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分享】Nikon D40 初期使用感想 → 實機外觀圖終於補上!!!





【本文同步刊載於:http://www.wretch.cc/blog/oscar210&article_id=3517720
 
  Oscar 曾經使用 D50 六個月,當時搭配過 18-70mm,T124,以及 50mm f1.8,後來因練基本功,改拍底片,因此售出而暫別數位。約一個月前耳聞 D40 消息,起初不以為意,卻越來越對這台奇妙小單眼相機感到興趣。加大的觀景窗和 LCD,取消機內馬達後明顯縮小的體型,更適合充當隨身機使用,且附鏡頭 KIT 版價格比當初買 D50 單機身還便宜,因此決定購入,提早重拾乾淨透徹的數位影像。

  其實這段時間曾考慮過許多熱門機種,例如 Pentax K100D,Canon 400D,Sony Alpha-100 等。起先鎖定的是 K100D,外型與附加功能都很優,後來發現對焦系統…完全無法滿足我的需求而遭淘汰。防手震我能用腳架彌補,但對焦成功率…手動對焦?!唔,這…。而 Canon 400D 超誘人,毫不遜色於全片幅 5D 的動態範圍,高感光度畫質、白平衡、對焦速度都令其他廠商難以匹敵…但鏡頭定價也是。之所以沒跳槽到 C 家,其實到最後都是很個人的因素,例如快門聲令我難以適應,x1.6 後略顯狹窄的視角,以及明明很重要卻沒下放的點測光。Sony Alpha-100 雜訊多是不打緊,反正我習慣後製。但發現隨著 ISO 增加到 800 後,動態範圍竟衰退如山倒,雜訊可以用軟體抹,消逝的明暗細節恐怕很難救回來。

  最後 D40 出線原因,除了輕巧體積和價格,以及 Nikon 對焦系統的魅力外,極重要的是使用和 D80 同等級,高效能低耗電的新影像處理器。雖然 Nikon 未曾對此宣傳,但細心注意 D80 和 D40 就會發現,這兩台機器擁有近乎相同的的雜訊抑制能力與白平衡。另外,D40 電池容量僅 D50 的三分之二左右(1000mAh vs. 1400 mAh),CIPA 測試卻是 470 張,贏過 D50 的 400 張,而 D80 鋰電僅比 D50 多 100mAh,卻可拍攝到 600 張。因為這些優秀的進步程度…我心甘情願放棄重買一台 D50。

  OK,重點回到 D40 身上。目前接觸它約十小時左右,習慣 Nikon 系統的我,操作自然很順手。第一件事當然是把 DK-21M 裝上,觀景窗放大倍率立刻從 80% 躍升為 93.6%。媽媽咪啊,爽度絕對能和 94%的 D200 打平,非常明亮舒適。以前 D50 即使也加裝 DK-21M,效果卻無法比擬。機身倒沒想像中迷你,而是頗適切的體型,與 400D 相當,卻因快門鈕位置較高,增加了握把空間,因而握感更舒適。D40 放進背包後覺得真輕,讓我幾度以為相機是不是掉了。設計和質感方面,基本上與 D50 相仿,卻加了銀色裝飾而顯得更討喜。其實進步最多的是第二代 18-55mm f3.5-5.6 KIT 鏡,改掉了第一代稍顯笨拙的樣子,變得活潑年輕化,真令人感動。機內後製頗有趣味,特別是 D-Lighting,讓新手輕鬆將過暗照片調出細節,高光部位卻不會同時增亮而造成過曝,很實用,然而某些環境下 D-Lighting 的處理痕跡稍明顯,例如增亮後人物旁邊隱然亮一圈,彷彿神仙下凡。期望以後能隨著新軔體,讓相機得到更聰明的修圖判斷。

  值得補充的是, D40 快門聲和 D50 稍微不同,聲音較小,快門震動輕微很多,這個改進我喜歡。至於三點對焦,well,是稍微可惜些,不過在長期使用單點對焦的傻瓜底片機(Natura Black f1.9)後,應能輕鬆以技術彌補,因此不太在意就是。由於 D40 僅支援內建超音波馬達的 AF-S 或 HSM 鏡頭,無法使用舊型 AF 鏡,鏡頭採購計畫是以 KIT 鏡,搭配 Sigma 10-20mm f4-5.6 HSM,30mm f1.4 HSM 為創作主力,再視需求決定是否購入 AF-S 55-200mm f4-5.6。

