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運動公園前左側社區,以前是人稱阿三哥的田。這片稻米田讓我童年成長歲月,見識到早期人力為主的農耕生活,逐漸進入到機械化,然後都市計畫部分農地變建地、變社區。
阿三哥的田最早是牛耕田,人工畫格子線,手工栽苗、手工除草、人力施肥、人工割稻、人工脫穀,脫穀機旁就放著鋁製大桶子裝著引人流口水的割稻飯(飯湯)。是因為這原因,有紅紅曬乾的蝦皮、新鮮小蝦子、大堆鮪魚小塊,加上小卷環、魚丸,一些豬肉細條及脆筍細條和芹菜珠,重要的是油蔥酥爆香過的湯底,飯湯一直都是我的最愛。
阿三哥的田有早期農田豐富的人文、生態景象。割完稻,一紮一紮直立放的稻桿是青蛙躲藏的最愛,所以割完稻不久,一定有趕鴨人趕鴨子來田裏吃食。
稻米快成熟時,附近電線桿滿滿的麻雀,每天爭搶稻米吃,吱吱咂咂非常熱鬧。捕鳥人在農田另一端架網,口哨一吹,成千上百隻的麻雀受驚嚇奔飛,瞬間落網,過程簡簡單單乾淨利落。這些被捕麻雀最後都成了鳥仔巴,是我兒時最喜歡的點心之一。
附近小孩最期待的是夏天的颱風季,颱風一來常造成淹水。阿三哥的田就馬上變成游泳池,除了我家,因為父母禁止游泳外,幾乎所有小孩都是僅穿著內褲或乾脆身上什麼都沒穿,就直接跳到淹水的農田裡玩水與游泳。
後來漸漸的,阿三哥的田見不到牛犁田,然後不再畫格子線,直接以機械播秧,連收割稻穀也以機器取代。
機械化後沒幾年,阿三哥的田就被整地,然後蓋起一棟一棟的樓房,變成了社區。
有人說Nikon是鳥牌


但看見鳥兒翩翩起舞,誰能不被吸引。


而想馬上用相機或手機拍下那鼓翅飛翔的一瞬間

基本上攝影就是一種熱情(D850)

有2台SONY索粉的我學長,最後決定買下我的P900準備去拍北極熊<<<(加拿大風光)學長比較D850與A7 III,準備拍北極熊。>>>。

其實不管是相機或手機,大家都是鳥牌、都是任何牌,只是Nikon在拍鳥這方面似乎更突出。

路邊停車,搖下車窗,以P模式、自動ISO,只管把P1000拉遠,輕鬆拍下鳥兒清晰的照片。


站在河邊堤防,不必躲藏怕被鳥兒發現,很輕鬆的遠遠就把它拍下來。


把一百公尺遠的鸕鴜,手持P1000拍下來。

Nikon不"鳥"都不行

可以報名參加中秋節美拍的不後製、不裁切,甚至是手持靠在牆上,以P模式、自動ISO,拍下如此精彩照片,真的只有Nikon P1000辦得到。


Nikon Z7雖buffer不足,追焦容易迷焦,連拍不給力,但也是可以靠經驗克服。


連拍能力不足,但所提供的H+9連拍,雖一回合9張拍完後,需等待幾秒鐘等檔案寫入記憶卡。

但對拍麻雀而言




一秒9連拍夠用也好用


一大群麻雀飛躍起的那一刻

就深按快門,直接連拍9張。


以自動區域AF追焦模式,快門設定1/3200或1/4000,讓相機隨意去拍了。

屏東水稻田減少栽種後,已好久未曾在農地裏看到一大群麻雀飛翔的畫面。

照片的重覆性雖高,但就是想抓住,回憶童年每天都看得到、聽得到一大群麻雀吱吱叫的農村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