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使用AF-S 18-135,焦段畫質我都很滿意
不過室內拍照或是中長焦很容易手震
我主要拍照的場合
一般風景旅遊速寫(廣角端18或24都沒關係,望遠端希望起碼有135mm)
餐廳/室內裡面拍拍食物(以不開閃燈為主)
最好還能拍出不錯的半身人像(個人習慣中長焦半身人像)
1.要有防手震,大約從35mm以後就很需要,因為常會用餐時拍照(快門較慢且不適合打閃光燈)
2.而且餐桌上拍照,最近對焦距離不能太遠,50cm算是極限
3.希望拍人像能有比較好看的散景
這些需求中,尤其以有沒有VR/OS最為重要,因為我手腕有一點隱疾
手雖然不至於很抖,不過像機拿久了手腕會有點痛,所以不是很穩
鏡皇通通沒有VR,且價格是個問題,所以鏡皇都淘汰

目前的選擇有
18-200VRII:
VRII 聽用過的大大的感想是真的很不錯,最近對焦50cm是我容忍的極限
目前的疑惑是這隻在中長焦(約70-90)拍人/物,是否會因為光圈較小,導致無法有好看的散景
還是說可以用更長的焦段(如105以後)(同時拉開與被攝物的距離)
來換取更淺的散景? 發色如何?
S18-50 F2.8 marco HSM + AF-S 55-200VR:
這組合優點是,餐桌上可以近拍(S18-50最近對焦20cm),同時長焦部分有AF-S和VR
缺點則是50端之前沒VR(偏偏我很需要),有VR的55-200最近對焦距離高達一公尺
無法用於餐桌上。同時這隻的人像,散景表現也是未知。
同時18-50焦段有時當旅遊鏡較不方便(要換鏡頭)
T28-75 F2.8 + AF-S 70-300 F4.5-5.6 VR:
優點是75端F2.8拍人可以有不錯的散景,最近對焦距離33cm還可以
缺點則是A09這隻發色我不是很喜歡(太
同時70-300使用時機將會較少,真的遇到需求也是必須換鏡頭
AF-S 24-120mm F3.5-5.6 VR:
這隻焦段對我來說很OK,也有VR,算是18-200VRII的便宜選擇
目前的疑慮是畫質是否太軟,且VR一代,不知會不會差別很大(效用/故障率之類)
還有一樣是70-120這個焦段,拍人是否光圈太小,還有發色?
以上是我最近列入考慮的幾種搭配,希望各位使用過的大大能給我一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