KIT 鏡實拍範例,僅縮圖加框,銳化 5%,未更動任何明暗色階:

 
f3.5, 18mm, 1/20 second , ISO1600, -0.7EV   f3.5, 18mm, 1/30 second , ISO640, -0.7EV


f5.6, 55mm, 1/250 second , ISO400, +0.3EV


f3.5, 18mm, 1/30 second , ISO1000, -0.7EV


f22, 18mm, 14 seconds , ISO200, +1.0EV


f22, 18mm, 28 seconds , ISO200, -0.7EV


Before D-Lighting:

After D-Lighting:



Before & After D-Lighting:
 


Before & After D-Lighting:
 


f5.0, 105mm, 1/15 second , ISO800, -0.7EV(MF)
使用 AF 105mm f2.8 Micro 手動對焦,有方便的對焦點指示燈可用。


若以後對 D40 有新的想法,將繼續於此補上。



推薦連結:

日本 DC.Watch 的 Nikon D40 測試報告
日本 DC.Watch 的 Nikon D40 外觀解析
美國 DCRP 的 Nikon D40 詳盡完整評測


2006-12-13 0:22 發佈
小弟個人淺見~覺得 d50比d80還省電耶

剛才後續補充了一些文章內容與圖片,
若有新的 D40 實拍影像,我會繼續放上來讓大家參考。
Oscar's Blog: http://www.wretch.cc/blog/oscar210
ABT52916 wrote:
小弟個人淺見~覺得 ...(恕刪)


LCD大小 跟使用的時間 應該也有關係
小弟目前也很喜歡D40
也是想來個一機兩鏡的模式
想用來居家生活隨身拍(Kit)以及拍一些極限運動方面(300mm以上)的
不曉得板大
可不可以幫小弟測試Kit對焦的速度
如亂槍打鳥生活隨身拍(小弟最愛)
感恩
Jimmy Lewis 鯊魚浪板 http://www.facebook.com/JimmyLewisTW
資訊展時試玩了一下
小巧且舒適的握感讓人蠻驚艷的
隨手按了幾下快門
感覺上畫質跟成相品質都在水準之上
個人有考慮要弄一台回來當隨身機

期待大大有更多的測試圖貼上來共享!!
資訊分享是快樂的~ 謝謝所有分享資訊的大大 by Kent ^-^

樓主購買前的功課作得很好, 跟我一樣

現在要找會事前作功課的人越來越少了

推一下~~~


p.s.樓上的也叫Kent呀???

KIT鏡對焦速度和上一代應該相同,
其實用過這幾隻 AF-S KIT 鏡,對焦速度都差不多就是這樣子,
比 Minolta 和 Pentax 明朗流暢,比 Canon USM 慢一點點,準度則是很優。
居家生活便宜鏡的話,我想這支 18-55II 應該是最佳選擇之一了,
但倘若每天都要挑戰極限運動的拍攝,我可能會選 Canon 的 USM 長砲。

感謝各位回應,我今天會出門看有什麼適合拍攝。
Oscar's Blog: http://www.wretch.cc/blog/oscar210
感謝您的心得發表
原先在本站看到的是很多人對D40的嘲笑諷刺
結果就先入為主相信板上大家說的

上週去日本大阪
特地繞到電器街去實地操作D40 及D50
結果發現D40質感 觀景窗 液晶螢幕都不錯
NIKON 在數位機身是有在努力的

當然產品定位 D40就是最低階
沒什麼好抱怨
我非常期待D50的後繼機
NIKON 加油

那些對 D40 冷嘲熱諷的人,我想多半是沒親身使用過…
在我眼裡它是 Nikon 鏡頭開發走向全面 AF-S 的重要指標,
而且,以電子性能而言,我想 D40 怎麼排行都不會是最低階的呵。

今天天氣灰濛,外出拍照想必效果不佳,
因此在家玩了幾張 D-Lighting 影像,讓大家參考看看。

Oscar's Blog: http://www.wretch.cc/blog/oscar210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