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9月14日)河中是看不到什麼景物的(P1000)


一個多月後(10月22日),白色芒花整個轉成棕色(P1000)。

台灣欒樹也變得更為深秋的顏色(D850)

候鳥也出現的時候(P1000)

河邊開始有了人工的架設物(P1000)



連河中也有(P1000)

就這樣分佈一直到高屏溪出海口(P1000)



這些以竹子構成的圍籬都是林園當地漁民,以膠筏載著竹子在河中慢慢建構而成。(P1000)



要完成這些看似簡單的工程,其實是非常辛苦的。(P1000)


再經過2個星期,高屏溪雙園大橋後到出海口景觀變這樣。(D750)

這就是高屏溪出海口前每年深秋至隔年端午節前特殊景觀:捕鰻魚苗架(D750)

為拍攝補鰻魚苗架,我特別上了雙園大橋(D750)

把相機架在橋上(D750)

在此特別謝謝紅圈中騎機車的阿伯,他看我帶這麼多裝備,堅持載我一程。

記錄雙園大橋(D750)



雙園大橋的路燈(Z7)




以Z7+砲鏡,記錄漁民架設捕鰻魚苗情形(Z7)







鋪設捕鰻魚苗網子(Z7)


架設完成的樣貌(Z7)






這裏有不少鸕鴜及蒼鷺(Z7)



原本以為距離4公里所拍的是魚鷹(Z7)

但之後衝水的照片確認是蒼鷺(Z7)

這裏是蒼鷺大本營,注意飛翔中鸕鴜前方都是蒼鷺。(Z7)

鸕鴜也非常多(Z7)

11月8日到河口以P1000確認鸕鴜(P1000)

及蒼鷺族群(P1000)

並近拍捕鰻魚苗架(P1000)






往內看河口的捕鰻魚苗架(P1000)


前一年沒有完全拆除的捕鰻魚苗架(P1000)

搭建用的竹子(P1000)

河口變成紅棕色的芒花(P1000)

河邊沙地零星出現的水鳥腳印(P1000)




可想見這裏魚產豐富(P1000)

所以近海捕魚的膠筏船也多(P1000)



有些頗為老舊(P1000)

靠海討生活並不容易(P1000)

特別到林園鹽埔漁港(P1000)

在堤防上拍攝這些膠筏船(P1000)


也以Z7記錄林園工業區(Z7)






感覺上很不同(Z7)

卻都是一樣為生活在打拼(Z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