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關於德國]
因帶學生出國交換學生之故
今年有機會到歐盟的老大哥國-德國-走走

待在那的2個禮拜裡
除了體驗德國的自然風光之美外
更重要的是體驗到德國如此強大背後所蘊含的態度與精神

曾聽過一位歐洲學者說過
“只要是德國人搞過的領域
之後其他國家要做的事很簡單--只要站著 然後讚嘆就可以了...”

身為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
付清鉅額的戰爭賠款
並歷經東西德統一的過程
德國在短短數十年內
成為歐盟第一強國
世界第一大出口國
以及世界第一大進口國
速度之快
令許多不看好德國的歐洲經濟學家
默默閉上嘴

令人欽佩的是
縱使德國在光學、化學、汽車及精密工業等領域
都在世界上居於龍頭領先位置
他們對於傳統文化、森林保育、資源回收、廢水廢氣處理及環境永續經營等方面的努力與用心
卻不遺餘力
展現現代化強國的細膩
及對於地球村的責任感

這次停留的區域是德國南部一個叫做 Bad Urach的小城鎮
德國老師們帶我們走訪了一些著名的景點
很美 可以開始思考他們來台灣回訪時
應該帶他們去哪了...


[關於我的器材]
此次去德國
共帶了D90 + Nikkor 18-200mm + Nikkor 50 1.8 + Sigma 10-20mm

2009年8月買了人生第一台單眼D5000
一年多後希望能有更好的操控性換成了D90
單眼使用到現在將近三年

自己很喜歡旅遊
前前後後用了一些鏡頭
最終發現最喜歡的鏡頭
還是我那顆最適合旅遊的旅遊鏡

不管是跟團旅遊
還是自助旅行
總是給我最高的自由度
不換鏡頭時最大的創作度
還有旅行中移動時最高的舒適度
當然
還有拍照時廣角望遠轉換時
很重要的速度

平常拍照會喜歡使用不同鏡頭
嘗試不同視角
來探索不同的表達方式
我喜歡練習讓不同鏡頭
說同一個故事

但在旅遊時
我喜歡用一顆鏡頭
將一個故事說清楚
所以這次在德國兩個禮拜拍了數百張照片
最後發現自己從頭到尾 50mm 1.8 沒用過
而10-20mm只有第二天在一間教堂內拿出來過拍過大概10多張
接下來到最後一天沒再拿出來過

大約99%的時間
D90上面裝的都是Nikkor 18-200mm

旅遊時有顆旅遊鏡幫忙輕鬆的說故事
真好

PS: 使用Nikkor 18-200mm時有上偏光鏡 大部分照片使用鮮豔模式拍攝 少數照片後製)

