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3夜的行程滿滿,每天都是4點起床看日出,雖然很累卻也很充實,現在想起來,真是有如夢境一般。
首先簡單報告一下我的裝備:
機身:Nikon D7000
鏡頭:Tokina 11-16mm F2.8、Nikkor AF-S 24-120mm F4 VR、Nikkor AF-S 17-35mm F2.8、Nikkor AF 70-300mm F4-5.6G。
配件:快門線、2顆電池、SB900、腳架、ND8減光鏡*1、ND64減光鏡*1、CPL鏡*1
因為是開車前往,所以攜帶的東西會比較多。
實際上,下車後我隨身攜帶的鏡頭只有Tokina 11-16mm F2.8、Nikkor AF-S 24-120mm F4 VR而已,Nikkor AF-S 17-35mm F2.8則是拍食物時會用到,Nikkor AF 70-300mm F4-5.6G則是備而不用,畢竟小弟我的體力也是有限的啊~~!
拍攝東部海岸及花東縱谷的大景,我幾乎都是裝T116比較多,拍攝遠景及女王時才會裝上Nikkor AF-S 24-120mm F4 VR,拍攝風景我通常會上CPL鏡,讓藍天看起來更暴力,白平衡使用日光設定,相機模式採用標準,也多虧了D7000的雙卡模式,我是全程拍攝RAW檔後,回到民宿上傳筆電。
我的口味比較重,照片幾乎都有後製,對比及銳利度都有調高。
接下來就開始介紹我的行程囉,我盡量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呈現,比較生動且淺顯易懂。

D7000+Tokina 11-16mm F2.8
多良火車站位於台東縣金崙鄉,是一座廢棄的舊車站,現在已經圍起欄杆,禁止遊客站上鐵道了,從這裡可以眺望南迴鐵路及東部海岸,斑駁的車站外牆,充滿著懷舊氣息。




D7000+Tokina 11-16mm F2.8
最近很火紅的台東市豐源國小,現場充滿前來朝聖的遊客,還好是暑假期間並沒有學生在上課,不過校方已在門口貼上公告因施工停止開放參觀,但是現場並無人管制,所以遊客還是一大堆。


D7000+Tokina 11-16mm F2.8
伽路蘭位於台東縣東河鄉,在阿美語中的意思是指洗頭髮的地方。伽路蘭的山海之美,自然景觀秀麗,腹地廣大草地柔軟,且沒有視覺障礙,白天視野遼闊,風光壯麗。伽路蘭還有最多的露天漂流木作品展覽,沿著海岸線立起28座大型漂流木裝置物,這些原味十足的大型裝置藝術創作,為海濱平添不少魅力。


D7000+Tokina 11-16mm F2.8
第一天的尾聲,我來到了台東縣成功鎮的三仙台,並且入住當地的民宿:三仙台の浪,用木屋打造的民宿風格,相當親近大自然,老闆娘人很漂亮又親切!
民宿網址






D7000+Tokina 11-16mm F2.8、Nikkor AF-S 24-120mm F4 VR
三仙台是個寧靜的漁村,卸下行李後,馬上衝到海岸,湛藍的海水似乎不因太陽即將下山而褪色,這時我才真正感受到我位於東海岸,傍晚的太陽並不會從海平面落下。另外三仙台島的八拱跨海步橋也是遠近馳名,不愧是東部海岸的著名地標。




D7000+Nikkor AF-S 17-35mm F2.8
晚餐就在成功鎮上解決了,點了4樣菜:旗魚生魚片、椒鹽魚蛋、炒A菜、酒令白蝦,很下飯但口味都頗重。

D7000+Tokina 11-16mm F2.8
隔天一早4點起床,衝往三仙台島,準備欣賞最熱門的日出美景啦!現場的遊客很多,所以不會感到孤單,當天一朵大雲擋在海平面上,所以只能看到間隙光,但是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D7000+Tokina 11-16mm F2.8
結束在三仙台的迎曙光任務後,整理行李繼續沿著台11線北上,沿途美麗的海岸風光,讓我精神飽滿,絲毫不受睡眠不足之苦。




D7000+Tokina 11-16mm F2.8
台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壯觀的海蝕巨洞,讓人看得目瞪口呆。雖然很想走完八洞,但是時間不待人,我只能在第一洞靈嚴洞試試水溫,排列成群的觀音像,讓我覺得好像走進宮崎駿的動畫世界,靜謐的氛圍充滿這個鬼斧神工的古老地形。

D7000+Tokina 11-16mm F2.8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北回歸線標碑,處在副熱帶與熱帶交界,給人的印象又和瑞穗鄉的北回歸線標誌不同。

D7000+Tokina 11-16mm F2.8
繼續往前進,天空中漂浮的白雲讓人心清奔放!


D7000+Tokina 11-16mm F2.8
新長虹橋橫跨秀姑巒溪,南北連接靜浦與港口兩聚落,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站,橋身是亮眼的紅色。





D7000+Tokina 11-16mm F2.8
接著再往北走,來到知名的石梯坪遊憩區,這裡的海岸地形是珊瑚礁海岸,站在礁岩上可以遙望海岸山脈風光,還有海蝕洞等奇特的地質景觀。


D7000+Tokina 11-16mm F2.8
大灣休憩區也可欣賞美麗的海光山色,艷陽高照的好天氣襯托出超級湛藍的海水。

D7000+Tokina 11-16mm F2.8
經過大灣休憩區往北行,可見一穿越斷崖絕壁之新磯隧道,隧道旁即是昔日所謂的親不知子斷崖,地名由來是相傳有一雅美族婦人背著小孩走過斷崖,行走時因過度緊張,攀援過崖後,才驚然發覺小孩已不見蹤影。後人因此典故,便稱此為「親不知子斷崖」,意指斷崖的驚險,雖是父母子女之親也難以扶持共濟。

D7000+Tokina 11-16mm F2.8
接著到達芭崎眺望台,這裡的風景也相當不錯,可以向南眺望磯崎灣。




D7000+Nikkor AF-S 17-35mm F2.8
最後,我們終於來到了花蓮市區,這時為了填飽我們的肚子,我們來到了花本家壽司,也點了最知名的海景蓋飯,超肥美的生魚片蓋在飯上,吃起來真的超爽,而且份量多,另外我們也點了五味孔雀蛤、涼拌洋蔥、綜合花壽司。








D7000+Nikkor AF-S 17-35mm F2.8
這是我們在花蓮入住的民宿:城市阿瑪菲。充滿歐式的風格,真的讓我們驚艷。
民宿網址





D7000+Tokina 11-16mm F2.8
前往民宿置放行李後,我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位於花蓮市美崙山上的松園別館,充滿日式風格的松園別館,在松樹的簇擁下,更顯得古樸。

D7000+Tokina 11-16mm F2.8
在松園別館上的眺望台也可以俯瞰美崙溪入海處。


D7000+Tokina 11-16mm F2.8
本日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花蓮市最著名的景點:七星潭,雖然已經過了下午5點,但是天空與海水依舊蔚藍。
雖然大部份都是老梗景點,但是對於我來說依然是相當新鮮的體驗。
接下來的行程是六十石山與鹿野高台熱氣球嘉年華,等有空再與各位分享吧,照片太多突然不知道該怎麼整理,只好先分享一部份給大家。
寫到這裡,思緒又飄回花東了,好想再去一次。
接續:和D7000去旅行:花東4天3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