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外地跟SPIRATONE有緣? 沒想到連入2顆該品牌
會入300mm反射鏡,算是兩個因素考量
1.500mm反射鏡在APS-C上對我拍照習慣,運用機會太低
2.需要一個外觀低調、輕小、攜帶方便的長焦鏡做街拍備鏡
要輕要小要低調的長焦鏡,反射鏡是不二人選
不過現代很少廠商生產新品,而一些反射銘鏡價錢又被炒高
像是Minolta 250mm f/5.6、CANON 250mm f/4
有著反射鏡中短焦特性,雖然都是要改口
而Ohnar 300mm f5.6-16更是少數有光圈葉片的反射鏡
(雖然不能改變景深範圍,僅作為曝光時間的控制)
不過其特殊性,這些鏡頭價格,甚至比當時售價還高

這支SPIRATONE 300mm f/5.6價格還算合理
光圈也比SAMYANG 300mm f/6.3再大些
而且是T2 mount,原先用在500mm反射鏡的
傳接還與合焦晶片可以直接沿用!
雖然自己已經有50-150mm f/2.8與2x增倍鏡
一樣可以達到300mm f/5.6
不過反射鏡有輕小優勢,拿來當備用鏡不錯

與折射鏡相反特性的反射鏡,在現代頗式微

外觀上,單純的直筒狀
整體感覺跟一些85mm鏡頭類似
相當低調的望遠鏡頭

反射鏡

300mm 單一光圈f/5.6

口徑略大,為72mm,同規格還有67mm的版本
稱為Minitel-T (至於T跟S的含意,不才我不知)
而買老鏡本來就是看運氣與緣分了

Minitel-S Plura-Coat
Minitel個人猜想是Mini-telephoto之意味
Plura-Coat似乎就是現在說的Multi-Coat
只是不知道為何SPIRATONE要用拉丁文? (增加潮感? XD)

那個美好的美國鏡頭年代,有各式鏡頭品牌商輩出
SPIRATONE也是其中之一,請日系廠ODM之

反射鏡的特色,中間有小鏡面
也因為如此,光圈不大、會有"甜甜圈"散景

而底部有個大鏡面

中捏社外品鏡頭蓋

鏡頭底部的凸紋
可協助固定鏡頭於機身

相當寬大對焦環,阻尼感算是滿適中
有一定的固定力,但不會很重手
沒有光圈控制機構
轉動對焦環時,整個前端鏡筒會轉動

最近對焦距離約為2.5mm

30m多之後無超焦距

後卡口相當單純

鏡頭本身為T2-mount

需搭配T2-NIKON轉接環

這邊直接沿用先前的500mm f/6.3的料件
省下重新購置合焦晶片的費用

可以看到後鏡組是內縮於卡口平面
方便對應1.4x、2x...等加倍鏡

有後濾鏡設計,為30.5mm

原物主有附一片,有鍍膜

直接鎖附即可
不過現代機身ISO可自訂義
以往靠濾鏡控制進光量的用途較少發揮

金屬鏡身,因為鏡片數不多
且厚鏡片不多,非常輕手

鏡後蓋,用舊款NIKON版本最搭卡口

短小的300mm,跟同焦段折射鏡相比,容易攜帶

前玉的鍍膜淺淺的綠色
Plura-Coat擦起來仍是很滑順
鬼影抑制能力意外地不錯

後玉的鍍膜罕見於前玉不同,為紫色

合焦晶片的參數重新設定就好了

因為與遮光罩一同購買
該賣家500元左右價位的是
個人好久沒用的ROWA

這次鍍膜似乎又回到之前的版本,感覺不錯
但真圓度不知誰有問題,出動濾鏡板手來鎖

因為對焦時,整個鏡身都在轉動
用蓮花型遮光罩感覺怪怪的
故找了個後加裝的快扣圓形遮光罩
雖然短了點,但多多少少加減用

遮光罩內容物

把母座鎖在鏡身上


遮光罩就可以安裝上去

亦可以反扣與卡鏡頭蓋
比較可惜的是前端不能鎖濾鏡

小型化,是我選老鏡很重大的因素

鏡身長度約為73.8mm

最近對焦時,鏡身長度約為77.1mm
對焦行程約3.3mm

鏡身寬約為76.0mm

重量約為329g,跟體積相比顯得相當輕盈

合體!!! 側面看起來不容易察覺倒是300mm鏡頭 (重要)

正面就是會有反射鏡明顯的特色
不過以街拍而言,一般人不會去注意
光學結構為6片4群的反射鏡結構
就當時的資料,色散低於0.2mm
中心解像力為42 l/mm,邊緣為34 l/mm

在畸變方便,該鏡頭略有點枕型失真

解像力則是中間比邊緣好
如同廠商自己所提出的性能說明

光圈f/5.6,帳面不算大
不過用於拍攝街景,找出適合的背景,就很好發揮

若確實合焦的話,解析度還算ok

就算在陰雨天,手持攝影不是難事

焦段300mm之長,很適合不打擾對方的需求

有些畫面,稍縱即逝


強烈的壓縮感,可以帶來些"情緒"

雖然光圈為f/5.6,但300mm加上合適的背景
也可以是一管空氣切割機

可以藉此凸顯主題


拿來拍花當然是沒問題,只是要仔細合焦

強烈的壓縮感


拍攝各類交通載具也是滿ok的

基本上,在機場拍移動中的飛機還不算太難

視野較小,呈現不同味道


手持拍攝很妥的

其特色的甜甜圈散景

可以有特殊氛圍


對抗逆光,沒什麼鬼影
也不會一片白芒,表現比預期好

逆光時植物的毛感也可表現

主體與背景距離差異大,此時的散景就看個人喜好了

追焦......還可以!! XD

不過凸顯這支單一光圈的缺點
在大太陽下,快門放慢很可能過曝


手動鏡可以利用一些東西標作景深標示

建議開連拍,增加準焦照的機率



下雨天用來街拍有其特殊的味道
REF:
當時的廣告

總結:

雖已不受現代青睞,難以自動化與單一景深,但其輕小與散景還是令人著迷
雖然反射鏡在現今已經是小眾產品
甚至也只有一支有做到自動對焦功能
但若有長焦、輕便、便宜的需求
那還是得考慮反射鏡

個人有運用500mm反射鏡的經驗
大概知道其操作感,所以可以接受
再加上焦距降至300mm,景深較廣,相對較好合焦些

成像品質,或許是比較容易合焦了
個人覺得比先前的500mm更令我滿意
其銳利度跟對比度都可以實用

雖然光圈5.6在300mm不算大
在低環境光時手持攝影有困難
不過在日間時,拿來拍樹上的花
、水生植物,或是街拍甚至打鳥
應該是有其發揮的空間
實拍:
機身直出(Picture Control:SD),僅縮圖與上logo
機身為D3100或D3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