1. 小鎮裡的瀑布:鎮上很受歡迎休閒去處之一。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情侶與狗:自己很喜歡的一張照片。這對情侶很熱情的幫我們拍了合照,待我們正準備下山時,瞧見這個很寧靜的畫面,決定拍一張他們的照片。就在此時,他們的狗狗就剛好轉過來,盯著我的鏡頭看,我按下快門,記錄下這個可愛的畫面。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 天空的帽子:往天空一看,看到了一朵可愛的雲朵,形狀有點像帽子,跟旁邊的樹葉與湛藍的天空看起來很均衡,很舒服。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 德國漂浮少女:很活潑過來找我聊天的六個8年級學生,幫她們拍完幾張照片後,他們說要 “JUMP”,希望我幫她們拍,所以有了這張。很喜歡她們的表情、動作、衣服顏色、及背景整個搭起來的感覺。(沒錯,她們真的是8年級,也就是國二正要升國三的年紀…)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 德國葛瑞福 艾伯哈特完全中學:此次交流的學校,校園小小的,不過校內師生都很可愛熱情。剛到的時候小學生們對我們說 “摳妮基哇”;兩天後改成 “三哇低咖”;再過兩天就變成 “你好”。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6. 十字架上的耶穌:到鎮內教堂參觀,也是唯一換鏡頭拍照的一次,為了要拍這張能涵蓋教堂與耶穌像。自己挺喜歡的一張。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7. 權杖:換回旅遊鏡後,注意到教堂裡的一根權杖跟教堂上方的的天花板,成為有趣的幾何。在心中決定我要的畫面後,採蹲姿、推到中望遠端、構圖、注意上下左右水平及對稱後,按下快門。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8. 小鎮市政廳:這邊是市中心裡的市政廳,看到的第一眼,腦中馬上浮現兩個字 “清淨”。買單眼照片拍一段時間後,慢慢覺得純風景的照片,對自己來說,似乎就是沒那麼耐看,所以漸漸開始地喜歡上等待行人的路過。這張照片在心中構圖時特別在右下角留下一些空間,然後設定好光圈快門,沒過多久注意到一對老夫婦經過,我就舉起相機,等到他們走進那右下角時,我輕輕按下快門。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9. 照鏡子:走路時我總喜歡到處亂看。偶然在往上看時,注意到兩面窗戶,剛好一面是樹,一面是雲,好像在照鏡子。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0. 百年老屋:德國南部鄉間,路邊一棟房子,常常動不動就三五百年。照片裡這棟是在1620年建的,卻還是新的好像剛蓋的一樣。德國人說,房子是他們的驕傲,所以每一兩年就會小整理一次,十年左右就會大整理一次。這麼漂亮的房子,是用心與毅力維持出來的。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1. 招牌:德國南部商店的招牌,經常都是立體凸出來的。照片中這個招牌的店家,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是在賣什麼的。18-200mm在拍這種需要特寫來凸顯主題的時候,特方便。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2. 吃冰淇淋的小女孩:站在對街一個吃冰淇淋吃得很專心的可愛小女孩,我跟她微笑後,打開鏡頭蓋,鏡頭推到望遠端,就留下小女孩的純真。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3. 屋子牆上的屋子:這個畫面吸引我的是,下午四點多斜灑在牆上的屋頂影子,在一邊亮一邊暗的畫面裡,製造了可愛的變化。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4. 奶奶,我綁好安全帶了:一個很慈祥的奶奶,推著小孫女散步,我們一行人上前搭訕,聊了一會後,徵求奶奶同意,便拍了這張逗趣的祖孫互動照片。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5. 倚天劍:德國的房子,真的就像格林童話故事一樣的童話。拍這張照片時,天空的雲又恰巧形成一個很像劍指向天空的形狀。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6. 杜賓根大學城:這邊是德國著名大學城杜賓根最著名的一個明信片景緻,有五彩童屋、翠綠的樹木、浪漫的河道、船夫與遊客及到處可見的花朵。美不勝收。(可惜看到船的時候,位置有點偏低了,本想放置於再上方一點點的位置)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7. 南德鄉間:在德國南部兩個禮拜,從頭到尾只在路上看過一次垃圾,不論是在鄉間還是城市。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8. 遊湖:很多方式,可以用踩的,可以用划的,也可以找船伕用撐的。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19. 黑森林小鎮:拍風景時,有時會喜歡帶一點前景,能增加畫面的豐富性與立體感(可惜前景的紅有點炸掉了XD)。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0. 黑森林裡小鎮市鎮廳:這個場景,會覺得Active D-Lighting是一個很棒的功能,抓住住天空的藍,同時又清楚呈現街景暗部的細節。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1. 房屋之間:兩棟房屋之間豐富的顏色與層次,又再次吸引了我按下快門。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2. 道路旁:黑森林裡道路旁的風景。有時拍風景我喜歡用直幅拍,將畫面做一種簡單的取捨。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3. 黑森林博物館:這是一間很特別的博物館,用一間間的房子來重現農耕時代黑森林裡的生活樣貌。我喜歡照片裡背景跟前景光線的層次差別,給了畫面元素不同的輕重感。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4. The Pom Pom Hat:黑森林小鎮裡的傳統服裝,可愛的紅球帽是最大的特色,經常被誤認為是德國德傳統服飾,但其實僅是這個鎮裡婦女的傳統服飾。