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手發問 --- why大家使用外閃時,都習慣用"M"模式呢??

Dear All ,

小弟去年中敗入D80至今,期間陸續拜入35/F2,VR18~2002只鏡頭,另加SB800神燈一只;適才爬文發現一篇討論串中,討論大家平常使用的拍照模式習慣時,不少前輩於使用外閃時,都以"M"模式為唯一選擇??
小弟去年才踏入DSLR界,不算是很常拍的那種,主要都是拿來拍小女的成長日記以及與家人出遊的相片,並非那種可以用心至"為拍照而出門"或是"廢寢忘食拿到新機就先拍個幾百張"那種愛好者,小弟一般大多用A模式為主,A模式拍不好則改為P模式,再拍不好則會將側光模式由矩陣<==>點測交互切換,還是拍不好大概就死心了....

可是使用外閃,幾乎都用A模式為主,為了不想浪費那神燈,我想請教大家,如何讓自己使用神燈時拍出的效果可以更上層樓??用A模式+外閃拍跟M模式+外閃拍的差異是??可否以實際相片說明之??

Many thanks ~

附圖是小弟去年9月帶家人在一家餐廳用餐時,A模式+外閃SB800拍的結果,印象中僅精緻銳化外無其他後製,可否賜教一番!?

新手發問 --- why大家使用外閃時,都習慣用"M"模式呢??
2008-02-19 10: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新手 Why 模式
A > 光圈先決, 快門相機決定, 用外閃時應該會固定在 1/60 秒
M > 光圈, 快門都由使用者自訂

光圈影響景深 (用閃燈時還包括了主體亮度)
快門決定能不能 "凝結" 那一瞬間的影像 (用閃燈時, 快門放慢則背景或現場光源吃得較多較亮)
ISO控制整體感光度 (拉高則減少閃燈出力, 同時使背景亮度增加)
一般用外閃搭 M 模式, 主要是希望同時控制上面提到的這些, 剩下主題曝光不足的部份才交由閃燈去補足...

個人常用的組合: 快門 1/30 - 1/60, 光圈 3.5-5.6, ISO 200-800
一般來說用到外閃應該都是光源不足的情況下才需要, 在此情況下, 如果是用 A 或 T 模式+外閃 一般不是光圈太大(造成景深太淺) 又或是快門太慢(造成手震) 又或是 ISO 過高(造成雜訊過多)

所以說才需要使用 M 模式, 將景深調到所需的範圍, 也將快門調到自己的限制, 剩下曝光不足的部分就交給您的外閃了..... 神燈的稱號不是沒有由來的
Life starts after the red line...
真是太感謝Sirius0923 兄如此詳細的講解經驗談
對外閃猶豫不決的我 注入一道強心劑
可惜不能幫您加分

http://sunnyonepic.blogspot.com/ http://sunny810.blogspot.com/

受益良多~感謝以上大大的開釋!!

可否能有大大能再以實際相片解釋外閃+A模式,外閃+M模式所拍出的差異呢??這樣子便可以讓新人如我,初入門外閃的同學們,有著更深的體認!!

Thanks again !!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小弟無法提供什麼照片.....
但提供一些個人意見...


"通常"若不刻意設定機身的話...

在A mode下使用閃光燈(不管是外閃或內閃)....
快門會限制在1/60s....而ISO也會固定... 昏暗環境下, 現場光的曝光無法達到ev的設定期望值...

即使閃燈出力夠, 也會造成畫面不自然...

若現場光線太亮, 使快門高於閃燈的最高同步速度....又造成閃燈TTL出力不準或不足...(ex: 戶外逆光人像)

這可能是很多人用M mode的原因吧...!



依樓主的拍攝習慣....
A mode下
建議將機身的閃燈模式設為Slow........如此一來就快門就不會在昏暗環境下定在1/60s...
昏暗環境下 可多取一些現場光讓畫面更自然

若因此而造成快門太慢...而有手震疑慮的話....再調高ISO值即可...快門速度會自動提高...

這應是在A mode下搭配TTL閃燈...較方便的操作方式....

你用光圈先決
快門被限制在1/60
你用的是35mm的鏡頭
其實你的安全快門還可以在降喔
再降低一點現場光線會更充足
照片會更自然
提供給你參考
看到您的照片 突然想到一點 小朋友還那麼小 應該不適合打閃燈吧
我打閃燈也是只有M模式
因為我用的是單點觸發的陽春閃燈

會用M模式的原因如下

快門部份:
先查一下機身最快的閃燈同步快門是多少
如果最快是1/250s的話
那1/250s以下都是可用的快門
如果不想拍出模糊的相片
那快門就可以儘量提高(但不能快於1/250s)
如果要拍特殊效果的相片
就可以視情況把快門速度降低
原則上不管快門的速度快或慢都不會影響整張相片的曝光量
除非快門已經慢到既使不用閃光燈也會過曝

光圈部份:
TTL的閃燈就只能依照閃燈上顯示的光圈值設定鏡頭光圈
A-TTL的話就可以自由調整所需的光圈了(應該是這樣,有錯請指正)
所以老手就會依據想要的效果設定光圈值
閃燈會自動調整出力

簡單的說
用M模式的好處
可以自由的調整快門速度(只要低於1/250s)和光圈值
閃燈就會自動調整出力以達到正常的曝光量
小弟看樓主的照片有些濛濛的
放大看找不到對焦點
不知道是不是拉望遠手震到了

小弟的看法是
大家最多只能跟你說明A模式只能調光圈、快門固定1/60如果要連動要開SLOW
曝光量由電腦決定
M可以同時調光圈跟快門等等
曝光量由人腦決定
可是放棄A改用M不會直接地讓拍出的效果更上層樓
只有多拍多比較多嘗試才行吧
同一種場景用各種光圈、快門、ISO、白平衡做配比拍拍看
就跟做菜一樣
一開始當然照著食譜會比較保險
可是做久了可以嘗試加點鹽、放點醋、少點醬油、少點洋蔥等等的變化
調出自己最喜歡的風味
(但是不建議在三餐的時候測試這些效果
以免吃的人表情扭曲)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