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六日下午,揮別了同行遊玩的夥伴,我就隻身前往火車站搭上火車,前往媽祖的朝聖之旅
,火車到達大甲車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

而我背後的道路商圈,早已是滿滿的攤販、香客、觀光客

便利商店更是不能放過這樣子千載難逢的賺錢機會,整間店鋪全部搬出來,跳樓大拍賣。

無意間也看到辛苦的執勤員警,在帳篷背後把握短暫的休息時間用餐。

坦白說媽祖遶境活動影響力真的很大,帶來了不少的觀光以及攤販人潮
特別的是有不少攤販,都會在自家攤位插上媽祖的令旗,祈求來觀光的遊客、香客能夠旅途
平安以及生意興隆。

街道旁除了眾多的小吃攤販之外,也有不少販售關於媽祖相關的紀念商品
如:紀念帽、紀念護身符、平安御守。

當走到越靠近廟宇的街道時,販售的商品項目,也逐漸更換成信仰、祈求、祈福所需的輔助品
,如祭祀用的香與金紙

以及參與遶境的信徒身上所背載的令旗及掛巾

而購買令旗的信徒,他們會在旗子寫上自己的姓名與住址,讓沿途的神靈以及媽祖知道
,祈求庇護。

寫完之後會前往廟裡進行過火儀式,完成後便會插放在自己的背包或行李上

有時候會看見信徒的令旗會掛滿黃色的符令,那些黃色符令是由遶境沿途經過的廟宇
所發放給信徒,而信徒們都會將它一同繫在令旗上,因此由符令的多寡,就可以看得
出該信徒所參與的遶境次數以及經驗的豐富度。
越到晚上人潮越是更聚集,特別是走到知名商店路口前的街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
更是如此貼近。

聰明的店家,更是趁著這機會,搬出噱頭來留住觀光客的腳步,提高賺錢的機會。

鎮瀾宮前的道路,早已被參與遶境活動的陣頭、花車,佔據得水泄不通





我也特別注意到,參與遶境陣頭的隊伍裡,有不少年輕的朋友、小朋友以及親子黨。


看到這畫面,令我也相信到台灣的文化傳承是能夠延綿不斷的。
穿過多重的陣頭隊伍及香客人群,終於來到了大甲鎮瀾宮,而廟前的廣場早就擠滿觀看的人潮
以及媒體,廣場前的鑼鼓喧囂更是在兩條街口就能夠聽得見。

而廟裡面能夠立足的地方,幾乎都站滿了觀看的民眾

感受完信徒對於宗教的熱情與狂熱之後,此時五臟廟也餓得發慌等著供品的祭祀。不過在來此
之前,我有上網稍微做了一下相關資料收集,有找到幾間必訪必吃的店面,只是到現場看到人
滿為患的場景,手頭上的資料與地圖,瞬時間亳無用武之地,因此就憑著感覺來找尋美食佳餚。




晚餐的內容,大致上是康媽粉腸、黑石頭烤玉米、以及我逢看必吃的烤香腸,不過最讓人致命
的還是小胖的麵線羹,料跟份量都還算滿多的。

其實這樣在短短的幾個街口道路,我也不知不覺徘徊到了夜深,除了鑼鼓升天的陣頭演奏之外
,各家贊助廠商的造型花車,也開始依序出來,讓整個隊伍添加了不少趣味。

即便是已經接近半夜的時間,路上的民眾反而不會受到影響,紛紛都期待著與倒數大甲
媽祖起駕的那一刻,並且等待著煙火施放完,就可以開始九天八夜的遶境之旅。
以上是與陌生人親密接觸之大家都愛大甲媽的第一天記實。
觀看完之後,若還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選連結<香客與美女環遶之大家都愛大甲媽>
來觀看第二天的遶境體驗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