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閃燈拍照相機內部測光表的意義


版上大大您們好,小弟心中一直有一個疑惑,就是關於開啟閃燈拍照相機內部測光表的代表的意義,

一般情況下小弟我都是使用A及M模式拍攝照片,也一直很習慣參考內部測光表調整光圈,快門,ISO,EV值

來獲得正確及要營造的光線程度,但在拍攝人物時常常需要使用閃燈補光,譬如說在室內的小孩,

就我們所知,開啟閃燈時觀景窗內的內部測光表還是存在的(M mode),但我試過不去調整它,測光表處於

-2EV,相機設定ISO400,F/4.5,1/60(同步閃燈),這樣拍照的話是可以獲得正常的曝光.

but when use ISO1600,0EV F/4.5,1/125,還是可以獲得正常曝光,只是色溫,背景光線稍微有點不同.

我上了SB900還是有同樣情形,請問各位大大即使使用閃燈拍照還是會參考測光表調整設定嗎?
2011-10-12 10:00 發佈
yound0 wrote:
-2EV,相機設定ISO400,F/4.5,1/60(同步閃燈),這樣拍照的話是可以獲得正常的曝光.
but when use ISO1600,0EV F/4.5,1/125...(恕刪)


你的閃燈應該是在TTL mode,所以只要快門不超過同步快門速度,基本上主體都會得到同樣的曝光。

1.ISO400,F/4.5,1/60, -2EV
2.ISO1600,F/4.5,1/125, 0EV

注意到了嗎,你在2.中ISO提高2級,快門1/125提高1級,所以2.比1.提高+1EV,因此2.的背景光會跟著多吃一級,然而閃燈出力並沒含蓋到背景(針對主體),根據你測光表指示2.已經是正常曝光,此時不可忽略背景光的影響(色溫與閃燈不同)

你可以試試將2.的光圈縮小1 stop,約大於F5.6小於F8之間(因為f4.5不是標準光圈值,比f4小半格),應該會得到與1.相同的結果。
測光表,在控制背景(環境光)的亮度使用。(主體黑成一片,會用閃燈補光)。

用閃燈拍攝(前、中)也一定會參考測光表,並根據環境亮度調整。<<此為背景的亮度。
閃燈,用來控制主體的亮度。

光圈,iso控制主體、背景亮度
快門控制背景(環境)亮度。不想要環境光,就把快門調快。
閃燈補償控制主體亮度

閃燈TTL時,閃燈會自動控制主體亮度(可用閃光補償微調),
因此光圈、iso就算改變,主體亮度仍為一致。

P,S,A模式,請配合慢速閃燈同步。
快門要夠慢才會有背景光(上面提到),否則就用M模式。

建議先進行實驗,完成就會了解。
「光圈、快門、iso、閃光補償四項,對主體、背景的各別影響」
請用M模式,腳架,閃光燈直打)
一次微調一項,放大與縮小各一級,各拍一張。觀察調整前後對主體、背景的各別影響
拍攝環境:室外夜景逆光(環境明亮處)


yound0 wrote:
版上大大您們好,小弟...(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yound0 wrote:
(M mode),但我試過不去調整它,測光表處於

-2EV,相機設定ISO400,F/4.5,1/60(同步閃燈),這樣拍照的話是可以獲得正常的曝光.

but when use ISO1600,0EV F/4.5,1/125,還是可以獲得正常曝光,只是色溫,背景光線稍微有點不同.


首先,照你所列出的這兩組數據來換算比較

1) ISO400,F/4.5,1/60
2) ISO1600,F/4.5,1/125

第1組數據的曝光量,整體應當是比第2組少了一級
但是你上面卻說這兩組分別是 -2EV 跟 0EV
這邊有出入,代表你所取的構圖或是測光條件並非相同的

再來,既然知道兩張照片曝光的量有差異
那色溫、背景光線稍微有點不同,當然也是正常的

調整快門會影響到現場光吃的量多寡
而調整ISO除了會影響到現場光吃的量外,閃光吃的量一樣會影響到!

請問各位大大即使使用閃燈拍照還是會參考測光表調整設定嗎?

當然還是會參考,因為這邊測的是整體的曝光
關係到最終你想要呈現的畫面感覺
http://www.flickr.com/mong0520
kingliaw99 wrote:
你的閃燈應該是在TT...(恕刪)


Nightrue wrote:
首先,照你所列出的這...(恕刪)


感謝King及Nightrue大的說明.我再找時間做做測試來進一步了解.

badbughp wrote:
測光表,在控制背景(...(恕刪)


謝謝badbughp大詳細的說明,大致上已經可以了解各功能對閃燈曝光的影響.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P.A.S上有slow flash設計,而在M mode沒有.

mong0520 wrote:
你可以參考這篇小弟翻...(恕刪)


謝謝mong大的分享喔.你blog裡分享的這些文章我很早就加到我的標籤頁了,只是一直沒有時間及好好的翻閱.
其實簡單地說,機身測光表測的是持續光的亮度

而閃燈(有TTL功能的閃燈)有另一套測光調整閃燈出力的系統,這系統與相機測光表是各走各的路不相關的
拜讀了你的文章後,有疑問想請教
M模式下,還可以調整相機上的曝光補償(EV值),是Nikon系統才有的嗎?
或者說,此時指的是相機上的閃燈曝光補償??

據我所知,相機上有EV值補償、閃燈曝光補償。閃燈上有閃燈補償。
M模式的測光表告知目前測光結果而已,無法調整EV補償。

謝謝

mong0520 wrote:
你可以參考這篇小弟翻...(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badbughp wrote:
據我所知,相機上有EV值補償、閃燈曝光補償。閃燈上有閃燈補償。
M模式的測光表告知目前測光結果而已,無法調整EV補償。...(恕刪)


以下根據Nikon SLR/DSLR的特性,不保證適用於其它品牌相機。

TTL: 根據主體曝光程度決定何時關閉閃燈。
機身EV補償: 補償主體曝光程度。(改變光圈@Tv or 快門@Av)
閃燈EV補償: 補償閃燈打光程度。(由TTL方式達成)
slow sync: 閃燈模式下的最低快門速度不再受到限制。

閃燈最難搞懂的部分是機身EV補償和閃燈EV補償的關係。
1.Av/Tv/P mode 無 slow sync: 假設室內測得的EV低於相機EV設定。
  a.機身EV補償可能*會影響背景光吃進多少。
    *視當時EV補償會不會改變快門而定。
  b.閃燈EV補償只會影響主體打光(閃燈)多少。
2.Av/Tv/P mode 有 slow sync: 相機EV設定會根據室內測得的EV來決定。
  a.機身EV補償會影響主體光吃進多少。
  b.閃燈EV補償會受到機身EV補償影響,主體打光(閃燈)量將是 閃燈EV+機身EV。
3.M mode:
  a.機身EV補償無作用 (因為光圈快門是你決定)。
  b.閃燈EV補償只會影響主體打光(閃燈)多少。
剩下部分就是自己做實驗體會。

在室內攝影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和100%的掌控,個人習慣使用M mode+閃燈EV補償。
kingliaw99 wrote:
以下根據Nikon SLR/DSLR的特性,不保證適用於其它品牌相機
......
1.Av/Tv/P mode
2.Av/Tv/P mode

感覺怪怪的?......Nikon 相機哪來的 Av/Tv mode

PS:內容不予置評。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