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轉載]瘋狂夜拍族 搏命近攝毒蛇


[轉載] 中國時報 2007.04.26 新聞網址
瘋狂夜拍族 搏命近攝毒蛇
沈揮勝/中縣報導

中部地區一群自稱「台灣忍者龜」的夜拍族,近來格外忙碌;他們利用夜間帶著特寫鏡頭,到台中、南投縣的名川大澤,冒險拍攝別人不敢拍、拍不到,或學術界所匱乏的蛇類生態,彌補學術界實體樣本不足的盲點,也表達對環境關懷。

台灣忍者龜成員多為六、七年級生,來自各行各業,分布全省各地約廿人,台中縣、市是他們的大本營。

拍人不敢拍 自稱台灣忍者龜

其主要成員曾志明,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候選人;江志緯,大台中知名攝影師;何俊霖,與荒野保護協會有淵源;楊胤勛;雲科大資訊碩士;李東陽,電機系畢業的科技新貴;康慧君,某保險公司主任。

他們從網路中相識、相知,結為死黨,靠著體力佳、拚勁足,勇於挑戰不可能。兩年多的奔波,已完成本土廿九種原生蛙類生命史的影像全紀錄。更震撼的是,他們以近乎不可能的距離,拍攝四十五種蛇類的吻端毒牙特寫,讓人看得瞠目結舌。

除了瘋狂自我挑戰,他們也希望藉實務觀察彌補學術界實體樣本不足的盲點。楊胤勛說:「像豎琴蛙,學界稱全省剩五十隻,但我們找到的個體早已破百;而每巢產卵百顆的說法,和我們觀察清一色少於四十顆也有落差。」

追逐蛇蹤蟲影 彌補學術不足

台灣忍者龜夜拍標的,都是別人不敢拍或拍不到、或學術界所匱乏的鏡頭;包括蛇芯、吻端、毒牙、開咬,形形色色的瞳孔鱗片題材。

他們瘋狂地追逐蛇蹤蟲影,曾遠征屏東拍鎖鍊蛇,衝到瑪家尋找超稀有的阿里山龜殼花,從海平面到高海拔、岩縫到樹冠,「普級」的赤尾鮐到「悍級」的飯匙倩,蛇芯一一入鏡。

「眼鏡蛇最難招惹,吻端如牛鼻的鎖鏈蛇帶神經質!」從害怕,到酷愛拍蛇的何俊霖,道出不同毒蛇特性:「龜殼花與赤尾鮐鼻孔旁的頰窩是熱感應器,嗅到溫體張口就咬。」

遇此蛇類,小黑通常利用手電筒溫度讓牠迷惑,再從另邊近攝,離毒牙十幾公分是常態,六○和或一○五MM鏡頭為標準配備。兩年來他們已完成卅五種蛇芯特寫。

最讓大家戒懼的是沒有救命血清的阿里山龜殼花,紅紅花花的「小草莓」又毒又不安分,最是危險。

2年多 已完成35種蛇芯特寫

最驚險的畫面,則出現在拍攝鎖鏈蛇過程,照相機才剛湊近,「牛鼻頭」張牙就咬過來。而最無辜的一次,是小黑專注於拍蛙時,突遭赤尾鮐偷襲,雖然沒有「中彩」,但指甲邊沾了微量毒液,後來膝蓋被蚊子叮咬,順手抓癢,結果腫得像饅頭。

遇襲難免,小伙子們怕不怕死?曾志明說:「是擔心,但會防範!隨身帶真空吸取器,車上裝衛星定位,備有全島血清醫院資訊」,一旁的康康則搶說:「當然,保險也要多買一點!」


看列出的規格好像都是 Nikon 的 Mirco 鏡,
用 60mm 拍毒蛇不就很容易被咬?105mm 那隻好像也不大保險,
看樣子他們需要的應該是 300mm 以上的 micro 鏡。
2007-04-26 11:1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毒蛇 夜拍族
哈~我大概知道是誰喔~

如果沒錯的話...

其中一支應該是S150mm F2.8 Macro 加上數支SB-800
我感到一股熱血流過啊~

不錯不錯~
找到他們的討論區
他們對台灣物種的攝影真是熱血,
不禁覺得自己蠻廢材的。
無聊中.........................................
想想自己....
只想買器材....

卻沒有這等攝影的拼勁與熱情...
真慚愧....
我覺得用"夜拍族"形容他們並不恰當。

他們又不是很愛夜拍,他們是只能夜拍呀!

爬蟲跟兩棲類,大多數是夜晚活動的,小弟經常打鳥回程就看到他們打起手電筒,下河床去找蛙了。

我覺得拍生態,大多時候不在拍出什麼,而是拍的過程往往充滿樂趣跟驚奇^_^
www.cycliving.com
kent21 wrote:
我感到一股熱血流過啊...(恕刪)

天啊我也是有同樣的感覺耶!有種小時候最愛的「小宇宙」!燃燒吧我的小宇宙~
保留剎那間的永恒;攝影是唯一停止住時間的方法https://www.dnadna.com.tw
太精采了!

居然看到偶的鏡頭!太high了啦
萬般帶不走,唯有飲杯酒
看到這群人...心裡滿溢著一股開心
這群攝影人真是太棒了
還真不是一般的熱情耶!這群忍者龜實在是猛了!
光用看拍蛇的照片就膽顫心驚!真怕一不小心就咬下去!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