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Nikon無反光鏡交換鏡頭相機最新乳摸

http://nikonrumors.com/2011/08/16/nikons-mirrorless-interchangeable-lens-camera-will-be-announced-on-august-24th.aspx/

根據乳摸消息:
1. 8月24日發表 (可能不只一台)
2. 機身將非常的小巧
3. 高解析度EVF
4. 許多錄影功能
5. F環可相容 (是否可直接接上? 還是要轉接環? 還不知道! 我覺得後者可能性較大).
6. 感光元件大小為2.6X (4/3是2X, APS是1.5X)
7. 剛開始有四顆鏡頭, 其中一顆是餅乾鏡, 另一顆則是高倍變焦
8. 同時有相位以及對比對焦
9. 代碼為X810

還有8天, 慢慢等吧!
2011-08-17 0:11 發佈

Monte920 wrote:
http://nik...(恕刪)


『8. 同時有相位以及對比對焦』

這個太猛了!

先前大家探討的對焦系統專利,果然大有文章..........
2.6X.......

不知道比CANON 的GXX/DC系列的SENOR SIZE差多少........

感覺上這定位有點......奇怪
Canon G系列是1/1.7", 工業大小為7.6X5.7mm, 對角線為9.5mm.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_sensor_format

而在這個乳摸裡, 它說2.6X的對角線大約為17mm, 所以仍然還是比1/1.7"的大很多. 感覺上它跟4/3比較接近, 跟DC比較遠.
在意片幅大小的用戶可能無法接受

但是X810應該是個鎖定高階消費型相機市場,要在point & shoot與低階DSLR之間硬開出一個區隔的設定

如果規格沒辦法跟M4/3作區隔的話,那這款新相機恐怕很難成氣候,畢竟Nikon比對手晚出手整整三年以上,連我這死忠的Nikon單眼機身用戶,都早就入手M4/3機身許久了。這次非得要有不同的地方,才有辦法把我拉回N家陣營呀!

SElephant wrote:
在意片幅大小的用戶可...(恕刪)



是阿,就是在等這台看看

然後也在等NEX-7

看誰的CP值好就買誰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Monte920 wrote:
http://nikonrumors.com/2011/08/16/nikons-mirrorless-interchangeable-lens-camera-will-be-announced-on-august-24th.aspx/

根據乳摸消息:
1. 8月24日發表 (可能不只一台)
2. 機身將非常的小巧
3. 高解析度EVF
4. 許多錄影功能
5. F環可相容 (是否可直接接上? 還是要轉接環? 還不知道! 我覺得後者可能性較大).
6. 感光元件大小為2.6X (4/3是2X, APS是1.5X)
7. 剛開始有四顆鏡頭, 其中一顆是餅乾鏡, 另一顆則是高倍變焦
8. 同時有相位以及對比對焦
9. 代碼為X810

還有8天, 慢慢等吧!


偷剪乳摸網站上的圖貼過來....


這個(X810)的接環,要相容F接環,那原本的F接環鏡頭不就要用轉180度的轉接環接上使用了?還是轉接環裡再入嵌排線轉180度?

看現在這種接環設計,原本的F接環G鏡應該AF沒問題,那AF-D鏡不就只能手動對焦了?因為沒有馬達連桿設計。

還有(X810)專用的鏡頭怎麼需要那麼多電子接點?看來是有預留未來要推出的功能的樣子?(3D取景?)

還有機身上似乎沒有機械快門結構?那是(X810)的專用鏡頭會採用鏡間快門嗎?那是不是轉接F接環的轉接環上會另外加裝機械快門?
還是說,走回頭路變成電子快門,然後有秘技可以用非FP閃燈來玩閃燈高速同步?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SElephant wrote:
在意片幅大小的用戶可能無法接受...(恕刪)

這倒不用太擔心

nikon決定出2.6x時打算要吸引的本來就不是在意片幅的用戶

只要x810真如乳摸 2. 機身將非常的小巧 + 5. F環可相容 + 8. 同時有相位以及對比對焦

尤其是第2點真的做的小巧的話自然可以和m43做出區隔

m43常炫耀他們機身和鏡頭非常完整

其實m43要非常擔心

因為接下來他們還能變出什麼把戲? 還有甚麼可以吸引新用家?

都沒有新招的話可以預見市佔就會慢慢被吃掉

別忘了明年還有leica也要推出新的小型無反相機可相容M鏡

還有canon也還沒出招

小型無反老字號m43要片幅沒片幅,要小巧沒小巧,要支援沒支援(nikon有F接環,leica有M接環,sony有a接環),利多出盡,前景堪憂啊

m43還有一招,看看可不可以把fujifilm拉進m43,成的話那會還有看頭,只有o,p兩家的話那大概就玩得差不多了,m43爽那麼久,現在等著被各廠輪玩了
我倒覺得M43是不用太擔心,至少對我而言是這樣
講老實話2.6X後,再轉接F接環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原來的20mm變成52mm視角,至少對我來說,不會很想去轉接。
所以相較於N家目前四個鏡頭的組合,M43只要能維持住他的鏡頭群和可用機身(如G3,E-P3等),既然已經佔了位置,就不太想換系統了。只要m43能保持他們現有的佔有率,在大者恆大的狀況下,大概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個人認為,轉接比較有意義的話,就要像Sony一樣,弄個APS-C以上的機身,讓原有的鏡頭群能持續發揮作用,這種時候轉接才會有吸引力。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看看Sony鏡頭的體積...orz.......

Urahara wrote:
小型無反老字號m43要片幅沒片幅,要小巧沒小巧,要支援沒支援(nikon有F接環,leica有M接環,sony有a接環),利多出盡,前景堪憂啊 (恕刪)


Urahara大神的新招:利多出盡
如果M43因為發展建全而利多出盡的話
leica m, nikon f, canon ef不就是....
而sony e即將建立的罐頭鏡頭群則又是....

X810唯一的亮點應該是第一台成像平面上相位對焦的系統相機吧
就算可以轉接F或其他鏡頭也不太想用,因為鏡頭和機身大小不成比例
買專用鏡頭也買不下手,因為不想投資在這種系統上面

說不定是DSLR事業群已經掌權的山頭,強硬要求EVIL事業群開發出的產品千萬不能打到既有市場
所以才得逼得開發出這種價格介於18000~22000之間的誠意系統相機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