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機Nikon 1 J3雙鏡Kit第三天印象

我是拍風景為主的業餘玩家, 鑽研人像只是我對家庭的責任, 我可不是那種專門參加model外拍的年輕居家男生喔. 我本身也是全幅DSLR的用戶, 雖然我也有隨身機, 但我偏好RX100那樣高畫質卻又可放進前胸口袋的機種.

一開始聽到Nikon要以這種小片幅來打造無反系統, 我是非常存疑的, 看過Photozone和Dxomark的評比後, 更覺得那絕對不是我的菜, 這解像力之低的. 但隨著EOS-M和Nikon 1的價格相繼崩盤, 我開始考慮怎麼打造廣角變焦的隨身機, 也才注意到這兩個系統都有一顆不錯的廣角變焦鏡. 我最愛這種無反系統的廣角鏡頭了.

先決定入手的是EOS-M的11-22mm. 在交易的時候我順便問了老闆對Nikon 1的評價, 我主要是想問他6.7-13那顆, 但他卻很簡單的告訴我Nikon 1是一款”家庭機”. 咦, 什麼相機能擔當此封號呢? 所以我做了更多的閱讀, 才知道他的獨門武功是電子快門, 因此有了10-20fps追焦高速連拍的異常功能. 話說高檔DSLR確實有14fps的高速連拍, 但機械快門有壽命問題, 我們普通人是沒必要花上20萬買高檔DSLR來拍小孩的, 何況全家出門要背多少東西啊, 高檔DSLR那麼重, 背出去你也懶得拿出來用了. 所以Nikon 1小小一台若能這樣連拍, 就是很了不起的神物了.

雖然我是極致畫質的追求者, 但開始接觸人像和隨身機之後, 我也漸漸弄懂, 像素並不是所有照片的重點, 淺景深也不是人像永遠的目標, 有些照片的問題只有一句話, 你能拍到笑得最燦爛的那一瞬間嗎? 只要能拍到, 那麼像素不夠高也不重要, 背景不夠糊也不重要. 說你有什麼了不起的相機, 但在背包深處, 很抱歉, 來不及拍就是廢鐵一堆. 我唯一在意的只有眼睛要合焦, 人才會感覺有神.

但合焦是有點主觀的判斷. 我比較偏向人像攝影師那樣, 會把照片用100%去看眼睛, 檢查反光和睫毛, 很多旁人覺得合焦的照片還是會被我刷掉. 所以單從網路上抓到的照片並不足以讓我判斷Nikon 1的追焦能力. 想了很久, 剛好看到露天有便宜的Nikon 1 J3雙鏡Kit, 決定還是請回家實測吧.

前兩天先熟悉機身功能, 並做了光學特性的測試, 交叉驗證網路上的測試報告, 這部分因為有點太過技術, 我就跳過只講結論. 兩顆Kit變焦鏡當中, 30-110是光學上的好物, 最佳光圈大約在全開光圈收半格的地方, 尤其是30mm F5.0最佳. 10-30那隻就有點普普. 但整體而言, Nikon 1的鏡頭都是”變溫動物”, 光線充足而反差大的情況才會有好表現, 調光圈能影響的並不多, 光線不夠拍出來就難看.

至於同視角(Nikon 1的10mm對上全幅的27mm)同光圈下Nikon 1景深會是約20M畫素全幅機的3倍, Nikon 1畫質差距全幅有一大截等等, 我本來就有理解, 這些倒是沒什麼意外.

今天上午天氣不錯, 跟小孩去公園一趟, 實測了人臉追焦, 結果算不錯. 首先他不能追太小的臉, 全身的小人是沒什麼機會的, 改靠近並用長鏡頭拍半身後, 發現他追臉能力還蠻好的, 小孩的腳踼到前面來, 焦也沒跑掉. 這張不是很好, 但因為小孩後來吵著要回家上廁所, 將就看吧.
家庭機Nikon 1 J3雙鏡Kit第三天印象

實測中雖然使用過15fps的情況, 但發現除了溜滑梯和盪鞦韆等等高速移動的狀況之外, 其實小孩臉上的表情變化通常沒那麼快, 用5fps其實也蠻夠的, 至少就不用那麼辛苦殺照片了. (當然也可以考慮用最佳瞬間模式啦, 但我一直都喜歡自己控制光圈大小咧.) 但用沒多久就發現真正的致命問題了, LCD附近忽然變很熱耶! 開5或15fps追焦拍攝顯然對台灣這種動輒30度以上的夏天, 是很有問題的, 但偏偏Nikon 1的鏡頭就是”變溫動物”, 有太陽的時候就是他最優秀的時候. 結論是Nikon 1的機身就像獵豹一樣, 高速追逐完牠就得到陰涼處喘一陣子. 也難怪有很多人說Nikon 1這個系列很容易壞.

但這可說是瑕不掩瑜啦, 我想經過了這個早上的測試, Nikon 1已在我家的相機堆中找到了個定位, 日後也許我會再給他買一些鏡頭來搭配. Rumor中未來還有微距鏡和一隻光圈稍大的標準變焦, 這都是我有興趣的. 作為一台家庭機, 這樣確實是夠了, 只是很多會用DSLR的人, 還沒注意到有此好物而已, 也因此小弟決定寫這一篇來報給大家知道.

我個人的看法是Nikon似乎投注很多心力想把1系列拱大, 但我認為定位不明是個大問題. 因為怕人質疑畫質不優, 就硬從10M一路拉高到18M像素, AA filter也取消. 殊不知風景攝影玩家永遠不會滿足於這樣的小機畫質, 這樣反而製造人像拍攝的一些麻煩(有時布料會有摩爾紋), 也使得照片常常在100%看來糊糊的(多數照片要縮到3.5M才比較OK咧). 我覺得Nikon還是應該專心發揚這優秀的高速人臉追焦, 寧可降低畫素數並降低功耗, 改良散熱, 讓機身更穩定, 這會比較有意義吧. 但我也承認你很難教消費者明白畫素數不是唯一, 當初也是你自己搞出D800來誘惑大家的啊! 這就是現在相機製造商躲不掉的歷史共業了.
2014-06-02 15:13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