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剛從D50升級為D750
最近想入手一顆超廣角鏡來玩玩
可是全幅鏡都好貴+好重
N1424 f2.8重量一公斤太恐怖惹
就算是N1635 f4也還是要680g
突然想到如果接DX鏡來使用
效果會差很多嗎?
例如說tokina 1116 F2.8
換算成全幅焦距大概1624
還剛好跟我的tamron2470銜接~
請各位前輩們解惑><
----------------------------
謝謝各位回答
其實怕重最主要是怕整個背包背起來的重量啦
上周背著腳架, d750,n80200d , t2470,去拍烏日燈會就覺得好吃不消了@@
不過看下來dx鏡的想法真的行不通惹
所以整理了一下大家的回應
再考量各種因素
想請問看看下列幾支各位的意見
就畫質,變形,邊角等的評論
tokina 1735 f4
nikon 1635 f4
sigma 1224
nikon 1835d (g鏡是不是都沒在賣了阿@@ 各商場都沒看到
music90030 wrote:
小弟剛從D50升級...(恕刪)
我前幾個禮拜才剛拜入 Tokina 11-16 F2.8 ,我另外也有 16-35mm F4,
也許有人覺得重複了,但我這樣的組合也是因為要配合各種拍照的時機才勉強搭出來的。
1. 需要拍較為誇張,邊角變形大的照片時,拿 全幅+16-35mm F4
2. 需要拍漂亮星芒時,拿 Tokina 11-16mm F2.8, 不管是 APSC 或 全幅都好,只是全幅的像素需要犧牲一半還多。
我的意思是,鏡頭配相機只要自己有需要,怎麼配都好。但要抓對鏡頭的特性來發揮,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才能符合你的需求。但是,伴隨來的缺點,也要能承受。。。
全幅機 + Tokina 11-16 F2.8....
A. 切成 APSC 模式的話,等效是 16.5 ~ 24, 視角比 16-35 F4 稍微窄一些。
B. Tokina 廣角變形抑制得很好,而且畫質犀利,雖然邊角上差一些,但我覺得OK。
C. 跟太陽對幹時,抗耀光不行,常常會出現一些五顏六色的圈圈 (我個人覺得還滿好看的)。
D. 晚上的星芒,大概 F11 就很美了,跟 Nikon 35mm F2 有得拚。
E. 如果全幅機使用全幅模式的話, Tokina 11mm端成像會是一個圓筒狀,但16mm端只有邊角稍微暗一點,解析度差一點,但拍起來的視角是 16mm (可是還是比 16-35 F4 的視角稍微窄一點), 這鏡頭變成全幅的 16mm 定焦鏡了。。。
當然了, Mobile01 勸敗原則,我還是推薦 14-24... 但如果閣下不在乎星芒,那16-35還是不錯的選擇,那如果閣下跟我一樣是星芒控的話, Tokina 11-16mm 第二代,也才13張小朋友。。物超所值啊 .....
music90030 wrote:
小弟剛從D50升級...(恕刪)
pikacat wrote:
你可以把d750脫手比較快
買d7200 伸
我實在無法理解在FX機身
裝DX廣角鏡的行為,
不合理 矛盾 沒必要 沒效果 沒畫質
+1
怕重真的不該進全幅,應該往小片幅發展
廣角重?! 那他應該還沒開始拍鳥拍飛機用全幅

music90030 wrote:
小弟剛從D50升級...(恕刪)
不是還有一隻更輕更便宜的 (385g)
AF-S Nikkor 18-35 f/3.5-4.5 G E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