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優良傳統的繼承: F100及D200

1999年的時候,DC已經慢慢開始在流行,但DSLR仍在萌芽階段,而且又笨重又貴,畫質也不盡理想. 35mm SLR仍然是大多數玩家的選擇. 35mm SLR的大廠Nikon,此時卻承受很大的壓力. Nikon本是以專業級SLR著稱,從1959年開始,F系列就是各家旗艦的標竿,也是眾多玩家終級的目標. F5於1996年誕生,比起F4,AF 和 AE都有極大的進步,廣受好評. 然而,旗艦機的定價,卻只能讓人遠觀而不能褻玩焉! 準專業級的F90已經老舊,F90X也只是拖時間而已,而他廠包括Canon EOS3, Minolta Dynax 7 & 9的重炮推出,讓Nikon只能處於被挨打的局面. 終於,高高在上的Nikon,被迫下放F5絕大部分的功能,裝在一個較小的機身,但同樣是鋁鎂合金的準專業機,這就是眾Nikon玩家期待已久的F100! 這台再加上一年以後的F80,讓Nikon終於又能站穩,也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功能不多卻又價格昂貴的牌子,也為著已經快進入尾聲的35mm SLR市場,譜出完美的終曲. F100算是Nikon最後的準專業35mm SLR機,以後大概也不再會有了!

同樣在2005年,Nikon中階機只有D70在撐,高階D2X價格又不親民,D100已經老舊不堪,面對Canon 5D, 20D的強勢攻擊,大家都在焦急盼望Nikon能否變出什麼東西出來時,D200終於誕生了! 這是眾多1000萬畫素相機中的第一台,也是準專業機,有D2X 90%以上的功能,價格雖也不便宜,但卻造成搶購風潮,到現在發行一年半了,還是賣得很好,價格還是只比原來小降一些而已!

所以F100和D200,在不同的世代裡,相同的準專業級定位,握在手裡的感覺非常類似,重量體積也差不多,正是承先啟後的兩台好機!


兩台兄弟在一起,F100標誌在右側握把旁邊,握把旁是紅直條; D200標誌在左側,握把處是紅色三角褲! F100稍高一點點,重量是D200稍重一點(830g vs. 785g). 外表的覆皮和機殼材質幾乎都一樣!


F100的頭頂沒有內閃,寬寬大大的,摸起來有金屬冰涼感,感覺極好,測光模式則放在側邊. 操作起來手的姿勢有點彆扭.


D200有內閃,機頂五菱鏡的體積似乎比F100小很多,但令人驚訝的,除了它APS先天上觀景窗比FF較小以外,明亮度卻毫不輸給F100!


右手控制鈕,很熟悉,包括開關,LCD頂燈開關,曝光mode切換鈕,以及曝光補償鈕. F100沒有內建輔助對焦,但它對焦能力極強(CAM-1300),即使暗處對焦也沒什麼困難. 當然,若是全黑,除非有外閃輔助對焦,否則還是破功的!


D200的配置幾乎完全一樣,所以用熟F100再來用非常上手. 它又有輔助對焦,家上本來就很強的CAM-1000,更是如虎添翼,晚上也沒有問題!


F100左側機頂三個按鈕,一個是bracket,一個調閃燈的功能,一個則可調整ISO (其實通常都用不到,因為底片多有DX碼.)


D200的形狀排列都相同,但功能有所不同. 一個是調影像解析度大小,一個調白平衡,另一個同樣是ISO(會比F100的更常用到). 至於閃燈調整則挪到內閃下面.


F100的左側有鏡頭釋放鈕,搖控快門插座,PC閃燈插座,對焦方式選擇在下方面對著前方!


D200的搖控快門紐依舊,但PC閃燈插座移到側面(剛好被相機帶擋住),鏡頭釋放鈕似乎更大,對焦選擇鈕移到旁側.


D200的機頂LCD很多人熟悉,光圈快門都顯示得很清楚. 電池指示是5格.


F100的顯示比較簡單,電池指示只有兩格. 光圈值沒秀出來(F--) 是因為用手動鏡,仍然可以正確測光,且不用像D200一樣預先告訴機身用的鏡頭為何.


F100連拍選擇: S單幅; C快速連拍, Cs(silence)低速安靜連拍.


