嗎?)。。。

通常,很多人對使用大光圈鏡頭的第一疑問,就是『景深』夠嗎?
這麼淺的景深如何拍好街頭題材?
我的答案是『拍攝距離』。。
景深ABC說的是距離、焦距、光圈值。
基本上,頭兩項因素已經能夠完全的抹平了大光圈的因子(甚至一項就能夠拉平了。),所以,我使用大光圈鏡頭,完全是不會擔心景深不足的問題的(有使用超長焦打林鳥的朋友,應該知道,焦距長度和拍攝距離比光圈值更加重要,重要到必須要大幅度收光圈來彌補前面兩面造成的『淺景深』!),就算是f/2光圈,只要拍攝距離足夠拉開,還是能夠實實的包住整台消防車的長度的(以及巴士的長度。)。。

不過,我很喜歡用大光圈定焦,除了上面說的重量因素外,更重要的,就是提供至少高一級的曝光值,可以讓快門獲得更高速度(又是『攝影ABC』啦。),所以,大光圈鏡頭同時也號稱『高速鏡』,可以有效的提高拍攝成功率。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這批照片大約拍攝於下午三時多,當時沒陽光,途經地點也被石屎森林遮擋著光線,此時全程使用f/2.2-2.5光圈,在1/500秒快門速度下,仍能夠保持在ISO800以下,畫質當然是較有保証了。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然,使用長焦端時特有的壓縮感,看著還是別有風味的。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然,使用大光圈+高感光度+高速快門,那是我絕對支持大光圈定焦鏡的最大理由。
而這次則由Simga50-100/1.8,一支鏡頭頂著四支定焦——50、60、85、105,這重量,嘿,我就原諒Bigma吧。
其中一圖,更加直飆上ISO9000,以DX機來說,其實已經算很不錯了。。
另外,由於基本上不用『追焦』,所以合焦時間絕對足夠的,那麼這種場面,Sigma50-100/1.8 ART是絕對能夠應付的(成功合焦率超過90%,其餘10%只不過是有一點點未能合焦但還能勉強看到細節的。)。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當D500遇上死馬妖鏡50-100/1.8 ART(#61新增鴿子圖)
2020-01-05 18:37 發佈
哈哈哈,突然想到,現在M01第一版幾乎都是無反的天下!
為啥我這老人家還在堅持用單反呢?
無他,就『安全感』三個字——機能、續航力、操控度。
當然,街拍而言,無反可能有更多選擇(尤其是多角度拍攝的能力和信任感。),然而,個人暫時還沒有踏入Vloger的地界,所以,單反還是能揍合著用啦。

以下是D500+ Sigma50-100/1.8 ART從下午三時多拍攝到晚上的部份作品(全部使用f/2.2-2.5光圈)。。


















































以下兩圖,應該能夠反映出Sigma50-100/1.8 ART在光圈f/2.2之下的解晰力。。


irontheone wrote:
想寫這文章好久了,但(恕刪)


另外要補充一下,為啥我『必須』要用到1/500秒快門速度呢?
這是因為我街拍多了,在雙方偶遇時的『相對速度』是有一定高的,我試過了1/160、1/200、1/250、1/320等等,結果是,如果我不是停下來拍攝對方不太動(沒有行走),在距離5米內時,1/500秒快門幾乎已經能夠100%保証拍攝成功率。。

由於街拍需要拍出現場傳神氣氛的話,大多採用『非侵入式拍攝』,這時就必須要講求『反應速度』了,連帶也會影響快門速度的應用的。。
慢慢的,這十多年來,就養成了使用定焦的習慣(包括接案拍攝),這次使用Sigma50-100/1.8街拍,完全是審時度勢的結果。。。
平時我是很少用這支Bigma做街拍的,哈哈哈哈。。
這顆鏡頭很少人分享...希望能夠有不同的題材能夠分享...
佛貝魯男爵 wrote:
這顆鏡頭很少人分享.(恕刪)


所以我叫這支做『妖』鏡,既是少人用,卻又有非凡的能力。。
香港題材沒有感覺到鏡頭的強大

政治味超濃的~~~
天空一片雲 wrote:
政治味超濃的~~~...(恕刪)

這就是香港的現況,不是像某些立場的人以為推說不知道,就等於沒發生過。

感謝分享好鏡頭,雖說是DX鏡,但FX機身如果為了要有大光圈買來用DX模式拍好像也是一種辦法。
irontheone wrote:
這是因為我街拍多了,在雙方偶遇時的『相對速度』是有一定高的,我試過了1/160、1/200、1/250、1/320等等,結果是,如果我不是停下來拍攝對方不太動(沒有行走),在距離5米內時,1/500秒快門幾乎已經能夠100%保証拍攝成功率。。


老大,你這段是不是說:在距離5米內時,1/500秒快門可以不用停下來拍攝,對方也不需要維持不太動就可以成功?而1/160、1/200、1/250、1/320等則需要停下來、對方不太動(沒有行走)?你語法有點深奧,看前後文應該是這意思對吧
irontheone wrote:
通常,很多人對使用大光圈鏡頭的第一疑問,就是『景深』夠嗎?
這麼淺的景深如何拍好街頭題材?(恕刪)


我有問題:肓拍狀況下你如何確保焦點對在你要的主體上呢?交給尼坑的人臉識別嗎?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