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因為被測光模式,搞得一個頭兩個大~~~想說用點測光但用了太暗~~~就改平均測光,疑亮了,可是右轉個身拍攝,又暗了,又把他轉到點測光,亮了,就在那轉來轉去,想必角度拍攝就會受影響,一個畫面都想拍兩張試試看,但覺得好像失去拍照的意義,因為在那調來調去"好景不常再"阿,常常失去很多好景~~~想問各位都用什麼模式拍攝,如何做調整呢??謝謝
其實不用太刻意在於哪個場景就一定要哪種測光模式,選一個模式然就一直去拍,覺得要表現的主題不夠亮或太暗就調整EV然後再拍,拍久了,看到要拍的景大概就知道是要+EV還是-EV了,多拍就能跟相機抓到默契...
sharkboy wrote:小弟最近因為被測光模...(恕刪) 報告樓主:測光取樣是要找剛好18%反射率的作為原點一樣,取暗則亮,取暗則亮,但都只是建議,因為那樣可以配合動態範圍,而不會因為太暗超過原本動態範圍而無法呈現色階差異!但實際上,不同呈現主題會有不同需求,這個不是測光系統可以知道。像有是有些人習慣都會自動作曝光補償減1/3ev,讓飽和度高些可以參考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10.NIKON DSLR否有簡易使用教學?開機七件事。之五「測光」
sharkboy wrote:所以並沒有一定的~~...(恕刪) 哪一種測光可以拍出好景?我推薦使用M模式,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可以幫你判斷什麼是好景,更別說是相機了,使用M模式,相信自己的眼睛,用熟了以後就可以大幅降低失敗率了~
sharkboy wrote:所以並沒有一定的~~...(恕刪) 這就要看你"好景"的定義在哪個點上了,同樣一個景,可以拍剪影,也可以只拍暗部或亮部,也可以拍全景都清楚,所以去習慣一種測光模式就好,然後再看你想要表現的是哪種感覺在去+-EV,不用局限在哪種模式才是正確的,除了商業攝影,不然根本沒正確曝光這個名詞,"攝影師之眼-超完美曝光"這本書可以參考看看...
個人使用數位單眼5年的經驗是,拍照從來不作測光的,也從不曾管它是哪個測光模式下拍的(瞄了一下,□ 這個應該是中央偏重吧!).方法是這樣的,用AV模式先試拍一張(光圈依場景需要而定),檢視照片曝光結果和快門速度,然後轉到M模式(光圈設AV模式時一樣),依第一張的曝光情形,作快門速度的白加黑減補償動作,曝光太暗就把快門速度降低,曝光太亮就把快門速度增加,然後再試拍第2或第3張.通常最多第3張就能得到想要的曝光照片了,有時第2張,常常是第一張試拍就OK了.以前底片機的測光模式為的是讓完全無法預知拍攝結果的情形下,選舉最適當的測光模式,以期得到拍攝主題最佳的曝光,因此越高階的機身,測光模式越多也越精良,例如點測光,在測光時儘量選擇接近中灰的地帶.但數位機的即拍即看結果,測光模式已不重要了,除非搶拍時沒能事先試拍的情況下,才有選擇測光模式的必要.為何樓主有這測光的困擾?原因就出在數位機的即拍即看結果,如果用的是底片機,就不會發現稍微轉個方向曝光結果就不一樣了.相機稍微移動一下,它的測光點就改變了,隨著測光點的反射率不一樣,自然測得的EV值就不一樣了,因此無論您用的是任何一種測光模式,只要稍微改變一下相機位置,拍得的照片曝光就會有所不一樣.當您在某個場景拍照時,只要光線沒有變動,曝光EV值是一樣的,如何保持EV值一樣,只有選擇M模式一途,但必需在照片曝光試拍滿意以後.
sharkboy wrote:小弟最近因為被測光模...(恕刪) 我覺得都已經玩到單眼了,還是多練習用M模式吧測光只是個參考,相機在怎麼聰明也不會料想的到你想要的畫面以往我也很依賴相機的測光還有用光圈模式但最近換了第二台單眼之後就慢慢改用M模式才發現攝影的另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