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雜感NikonDf 以結束做為新開始 【文長】

看到很多優秀的攝影師精彩的作品與文章,慢慢累積更新的動力~~實在很久沒發文了,就以閒聊的方式,回顧一下NIKON Df使用心得,與分享這段時間Df所拍的一些照片,作為新的起點。
*本篇作品全皆後製調色,絕非機身原始發色,請有所覺悟~



用過的相機不多,但個大廠的機身都算使用過,以外觀、體積、畫質能達到平衡的相機,可以用於婚攝工作也能在日常出勤,做為換新機條件基礎。



2013年第一次看到Nikon廣告以有著D4靈魂(感光元件)、底片機身體為主打的DSLR,就像在曠野沙漠中的連到WifI一般振奮!!



採用D4的感光元件在現在看來或許沒什麼,不過在2012年D4 ISO6400畫面乾淨的打趴一堆機種,再搭配手中現有兩三顆Nikkor老鏡,並大概瞭解Df性能是以純粹攝影為主的定位,看準平輸價格稍微調降時,大量小朋友就像變了心的女友......



Df入手後,跟上一台D700有著落差極大的性能和操作習慣,花了蠻長一段時間還是使用苦手,當時心中還萌生一絲悔意,不過十足底片機的外觀,在市面Full Frame機種還是暫無取代~『就當作磨練更扎實的基本功吧!』催眠自己定心繼續使用。



NIKON在Df打造機身細節與質感上,會令人驚豔,並且還是N家少見的純日製機種,不過可惜的是性能弱化過度,或許是為了跟專業機種做出區別吧~ 有些很重要又基本的功能表現,只能給60分勉強及格而已......





先舉最有感的實例來說~就是對焦點的布局,真的是太小,採用D600的對焦系統,對焦點覆蓋率大概只有觀景窗的1/3,日常的單點對焦構圖還算小問題,一旦愈遇到需要追焦時,主題可以輕易地遠離對焦區塊,連帶N家引以為傲的3D追蹤對焦完全施展不開,讓豐富的AF模式嚴重雞肋化!



再來對焦點只支援-1ev的對焦,實際使用情況是這樣,就算在晴天環境下,如果對焦在稍微陰暗部也是有拉風箱的機會... ༎ຶД༎ຶ`天



昏暗的室內環境或夜景下,使用Df貧弱的LCD對焦技術拍攝,居然合焦率還大於使用OVF拍攝!就算知道是主打讓MF老鏡的復活的機身,但光線稍稍不足就迷焦這種缺陷,還是嚴重影響自己攝影的節奏,『早晚是會脫手的~就看它能陪我走多遠』的想法,就開始在心中生根。



拍攝習慣以點測光模式來鎖住AE,長久拍攝累積經驗,進而不需+-ev,大至就能控制拍出明亮的畫面,不過以上習慣在Df過度保守的測光下,完全不可行!舉極端例子,在稍微暗部區塊上測光,拍出來的畫面還是一樣灰暗,測光在黑色區上,得到的就是大量的高光溢出死白一片.....



雖然理解曝光不足,有利於寬容度在暗步細節保留,不過檢視機身照片產生『嘖、這照片要進電腦後製,才知道能不看了.....』這樣困擾的心情,是家常便飯~以上缺點在很多相機上,比比皆是!不過Df個人是以定價臺幣8萬的中高價位,來做標準衡量 -ι_-




缺點說那麼不堪,能留在身邊拍快三年,還是有值得讚賞的價值;先說拍攝的第一印象,就是OVF觀景窗特別大且明亮清晰,完全媲美高階相機,拍攝起來眼睛舒適度非常好,Df在OVF品質跟其他功能表現相比,又好的有點納悶~~



第二就是機背豐富的獨立功能與配置,比起其他N家機種,按鍵講求手指能迅速切換的配置,Df按鍵多了濃厚的設計感與高精緻度。



再來論Df優秀的畫質,用過 D4、D4s、D750 ......雜訊抑制、寬容度都算表現不俗,但除非使用低ISO拍攝外,後製時,曝光不足或使用高ISO拍攝,把暗部調亮後,色彩多少有點說不出的雜濁!

相較來看,Df高ISO畫質在調校上,表現比D4更為乾淨,再曝光不足的地方加亮曝光,產生的雜訊顆粒細緻,也幾乎不見藍.綠.紅等雜色,暗部細節也保留相當扎實。




或許Df繼承D4 CMOS關係,畫素僅有1600萬(現今畫素主流約2400萬),後製時對於寬容度與高ISO表現感到相當夠力,算稍微彌補了不準確的測光能力,補救失誤的照片也多份安心感。



另外Df感光元件原始的發色,也是N家這幾年大小機種中,應該已經算是最好看的,Df偏向樸實的色調下,色彩飽和明度卻扎實......Df畫質有股難以言喻的潤澤感。



雖然照片透過數位暗房調色已算基本,相機所詮釋的色彩越來越不重要,不過原始的發色體質越好,在後製情況下就越省力,心情也較愉悅~~並不用跟以前D700,大刀過闊斧的去翻修色彩控調,還是只能調出不甚理想的色彩!