D90我習慣開最大畫素,當拍攝場景較為受限時,就可以留有裁切的可能性。這張照片就是於較遠位置拍攝,再經過裁切而成。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5. 移動的光線: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天空雲層剛好在快速移動中,注意到光線的變化,我快速設定參數,使用連拍連續拍下約五張照片,再挑出這張最喜歡的。平常我也習慣將快門設定在連拍,以應付此種突然需要連拍的情況。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6. 女孩的裙襬:累積一定經驗後,當一些喜歡的畫面要出現時,有時候就會有一些直覺。很巧的,按下快門時,女孩剛好就俏皮的拉起裙襬。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7. 耶穌之前:這張照片沒有人,是一張風景照;有了女孩,是一張有感覺的風景照。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8. 直的黑森林:有的時候就算已經很滿意一張照片元素安排,轉動相機九十度,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這張用直幅拍,下方的草地隨風飄逸,動態感較為強烈。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29. 橫的黑森林:同樣場景,橫幅拍就顯得穩定很多,就像Windows XP那張原廠設定風景照一樣,給人寧靜的感覺。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0. 菜單:照片裡那一疊木頭是黑森林裡一間很有特色餐廳裡的 “菜單”,傍晚陽光灑進餐廳裡,又殺掉5MB記憶卡容量。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1. 美術課:學生在體驗德國的美術課時,我們在旁幫他們紀錄,發現他們洗水彩筆的水桶,形成一個彩色的斜線,就決定只留下這斜線,及他們揮灑創作中的手。大膽切割,可以是很有趣的探索。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2. 火車:德國的火車跟公車,都要自己按鈕,才會開門,一開始不太習慣,會眼睜睜的看著車子停下來,沒開門,然後就開走,留下傻眼的我們。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3. 曬褲子:一個德國南部購物商場的裝置藝術,褲子是金屬做的,配上藍天豔陽,看了就有一種很熱的感覺…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4. 搭公車:德國搭公車要買票,但不感應,也不驗票,因為買票搭車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政府相信人民有足夠的公民水準,自由心證(但如果真的抽驗票抓到沒買票,就會重罰)。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5. 小鎮書局:這是我們交流的小鎮鎮上唯一的書局,老闆娘是我這次寄宿家庭的Home Mom,親切友善,鎮上有買書的人,幾乎沒有人不認識她。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6. 萊茵河旁的民房: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以為這是棟大使館或市政廳之類的建築物,一問之下,發現只是比較古老、豪華的民房,讓我們瞠目結舌… 這張照片除了房子、藍天、白雲、綠水外,我刻意等待畫面左邊的國旗飄起後,才按下照片,照片感覺就有風在吹的方向性。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7. 看球的女孩:有時候拍攝活動的時候,我喜歡帶入觀看者的觀點,讓照片角度更加個人、敘事化。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8. 踩線:拍動態活動照片時,我經常習慣使用快門先決,排除相機測光可能的變異影響。在連拍下,剛好這張照片記錄到德國女孩奮力救球,卻還是踩線的瞬間。台灣的學生們說德國人不太清楚籃球規則,常看到德國學生們運球、收球、停頓、再運球、再收球、再停頓…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39. 黃金右腳:不用說,踢足球時台灣的學生,就好像小朋友一樣在場上跑來跑去,偶而碰到一次球。拍到這張特寫時,很開心我的鏡頭望遠端有到200mm (等效300mm)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0. 健行:這張蹲下拍,改變視角,右邊的學生就跟左邊的山脈形成了一種對稱的效果。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1. 德國賓士博物館:位於德國司徒加特的賓士博物館,絕對是愛車人士必訪之地,時間允許的話,很容易一待就待上一天。除了介紹賓士及汽車發展史外,博物館也透過大張紀實經典圖片呈現近代世界發展史,從世界大戰到愛滋病的發現,再到電腦的發明與臉書的流行(德文與英文註解)。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2. 敞篷賓士:買不起只好用拍的。同樣的,我喜歡帶人拍,呈現出較多的情緒。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3. 司徒加特街景:到歐洲旅遊,如果沒有帶廣角鏡,很多雄偉的建築物如教堂或所謂大景,若退無可退而納不進觀景窗,常常會覺得相當扼腕。但如果沒有這麼多這樣的場景要拍,其實18mm廣角端(等效27mm)也許還可以應付有餘。如果希望輕便旅遊的話,一個可能的折衷作法是使用旅遊鏡,再攜帶一台有超廣角的DC,如果廣角端有道24mm就提供更多的拍攝可能性,又省去換鏡頭的麻煩(有些小DC甚至已經來到21mm)。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4. 動物園:出國時我特別喜歡拍小碰油,到了動物園,動物沒拍幾張,都在拍小孩。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5. 