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跳入單眼坑一年了從原本的D5000 kit慢慢擴充35 1.8--->18-105--->16-85現在手上剩下D5000機身 35 1.8G 和16-85這隻旅遊鏡器材基本上覺得夠用了但是自己的構圖功力感覺沒有太大的進展......= =有種構圖千篇一律的感覺附上最近去小琉球拍的照片還請各位資深玩家指教指教(以下均為D5000+16-85)
小弟也是新手,入坑沒多久,給大大一點淺見參考...我在拍風景的時候,會盡量避免有"人"在我的構圖當中因為會讓照片的焦點模糊了我要的整體感覺。另外我會突顯單一物件為主題,例如版大有張寺廟跟石獅的圖我會擇一拍攝,不會兩者一起拍。其他照片建議試試用其他的角度進行拍攝,也許感動度會提升簡單來說就是...太多元素在畫面中,會導致主題不夠強烈,相對的就影響觀圖者的視覺感官。
沒什麼人回.....我看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基本上都是不斷的自我要求進步、多看別人的作品。不過你現在看書培養是最重要的。我節錄幾句話給你參考*「構圖之所以為人詬病,是因為他代表著規則......決定構圖的,視拍攝的目的,也就是意圖。舉一個幾單的例子,你的目的是要取悅大眾,還是要與眾不同、出人意表?......通常你在決定構圖前,就應該先弄清楚你想要什麼。」--節錄自<攝影師之眼> 麥可.佛里曼 p.127*荒木經惟說...「我花了大半時間研究照片的構圖,結果就是,那些並不重要。」--from 荒木經惟的天才寫真術「所謂的攝影,就是不拍以後不想看見的東西,以及自己討厭的或是對方不喜歡的東西。這就是構圖。」--摘自荒木經惟的攝影告白*森山大道說...「......我經常都是採用不看觀景窗的方式,拍攝擦身而過的景物。」「我常說拍照是生理的、動物性,很直覺得拍攝,卻時就是如此......直覺的那一剎那,拍攝者的意志、性格、習慣、記憶與美學還是會互相連動,因此才會按下快門。......不管是哪種方式,只要能將訊息傳達給觀者就好」--節錄自<書的學校 夜的學校> P.171我個人偏好運用上面三位的經驗。尤其麥可.佛里曼重視的視覺動態、視覺權重、延遲發現的手法我也很喜歡,亦正在學習。所以推薦你看看他們的書吧,但....麥可.佛里曼得頗有深度,初學者若不打算下定決心,那麼看了會想睡覺。
有構圖不如沒構圖,構圖沒有一定規則。只要能將被攝物賦予敘事性就是好照片。所謂構圖,僅是將抽象的、和無限的安排概念與手法具體化說明。所以想拍好照片必先訓練出一雙"會看"的眼。懂得看,用心體會。就算是很簡單的手法,透過光、色彩、和區塊的安排便可以羅織成動人的畫面。
我覺得構圖的重點在於你想要讓一張照片表達出什麼?然後再想到要怎樣的方式可以拍出這種感覺出來我看到樓主的很多照片都感覺不出主題在哪裏?感覺上似乎是看到風景美麗,天空也漂亮、海水也漂亮、海灘上的景物也不錯,或是樹林好看、草坪也不錯、花圃也不錯.於是統統要放到一張照片中,結果就變得很雜,會讓看照片的人不知道視線要放在哪裏?曾聽過一位攝影前輩說過,拍風景照是一種減法的藝術,要先找出你想表達的主題在哪裏?哪些東西可以有陪襯、引導視線的作用?其他會有干擾的東西在構圖時就儘量排除(不讓它進入畫面、換個角度擋掉、大光圈糊掉...),即便個別看來這些東西很美麗.樓主可以試試看用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