另外來聊聊跟Df搭配的鏡頭,除了35mm最習慣的焦段,大部分由富士X100s擔任外,一般日常街拍情況下,80%都是以50/1.4 d老鏡拍攝,除了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廉外,接在Df機身上又有足夠的文青感!

滿足了虛榮的書卷氣息外,主要還是為了街拍的輕便性,單手抓握機身按快門也毫不吃力~ 就像觀光客一般的紀錄;反之接著重則5~600 g起跳的鏡皇,雖然大光圈擁有無瑕的散景與解析度,但器材的高注目度,要刻意忽視旁人的側目,或是不斷自己腦補好像打擾到其他人了,就失去拿起相機按快門的慾望。





『這傢伙帶大砲一樣的器材真高調~』帶著大體積鏡頭街拍,很可能讓入鏡者有強烈被捕捉的意識,『那傢伙該不會在拍我這邊吧!?』.......

被拍者感受到不自在情況下,產生的厭惡感~這心情傳達給攝影者,讓最初捕捉畫面的慾望只剩下,想趕快離開現場的尷尬.......除非有明確拍攝目的,或處在新鏡蜜月期,不然幾乎還是以輕便、攻擊性低的器材出勤。



在攝影過程的自在隨性,與展現畫質完美的毒性,兩擇一情況下,會毅然犧牲後者。



老鏡到底是2~30年前Film時代的產物,50 d在1.4光圈全開下,嚴重色散、二線性、紫邊、鬼影、耀光...似乎該有的缺點全都到齊XD

所以除了有特別攝影想法﹑大部分最大光圈只轉到1.8 拍攝就是容忍極限,不過老鏡頭畫質有個性的缺陷,卻能拍出接近Film時代的感覺,這是MTF曲線高分的鏡頭,很難展現的特色。



Df在身邊轉眼也過了三年左右,不長不短的日子裡,已養成配和Df的專屬習慣,雖然多少在拍攝上常受限機身性能,無法補救的畫面實在不少,一旦克服成功拍攝後,也獲得一些額外的樂趣~XD



『不使用優異的相機或鏡頭,就拍不出好作品!?那依賴相機強大功能所拍出的佳作,功勞是歸攝影師或是優秀的器材?』這也是使用Df那陣子,常常陷入的迷思!



現代相機除非輸出大圖,能看出畫質差別外,大部分在電腦解析度有限的瀏覽,畫質幾乎沒有什麼差距,使用再優秀的器材,對提升作品水平還是想當有限。





雖然還是會期待未來科技,帶來嶄新的拍照功能,但在拍攝過程中,相機與自己的習慣協調與否?能帶來的樂趣多寡?是目前選擇相機最大的原則~當然Df多少跟目前原則有所抵觸下,在Df住防潮箱一陣子後,為它仔細清潔一番,表達感謝之意外,還是跟Df結束了這段豐富的攝影時光~~




P.S 真的很久很久沒寫文,眾多語無倫次的地方,還請多指教、包涵~感謝閱讀~~


Facebook 日子
via 日子 blog

2017-07-05 11:51 發佈
拍的真好~ (大心

感謝分享~
拍的好好看喔!
一看再看
欣賞之虞,小弟是新手,想請教一下這色調的日系感覺該怎麼調呀?
謝謝

RAZIELCHEN wrote:
看到很多優秀的攝影...(恕刪)


太厲害了,已跪
個人網站 https://www.songmatin.com

RAZIELCHEN wrote:
看到很多優秀的攝影...(恕刪)


好清新的fu
先推日子大

很喜歡這種照片風格,小清新的感覺

Df真的好機,可惜老尼的心不在這塊了

雖然玩D750、D500很久,但偶爾也會拿起F2A這種老底片機

享受純粹的攝影

monstermax wrote:
拍的好好看喔!一看...(恕刪)


感謝~~每張調色都有不同
主要-飽和 鮮豔 高光 +明度 曝光
你可以找市面上許多色調清淡的Film濾鏡喔!!


byrianshih wrote:
拍的真好~ (大心...(恕刪)


Songmatin wrote:
太厲害了,已跪...(恕刪)


stephen02 wrote:
好清新的fu...(恕刪)


太客氣了 感謝~~

爆裂閃光彈塗魚 wrote:
先推日子大很喜歡這...(恕刪)


本期待NIKON 百周年會端出無反FF或至少DF2, 回不去了~~~
不過還好 只特別鍾愛特定機身, 沒有特別迷戀品牌~~XD
日子大的色調就是神
我也同樣有Df就是拍不出這種感覺
超強!!!
樓主對於Df的影像品質的評價,於我心有戚戚焉,那種質感是我以前所沒見過的,所以我買了Df之後,就停止換機了,即使日前在大陸看到D810國行單機降價到台幣6萬元以下,我竟然也無動於衷。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