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貫的NIKON金色盒裝,內裝使用平素的瓦愣紙與PP保麗龍作保護,還附贈蓮花型遮光罩跟防塵套

鏡頭側身三視圖,分別是左端控制鍵,上面對焦觀景窗,與下面鏡頭諸元標示

Nikon家引以為傲的VR,不過也因為VR...導致小朋友大量失血


諸元標示: SWM超音波馬達, VR防手震, ED低色散塗膜, IF內對焦, 接物口徑67mm, made in Thailand
則顯現擋不住全球化的企業趨勢,但還好不是made in china,有產地情節的人,相信這點奇模子會差很多~


以一個有300端兼具VR機能變焦鏡頭,一萬五並不算貴...貴的是這薄薄一片的MRC UV! 要價近1/10鏡頭價錢

論體型無法跟小黑軍團相提並論,但接上蓮花式遮光罩,還是頗有砲機威風凜凜,捨我其誰的氣勢

握在手中的感覺雖不像小黑金屬觸感與沉重,但0.745Kg的重量仍有一定的份量,裝載在D80機身上
也沒有過於頭重腳輕的感覺,感覺搭配中階機身頗為合適

最後感謝這台陪我兩年多以來的攝影啟蒙機-CASIO EX-P505, 而後也將它讓渡給我的好朋友去發揮了,
晉級DSLR之後.才想念P505摺疊式LCD取景的好用....或許我應該入手P家的L10 ?

---------------------------------------------------------------------------------------------------------
= 解像度測試 =
鑒於70-300VR最令人詬病的是200端之後解像度不佳,來做兩篇簡單的測試, 我也不太懂什麼解像板測試,
拍來用看的最直接,底下大圖有白框分別顯示各個焦段的視角範圍,左小圖是各別焦段的縮圖,右小圖則是原
圖裁切的比對圖,可看出成像細節.
一. 測試對象:池塘蓮花

觀看原圖(點兩下可放大)

觀看原圖(點兩下可放大)

觀看原圖(點兩下可放大)

觀看原圖(點兩下可放大)
二. 測試對象: 廟宇的琉璃龍頭

觀看原圖(點兩下可放大)

觀看原圖(點兩下可放大)

觀看原圖(點兩下可放大)

觀看原圖(點兩下可放大)
心得:
300端的確有解析度下降的趨勢,但不是那麼不堪,有些在300端仍是成像銳利的好照片,但若拍攝主題
與背景對比不明顯,有需求者可以使用機身或後製銳化一級仍可取得好影像,雖然晚上望遠鏡頭甚少使用
不過光圈偏小注定了它還是一隻晴天鏡,晚上真要用還是得乖乖地上腳架,縱使VR再神也沒腳架實在!
= 防手震測試 =
在測試過程中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假使晴天亮度夠亮,這支鏡頭無論在何種焦段上,關掉VR也可以得到清晰的好照片,
所以以下照片是選在傍晚時分天色昏暗拍攝的,藉此測試VR的能力,仿照DCview的測試方式,在70,100,200,300
焦段開關VR各拍三張圖,只選擇一張手震程度最小的來作綜合比較,除第一張焦段視角示意圖外,小圖均為原始裁圖,
由於只是作重點測試,所有對焦點都在廟宇龍頭,圖片大都一致所以就暫不提供原圖了....






心得:
手持拍攝的手震影響因人而異,但從圖中可知手震程度隨望遠程度而增加,縱使是在最大望遠端,曝光快門
低於1/10秒,有VR的加持下,仍然可以獲得不錯的清晰照片,雖然VR紅標要價比一般同焦段的D,G鏡貴上
許多,但在於成像清晰度方面真是一分錢一分貨,尤其是容易手震的望遠焦段,雖然Nikon沒把防手震技術
下放機身,但VR模組是針對單一鏡頭作校調,所產生的防手震效能卻遠比機身防手震來的高,如何在防手震
與經濟效益之間作平衡,這點就端看個人取捨了~
= 亂亂拍 =


比小黑多100mm的優勢,從山頂可以...

打到山谷的小牛


AF-S對焦快,拍動態凝結動作也快..

追焦靈敏,打飛機也好用


雖然不能學SIGMA當微距鏡,但望遠端效能其實還是不錯用的..


雖然300mm打鳥有點勉強...


但,可以試著靠近一點打...


或者...換一隻更大的來打!

感謝前輩們進來賞臉,這小弟在mobile01的第一篇開箱文...還請鞭小力點!! 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