司徒加特動物園:這個動物園也結合了植物園,所以來到這邊,除了動物,也有拍不完的植物。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6. 鏡子:德國建築物經常有許多這種鏡面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要反映城市風貌,尤其是在有許多舊建築物的街道中,現代的結構常常會有這樣的設計來融合新舊。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7. 花花草草:旅遊鏡的望遠端,雖然不比微距鏡,但在旅遊中拍花花草草也能有不錯的效果。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8. 愛因斯坦誕生地:這個可愛的小城鎮叫烏拉姆(ULM),是愛伯的出生地,充滿人文氣息,步調緩慢放鬆。到一個景點後我自己的拍照習慣是先用廣角端抓取它的骨架、氣氛、全貌,然後再用中望遠端慢慢地咀嚼它的細節。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49. 鄉村街景:近期拍街景的時候,我會在觀景窗裡耐心的安排線條、輪廓、靜態元素、與動態元素,然後再用比較完型的方式去做均衡整體的協調,最後再按下快門。相對於自己以前相機舉起來,瞄個0.3秒就按下快門的方式,這樣有點近似於作畫的畫面安排練習,有助於提高畫面元素安排的直覺與細膩度。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0. 花市:因為這張照片多了老闆跟顧客熱切的對話,增加不少趣味性。我用直幅拍攝來帶入前景裡豐富的花朵,及背景裡美麗的房屋及天空,交代出更多的場景訊息,讓照片自己說更多的話。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1. 週末市場:為了拍攝市場樣貌,我跑到一個遊客中心的二樓,雖然多花了一點時間,但這個制高點,就讓我輕鬆的取得了更理想的視角,來拍攝整個市場的風情特色。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2. 世界最高教堂塔樓:烏拉姆的教堂塔為世界最高(161米),18mm廣角端剛好夠廣帶進教堂塔及下面的市集。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3. 汽車王國:德國真的是賓士跟BMW滿街跑,連計程車、公車、卡車、貨車都經常是賓士。天氣好街拍時,我習慣將光圈設定在F8,放在廣角端,看到可拍的主題時,就會很機動。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4. 藝術家巷弄:雖然房價很貴,但這條小巷弄據說是很受德國藝術家歡迎的一個地方:綠樹、花朵、石板路、小溪、浮萍及寧靜的氣氛。拍景帶人的照片時,我經常先構好圖,心中安排好可以擺放人的位置,然後再讓被攝者直接到那個位置,拍攝的速度跟效果就會很好;不然,被拍的人可能就會失去耐心,尤其是太陽很大的時候。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5. 多瑙河:拍攝時間較短暫時,旅遊鏡方便快速的抓拍。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6. 多瑙河畔攤販市集:我真的是在拍市集,左邊是意外… 這張照片於市集中拍攝,”河畔”這個訊息無法浮現,所以我就往上爬。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7. 多瑙河與市集:於較高的位置下,這張照片就說出更為完整的故事。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8. 烏爾姆市政廳:有點像澳門大三巴的美麗結構。德國南部城市市政廳的正面外牆上經常有彩色繪畫,述說著這個城市個古往今來。這張照片拍攝的時候,我注意到左邊有一棵大樹,因此畫面重心略偏左邊,所以我便刻意等待可以平衡畫面的元素。等到右邊出現不多不少的三個行人時,食指下沉。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59. 美麗的爛圖術館:這是一個因其美麗但愚笨的設計,而非常著名的圖書館,外觀由玻璃製成,因此冬冷夏熱,冬天還要除霜,不然裡面圖書便會發霉,每年光是圖書館的基本維持,便所費不貲。可是,這座圖書館,真的十分漂亮。畫面中心的兩個腳踏車騎士,也是等待的結果。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60. 妳怎麼知道我是蜘蛛人?:有時候故事在快門按下前,就已出現;其他時候,則是在快門按下後。拍下這張照片後,我才發現畫面裡的許多有趣巧合:小男生剛好在爬高、有趣的表情、以及身上的蜘蛛人T恤、跟他身旁的女孩。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61. 烏爾姆教堂塔內:看起來好像是超廣角,其實這張18mm就拍起來了,因為有可以退的地方。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沒帶超廣角鏡,覺得有點可惜,不過旅遊鏡有旅遊鏡的拍法,只要找的到趣味點,拍就對了。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62. 教堂塔外觀:歐洲許多教堂,隨時都處在修繕的狀態,因為也許都已經近千年了… 德國老師到時來台灣,我介紹台灣的 “古蹟” 的時候,可能會有點不好意思。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63. Family:這個家庭一整個靓,小朋友可愛,爸媽帥美。我坐在很遠的地方,期待小朋友會轉頭,等著等著,小女孩就將那胖嘟嘟的小臉轉了過來。扣下板機。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64. 孔明車:德國騎機車的人不多,要嘛開車,要嘛大眾運輸,要嘛腳踏車。一樣,構完圖後,我便聽到腳踏車的聲音,開始慢慢等待。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65. 烏爾姆購物街景:對比,一直都是創造趣味性的重要來源:明暗、高矮、深淺、遠近,或是這張照片裡的新舊。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66. 馴鷹人與貓頭鷹:最後在離開德國前,看了一場精采的老鷹秀,不過這隻貓頭鷹不表演,只負責與觀眾互動,讓大家摸。
[分享] 帶著旅遊鏡Nikkor 18-200mm走德國 (圖多)

