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J1]單單為「美」下

各位好,不久前分享了上一篇12~15四年間的作品:[nikon J1]單單為「美」上

上一篇文章中的作品分享橫跨長長的四年間是因為過去也確實出產的不多,而在16年我執行了「366 days 日日攝影計畫」,每天以此激勵自己生產至少一張照片,我想激勵跟迫使並不一樣,日日創作對我來說不是一件透過壓力迫使自己從事某些活動的行為,那麼今日就不再多談,有興趣者歡迎點選以下連結。

分享:[sony A6000]日日攝影的嘗試集

相簿:Something in my 366 DAYS



----今日針對16年1~4月的作品展示----



剛開始的日日進行得並不好,我還在尋找什麼樣的事情值得我拍,為了什麼目的?—Ubike




生活圈就這麼大,出遊的機會也在極少數,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是在熟悉與平凡中學習像小孩一樣觀看?—臺北西松國小




平常從宏觀的方式觀看,微觀又會如何呢?—華山光點




在外面找不到東西了,就在家裡拍吧—我家




出遊了,這幾天肯定有東西拍,因著人類天生喜好新鮮—駁二藝術特區




無論是沒看過、沒聽過、沒想過,總是新的東西—高雄澄清湖




回臺北,常去河濱公園走走晃晃—臺北大佳河濱公園




甚至是我自己也成為元素—墾丁白沙灣




學校應該是除了家裡以外最常停留的地方,拍學校吧,這時我開啟了探索學校的計畫—臺北藝術大學




光影絕對是能輕易掌握的主體—臺北藝術大學




而且通常讓人感到平靜、舒適—臺北藝術大學




建築結構也是一樣—臺北藝術大學




除了光影與結構性的純粹美,反射也是很好利用而且通常很酷的元素—臺北藝術大學




拍攝小動物,尤其是那些不怎麼動的—臺北藝術大學




又出遊了,光影仍然是我喜愛的—高鐵高雄站內




編號1—高雄展覽館




編號2—高雄展覽館




編號3—北美館




編號4—北美館

以上四張,很榮幸的在2017年全國高中職大專院校攝影比賽中拿到優選,得出一個結論:還是只有藝術學院喜歡我的味道




這天霧氣特別重,我在關渡河濱騎著ubike正要回臺北,心想往淡水騎騎看好了,感謝老天—關渡河濱公園




以此作為今日分享的最後,2月29日,在誠品買完驚爆焦點的票,看了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才放映,騎著ubike到處晃晃,這一晃就到了北美館,觀看著這個美麗的矩形建築時畫面中突然一個move,原來有飛機啊。不過我沒這麼厲害可以馬上捕捉,這大概等了三、四十分鐘吧差點還遲到了呢。2016年美國IPA,我窮學生財力只夠送一張作品,好險有佳作—北美館



----以上分享----

----以下報告----

這裡要談的內容其實應該另闢文章討論,不過既然有可能的疑慮就一併簡述。

[一]首先是關於「後設」,我也有將上一篇分享在Dcard,有人提到創作理念的部分是後設,我對此持反對意見,原因有:

一、單單為「美」上 的內容,是我依照記憶將當時創作當下的思維簡短論述,並不是之後硬加上某些陳述。例如許多人喜愛拍攝黑暗洞穴中的一道明亮出口,並把論述寫為:這光明如同人黑暗心理中的一道契機....我寫不下去了blabla,基本上我認為這才是後設的部分,可能有人認同或覺得好笑,事實上這不只在大眾中發生,連我自己在藝術學院上攝影課也會有同學的作業展示,以後設的論述向大家報告。

二、攝影是一件需要「剪輯」的事情,也不是只有我持著這種觀點,例如:東京地鐵 Final Cut《最終剪輯》,我自己唸電影,剪輯對電影而言是透過剪接師的思維與敏銳進行取捨或是重造故事。攝影並不是拍了頂多加上修圖就完成了作品,實作上有一定的機會碰上在自己長期的作品中找到某些元素的共通性、觀點或者思維等等,而剪輯是一個觀看、思考、選擇與再見的過程,在這篇文章中所持的觀念偏向剪輯。



[二]再者是關於「攝影」,作為一個學科、一個藝術媒材,攝影不是拍照,每個攝影人都應當思考攝影之於自己是什麼,持著何種美學觀看待攝影,但我並不是評論家,評論與創作雖然由某一特定思維出發,卻是兩件事,但就此我也提出攝影之於我自己是什麼。

攝影,是一種「語言」。語言關乎的在於要說什麼?如果今天要說漂亮,那就特別針對漂亮來說,不是一直疊加想法就是藝術,藝術需要的是減法,針對重點來說話。

一、我們怎麼學習語言?我們聽、模仿、進行知識與自我的學習。而攝影作為語言也是如此:

從[觀看]—作品識讀的能力取決於觀看了多少,無論是看攝影或讀美學、藝術品。

到[會表達基本需求例如:喝水水]—不講天才,攝影基本上需要技術水準的支持,因此經歷如「荷花夕陽美少女」屬於沙龍攝影的階段可能是必然。*注意:對此可以持有任何反對意見,可以批評,但請思考自己認為的攝影是什麼,為反對而反對不會幫助彼此。

後[不僅止於需求面的表達:我今天去哪裡玩很開心]—例如初級的紀實攝影需要相當的美感、對生活的敏銳度與觀點。

終[我們可以用語言進行創作: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不要害怕成為獨特,華人教育似乎喜好將每個人視為同,但歸功於塞尚與個人主義,只要持有想法,現在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最終[?]—我也不懂,也許端看個人對於藝術作品是否有高低優劣的想法。


若還覺得有趣,歡迎點進去我的相簿看看:Welcome to my Flickr





2017-09-16 22: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Nikon J1
拍得很棒, 拍得很棒, 拍得很棒,
頭香,坐沙發
h l a l o wrote:
各位好,不久前分享了...(恕刪)

構圖真的厲害,值得學習


klhbill wrote:
拍得很棒, 拍得很...(恕刪)

感謝,不過這串留言大概不會長久吧


mm-lai wrote:
構圖真的厲害,值得學...(恕刪)

感謝

拍的真好!!


h l a l o wrote:
各位好,不久前分享...(恕刪)

h l a l o wrote:
各位好,不久前分享...(恕刪)


文中提到光影是最好掌握的題材....

我倒是覺得是最難的說

不過樓主拍得很有味道
痞客邦: http://stfeelva0802.pixnet.net/blog

h l a l o wrote:
各位好,不久前分享...(恕刪)


超讚的,我喜歡............

唐小見 wrote:
文中提到光影是最好...(恕刪)

因為對我來說,光影本身是種最輕易能被發掘的主體,像階梯那張的階梯本身很無聊,但撒上一道光線配合階梯帶來的層疊效果就增值不少


summerfield8731113 wrote:
拍的真好!!...(恕刪)


stephen02 wrote:
超讚的,我喜歡......(恕刪)

樓主拍的真好
這種純粹的攝影分享不多見

觀看樓主的作品
能夠精進自己的攝影眼並且得到平靜
感謝樓主的分享

^^
ps.西松國小是我的母校喔
小明2006 wrote:
樓主拍的真好
這種純...(恕刪)

學長跟我有同樣的感覺,在閱讀自己的照片時,內心沒有波濤,來的是一陣寂靜。我想這是唯獨攝影作為一個相對容易被感受的純視覺美所專屬的藝術價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