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on f6,afs 50/1.4g,fujifilm venus800,nikon coolscan 5000ed
f2.8,1/40
很多朋友詢問我對於用底片拍攝婚禮,在室內複雜光源下,白平衡的處理方式。
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給店家沖片+掃描,根據我的經驗,店家的掃描在光線條件良好時(太陽光線充足,或是有良好的閃燈補光),都有不錯的效果,但是若室內光線的色溫非日光色溫,或是演色性不佳,甚至是多種複雜光線混合時,出來的效果常會很驚悚...
因為店家的掃描,必定會套用所謂的調控檔(對比、色調、飽和、銳利、除雜訊...),
而這個調控檔是不可能適於所有的光線狀況,這就相當於拍數位設定為jpg、自動白平衡,也就是把白平衡跟調控檔都交給機身去決定。
但我是把底片送給店家沖片後,自己用專業的底片掃瞄機來掃描,底片放進去會進行第一次預掃,出來的狀況大概像是圖1(這是比較極端的光線狀況,昏黃的類似鎢絲燈光),可以看到白平衡有點可怕,我可以在這裡去調整RGB的數值,可調範圍相當大,有點類似數位的raw。
而因為預掃出來的畫面,為了保留最多的明暗階調,亮度通常都不太夠,整體的對比也偏弱,看起來就是暗暗灰灰平平的,這點也跟數位的raw很像。所以我會先把亮度拉到比較正常的樣子,再來進行初步的調色,就像圖2的狀況。
調到了大概想要的色調後,再把亮度重設為原始的狀況,以保留最多的細節,然後進行正式的掃描,就像圖3的狀況。
正式掃出來的檔案再經過Lr的處理,最終會像是圖4的樣子。
所以整個的關鍵在於,自掃可以在預掃後有很大的調整幅度,再進入正式掃,但店家掃是沒辦法讓我們這麼做,雖然整個過程耗費的時間跟心力都很巨大,還有掃瞄機的成本也很嚇人,但是為了高品質的畫面,我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

左店掃,右自掃,差異不是太大。

同樣也是左店掃,右自掃。 這種明暗反差大的,差異就比較明顯。

上店掃,下自掃。 典型的室內複雜光源,兩者可說是天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