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前言』
2018年年底離開了公司。給自己安排了幾個旅行,其中一趟就是到北海道玩一周。原本的計畫是拍拍飛機、拍拍野鳥與自然環境,無奈一月的北海道實在雪太大、積雪太深,很多地方不是停止營業,不然就是有營業但是因為雪的關係限制區域、時間等。玩起來很不盡興。
六天五夜的旅程,前三天都像是在鬼打牆
直到第三天晚上到了札幌的大倉山展望台,原本是要拍夜景。剛好遇上了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的札幌賽事。因此夜景也不拍了,改成拍攝這種身在熱帶區域完全沒看過的比賽。
而多災多難的北海道旅程,也因為這個因緣際會而變得有趣很多。
『裝備』
Nikon D750
+AF-S NIKKOR 28-300mm f/3.5-5.6G ED VR
+AF-S NIKKOR 200-500mm f/5.6E ED VR
原本是用28-300的300端拍攝,不過發現夜色垂下之後對焦有變慢趨勢--這一管算晴天鏡,在比較極端的天氣、條件比較嚴苛的狀況下望望遠端會比較疲乏。因此後來是改用200-500mm拍攝。
感謝旅行出發前心中的一個聲音,告訴我捨棄雙D750+28-300+16-35的組合,讓我拍攝跳台滑雪能夠輕鬆許多。
順邊稱讚一下200-500的防手震,即使是使用1/125這種快門一樣很給力,成功率高上不少,還在猶豫這管的不要猶豫物超所值
然後有要到雪國的朋友,請千萬記得要帶好防水措施,例如說相機套、鏡頭套。我出發前一直碎念要記得帶、要記得帶,記是記得了,但居然把鏡頭套放在桌上就出門
在漫天風雪中,為了防止鏡頭沾雪,我拿著賽事的宣傳單(還順便跟隔壁老伯要)綑在鏡頭上,一整個超拙
『跳台滑雪』
在開始之前,先來看一下2018冬奧的跳台滑雪影片吧!

跳台滑雪我自己也是看票性質,不是專業的。太複雜的規則略過,簡單來說跳台滑雪的選手總共要跳兩輪,由兩輪得到的積分來決定勝負。
而積分分成《一》姿勢分《二》距離分
姿勢分由五位獨立評審根據『準確性』、『完美性』、『穩定性』、『整體性』做評分,並將五位評審中最高與最低分去除的加總,姿勢分最高不會超過60分。
而距離分的計算比較複雜,簡單說就是越遠距離積分越高。
由於距離的加成比姿勢分多一些,因此有些選手的策略就是跳越遠越好,寧願姿勢分被扣多一點也要飛很遠。
而這個跳台滑雪非常的過癮,因為起跳瞬間的時速可以高達一百公里!
那種速度感、緊張感在現場是非常過癮的
在拍攝上,我選擇的是慢速快門,透過搖鏡的方式呈現出來。事實上比較安全的拍法是用高速快門,1/500可能都有一點太慢。但當天因為是晚上,所以這樣的快門也算是無可厚非。
(透過壓低身體降低風阻)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滯空的瞬間)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護目鏡的反光很帥)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這一張剛好在大燈下,逆光下反而很有趣)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漫天風雪)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這位選手身體壓得非常低,不過我是用21點對焦,居然對到屁股上去了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高ISO處理』
由於為了在夜晚保持快門的速度,在光圈已經是最大的狀況下(突然有點羨慕拿70-200f/2.8的朋友們)因此我將ISO推到12800。無可厚非伴隨而來的就是可怕的噪點。我本身第一次開到這麼高,平常開到4000都會有點不舒服了,無奈現實就是如此。
為此,我參考了一些影片,連結如下:

↑這一位的做法是透過表面模糊去把噪點磨掉。

↑這一位的做法是先透過LR做降噪,然後用PS的色調分離做灰階,再用覆蓋模式。透過覆蓋模式--以50%灰作基準,比50%灰亮的加亮、反之變暗,進而達到銳利化的效果。
我自己稍微摸了一下,發現這兩者混起來用效果不錯。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前期能不用高ISO是最好的,但有時候就是不得以。
零、如果是先從LR編輯的話,可以先將初始的調整做好,然後在降噪的地方先做大致的調整,銳利化可以先關閉,因為如果在PS也銳化的話會變成兩次銳化。
一、開PS,圖層複製三層。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二、我先做銳化的部分。濾鏡>其他>色調分離,這裡的數值可以稍微誇張一點沒關係,因為事後可以透過不透明度及遮色片修改。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三、將圖層模式設定為覆蓋,就可以發現照片的銳利度有明顯的上升。如果有太過不自然的地方,可以降低不透明度以及使用遮色片去修改。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四、降噪的部分,濾鏡>模糊>表面模糊。強度大概在10前後(太高就會跟LR降噪調100一樣變油畫),臨界值可以想像成細節保留度,越高細節流失越多,建議比強度小一些些。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降噪與銳化在LR也可以做到,只是調整上比較死板、不靈活,如果是PS的話則可以根據自己想要的強度、程度,甚至只做局部的調整。
話雖如此,這一次的北海道旅行真的是看雪看到累了,真的一邊走,很想一邊大喊不要再下雪了!!!!
我是Photoer_NGO那古
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photoerngo/
我的Behance:https://www.behance.net/photoerngo
我的blogger:https://photoerngo.blogspot.com/

話說,札幌賽事最後是由Maren Lundby的挪威選手獲得勝利。(上面的滑雪影片中段有出現Maren Lundby唷!)
在賽事最後的訪談後我拿到了類似明信片的簽名小禮物,因為我自己是來拍照,誰是誰也搞不清楚。
看了後面的介紹,原來就是18年女子冬奧的跳台滑雪金牌LOL
『D750』2019世界女子跳台滑雪錦標賽in札幌及高ISO處理
雖然這張照片看起來很像大媽,其實現場她可是24歲的美少女呢!
北海道旅行雖然多災多難,但難得看到世界級的比賽也是很難得的經驗。
2019-01-18 23:16 發佈
難得有朋友拍運動攝影, 原來是不小心遇上的, 哈哈哈, 還好你有帶上大砲, 不然就要哭哭了...

我以為全幅相機對於ISO12800 的畫質應該還不錯吧? 這當然指的是大家在手機上傳傳相片的用途而言... 不過要謝謝為大家上了一課降噪處理!

謝謝分享...

a2316574 wrote:
『前言』
2018年...(恕刪)


謝謝樓主的分享,也意外地上了一課降躁的課程。真的受益良多。謝謝您!

a2316574 wrote:
『前言』
2018年...(恕刪)


感謝分享~

a2316574 wrote:
『前言』2018年...(恕刪)

感謝分享~很實用

這位[大媽]我很可以!!
ACDSEE PRO8 這個功能 消除雜點個人覺得比LR NX-D都還要強
人像方面的雜點清除 真的不錯



新版的ACDSee.Ultimate.2018 2019也有 2018迷版或是2019 30天試用版可以自己找找體驗吧

圖多 可以用批次編輯

但是注意修改完最好用另存喔~~

感謝樓主分享精采照片
也說明相片降躁的作法
感謝大家的回文,如果有幫到忙就太好了

ching43202 wrote:
難得有朋友拍運動攝...(恕刪)

不過去大倉山之前有稍微查了一下比賽時間,所以也不能算完全的碰運氣
ISO12800其實噪點滿大顆的,畢竟相機碰久了細緻和有點粗、大顆就會有感覺了
天空一片雲 wrote:
ACDSEE PRO8...(恕刪)

感謝大大推薦,之後有時間來試看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