D200稍有不同, S單福, CH快速連拍; CL低速連拍.


兩台閃燈熱靴都相同. 但F100只支援一般的3D Matrix TTL; D200則支援i-TTL.


兩台從後面再拍一張.


F100觀景窗是園的,較有專業的感覺,眼屈光調整鈕要拔起來才能轉. AEL-AFL按鈕為同一個,再加上AF-on,啟動自動AF.


D200觀景窗是長方形的,可套DK-21M放大,屈光調整直接轉就好了! AEL-AFL也是同一顆,但外面多了一環曝光選擇鈕.


D200的十字選擇鈕,再加上四種對焦點選擇法,最下方是打開CF卡的開關.


F100看似簡單,但對焦點兩種選擇還要配上Custom function的調整,組合也是蠻複雜的!

(待續)
2007-03-25 13: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繼承 F100 D200

F100的左後側,很簡潔,只有Custom的選擇(必須說明書放在旁邊才有辦法選),還有L (lock,讓光圈或快門值不變)


D200就多了不少DSLR才會有的按鈕,左上方是PC閃燈連線插孔.


相機的左側,D200是連線,F100則是底片開關(要按兩個鈕才能開,以防意外打開)


F100把手旁邊就只有一個景深預覽鈕.


D200下方則多了一個功能鈕.但兩個鈕在那裡,有時會搞混! D200也多了輔助對焦燈.


底片的反光鏡就是寬寬大大的.


D200的開口就多了一個框,反光鏡也較小.


F100的電池是四顆三號電池,很方便. 因為沒有機背LCD,所以也很省電. 它是"Made in Japan"


D200用EN-EL3e鋰電池. "Made in Thailand"!!!


最後,來個疊疊樂吧! 當然是大哥背小老弟囉!
現在真的是買底片機的好時機,我這台F100前不久二手購入,品相極佳,只花了相當台幣八千多塊,但是它操作起來的爽度,真的是難以形容.


相對之下,F80的操作比起來,真的好像玩具喔! 只好含淚請她走路了!
其實F80也有F100不及之處:1. 有內閃,雖然大部分用不到,但臨時要用的時候也是很好用的.
2. 我這台有日期打印,F100沒有,還要另購機背.
3. 有輔助對焦照明,雖然F80對焦比F100差很多,但全黑時反而它能對焦,F100沒辦法!
好啦! 雖然如此,F100還是比F80值得長遠保留啦!
好棒的介紹~D200真可謂是F100的數位機阿

話說...以前的底片機~幾乎都沒有內建閃燈
為何現在數位機除了機皇外...每台都有內閃呢?
也許是大眾的需求吧? 多了內閃比較好賣,我猜的!

Yuan wrote:
話說...以前的底片機~幾乎都沒有內建閃燈
為何現在數位機除了機皇外...每台都有內閃呢?


呵呵~這可不一定喔~
在手動機時代,閃燈幾乎都是外接,
進入到AF時代,中低階的SLR幾乎都內建閃燈,
有些場廠牌甚至連最高階的機皇也都有內閃喔~
如M家的Dynax9(α9)或P家的MZ-S都有~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我用過這兩台也是覺得D200真的有F100的質感
不過,有些不重要的地方就不太一樣了.
F5,F100,F90的上面LCD都是藍色冷光,但是D200是普通的.
F5,F100,F90的觀景窗是圓形的,但D200是方型的.
不過,倒是真的很像是數位的F100.拿在手上的感覺也很像F100
反正就是好機一部啦
我也用過F80以及F100
嚴格來說 大部分的地方差異不大
不過 對焦速度差很多 F100很快
還有F100觀景窗之明亮 很爽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那個質感啦!!

Nikon D50 好幫手, D200 快狠準!!
stevenwww wrote:
我也用過F80以及F...(恕刪)


F80除了對焦較慢以外,快門聲的感覺鬆鬆軟軟的,比起F100那種清脆的快門感覺真的差很多!
不過F80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觀景窗有直線對格,(D200也有),構圖更加方便!
Monte920 wrote:
F80除了對焦較慢以...(恕刪)


我是沒用過f100

不過 現在有f80+d80

剛把d2清掉

我想f100的快門 應該是比較接近d2吧

f80真的好軟...........

常常會認為自己再按完快門後會手震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