自己拍照一直都是以方便及記錄性為主
因此透過此趟德國行
與大家分享一點點使用旅遊鏡的心得

圖多話也多
感謝賞圖
歡迎一同交流討論
也祝大家拍照愉快
拍出自己心中的畫面
2012-07-31 4:46 發佈
不但拍得漂亮,說明也非常有深度!
bryant1348 wrote:
[關於德國]因帶學生...(恕刪)
我覺得你拍的超好的! 受益良多~ 小弟前陣子也在德國,

去過德國後再去其他國家, 會有一種... 什麼都是德國好的感覺~

他們雖然普遍很嚴肅~ 但是也是有很多好心人的! 非常感謝您的相片說明!
D4 + CZ T* 21mm F2.8 Blog:weareasablue.blogspot.tw
發揮18-200旅遊鏡的特性以及表達旅拍樂趣
很喜歡這樣的拍攝與寫作風格

請問樓主
會想把18-200換成18-300嗎?
(不考慮經濟)
很想換
只是多出來的100跟畫質不知會不會不如18-200
好紀錄!樓主把平民裝備(D90)and(18-200)發揮得淋漓盡致!

bryant1348 wrote:
[關於德國]因帶學生...(恕刪)


德國真美

拍的真好

讚嘆阿~~~~
夏夕夏景好風景;阿薩峬麓好郊陵;山林老木好森林;熙熙紅柑好豐淫。 (形容很美的國度...來源:俺)

bryant1348 wrote:
[關於德國]因帶學生...(恕刪)


大大的構圖

有種很特殊的美感.........而且多變.....

bryant1348 wrote:
[關於德國]因帶學生...(恕刪)


拍得很好耶

而且德國好漂亮

真是棒!!!
拍得真好...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

看了先進拍的美照,決定再換回D90+18-200mm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