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 wrote:請問大大們,850 (恕刪) 最近少上來,來幫忙回覆一下基本上,高像素大概都免不了躁點多的問題,不過,還是要看你跟什麼機器對比,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既然知道高像素躁點會高了,曝光一定要足夠,曝光不足再拉亮,只會更慘而已D850 ISO 3200原圖原圖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PSPS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參考看看
太史慈 wrote:請問大大們,850 (恕刪) 抱歉,各位大大;事兒多,今天才上傳圖片圖片放大後,尤其鳥兒身邊的畫面特多的點,分不清到底是噪點還是畫素高放大後造成的模糊感f/13, iso 5000, 1/5000, Aperture priority
太史慈 wrote:抱歉,各位大大;事兒(恕刪) 太史慈您好...你可能要先把光圈、快門、iso這三者的相互關係及各自功能先弄清楚。你貼的這張片的這種狀態及環境是不需要用到這種參數的。(f/13, iso 5000, 1/5000, Aperture priority)還有你為什麼不用M模式拍呢?
太史慈 wrote:抱歉,各位大大;事兒多,今天才上傳圖片圖片放大後,尤其鳥兒身邊的畫面特多的點,分不清到底是噪點還是畫素高放大後造成的模糊感f/13, iso 5000, 1/5000, Aperture priority 你這張照片,首先,我認為並沒有很準焦,就算有準也是準在翅膀上,頭部明顯在景深外。再來,你的拍攝參數有問題。一般來說用變焦鏡,光圈全開就可以了,除非你有特殊需求,需要兼顧景深,比如兩隻鳥在同一畫面,那可能需要縮一點光圈;或是你拍靜態鳥想提升畫質,通常只需縮三分之一到一級光圈就可以了,並且搭配慢速快門以壓低iso,達到提高畫質的目的;縮那麼小的光圈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再來,靜態鳥類,除非是大太陽的情況,是不需要那麼高的快門速度的,1/250足矣,若手持情況下手真的很不穩,1/500就很夠了,還是不穩頂多就拉到1/800綽綽有餘,調那麼快的快門速度搭配那麼小的光圈,iso飆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再來很重要的一點是,你這場景是背光,你的鳥是在暗部,噪點多完全不意外,你要慶幸他的毛色是白色,若是深色的羽毛,噪點更多,況且高iso又裁切,顆粒感較明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最後,變焦鏡解像力不足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建議你,先搞清楚曝光三要素跟ev值是什麼吧,然後拍鳥麻煩用m模式...D850+1.4X+Sigma 540 S,HandheldISO 50020210608-0609_大雪山 by JheYu Wu, 於 FlickrISO 2500灣潭魚鷹 by JheYu Wu, 於 Flickr以下覺得手持太晃所以快門用1/800ISO 400020210608-0609_大雪山 by JheYu Wu, 於 FlickrISO 800020210608-0609_大雪山 by JheYu Wu, 於 FlickrISO 1440020210608-0609_大雪山 by JheYu Wu, 於 Flickr一般來說不用特別去縮光圈,特別是變焦鏡,光圈已經夠小了。D850+1.25X+856E1/125,F16,ISO280,1000mm20210620_褐頭鷦鶯 by JheYu Wu, 於 FlickrD850+1.4X+Sigma 540 S1/5000,F7.1,ISO1100,700mm灣潭魚鷹 by JheYu Wu, 於 Flickr背光場景有噪點很正常,所以前期拍攝就要曝光正確,盡量向右曝光,噪點就能改善,欠曝後製拉回就沒救了。基隆港黑鳶 by JheYu Wu, 於 Flickr多充實攝影常識、多了解你手上的器材和器材的限制,然後想辦法去改善。以上。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