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閃燈 LONDA AP808ASS 可接上D50,但不懂功能阿?

這是老爸年輕時買的,我已經24了
相信這隻閃燈應該至少有25年以上的歲數

由於預算有限,而且要出國快半年,因此在考慮買防潮箱的時候
老爸從他的防潮箱裡翻出了這隻外閃

我以試試看的心情,至少不要澆熄老爸的熱情咩
心不甘情不願的接上以後,試用的結果出乎意料的好

只不過我看不太懂上面標示的東西
在此附上圖片...尋求高手解惑

這張是外閃正面...除了頂閃 還多了正面的閃燈
下方的藍點和M和綠點 還有zoom等功能...就不懂了???
老閃燈 LONDA AP808ASS 可接上D50,但不懂功能阿?

接下來是外閃的背面 左下方是調整僅用頂閃或頂閃加正面閃雙燈,右下方是開關
老閃燈 LONDA AP808ASS 可接上D50,但不懂功能阿?

重點來了...麻煩可以教教我嗎?我看不懂這些數據
老閃燈 LONDA AP808ASS 可接上D50,但不懂功能阿?

最後附上外閃接在PEN EE3的圖 圖中那條外閃的線 好像已經不能用在數位單眼上了
原本是用在外閃在機側時接相機用的,我是故意插上去的 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接數位機的線
老閃燈 LONDA AP808ASS 可接上D50,但不懂功能阿?
2006-09-25 0:26 發佈
Swift Photo http://blog.yam.com/ja27
coralpolyp wrote:
...(恕刪)
下方的藍點和M和綠點
...(恕刪)

藍點和綠點應該是配合機背後面藍線與綠線部分的指示( Auto 模式 )..

以圖三為例,當 ISO 定在 200 左右,而快門速度維持在同步快門之下( 一般我喜歡定在 1/60 )時:
1.藍點( A1 )模式,光圈值設定為 f8,距離在 3 ~ 10 呎( 約 1 ~ 3公尺 )可得到正確曝光量。
2.綠點( A2 )模式,光圈值設定為 f4,距離在 6 ~ 20 呎( 約 1.8 ~ 7公尺 )可得到正確曝光量。

不過....以上是我猜測的,依據使用 Nikon SB-22 的小小經驗,不妨試拍看看效果是否真的是醬子,請參考 ^^
閃燈背面左下角的一個藍色點往左切換,2個白色點往右切換,應該是子燈開啟或關閉的開關,2個白點就是開子母燈,藍色點就只開母燈

熱靴座附近紅色可按的鈕是測試鈕,因為這顆靠電眼SENSOR測光調出力,所以等會兒或說到用這鈕來測試,先擺一邊

理論上這閃燈可以往前往後伸長跟縮短,要自己手動調整,拉出來時應該會發現有焦段的刻印,也就是你如果使用50MM鏡頭拍攝,就把閃燈拉到50MM的位置就可以

先調好相機的ISO後,閃燈的ISO也調跟相機一樣的ISO,如果閃燈沒有那麼高的ISO可以調整,就以閃燈為主,調整相機的ISO(ASA是美版的ISO規格,現今也以美版ASA為ISO值設定為標準,DIN是德國規格,因為幾乎沒人用,就不提了)

因為閃燈跟機身並沒有先進的電子線路在溝通,所以要先知道你機身的閃燈同步是多快,如果X 同步是1/200秒,那機身的快門不可以超過1/200秒,只能用比1/200更低的快門拍攝,不過用數位機就去試試用高於1/200SEC的速度拍下來會怎樣了....如果拍到討厭的人就可以這樣拍

那光圈呢??你應該有發現前面有個綠點,M,及藍點的切換鍵吧,你會發現切到綠色時,裡面有個較大的孔,切到藍色時,孔變比較小,切到M時,孔就被完全遮住了

孔的裡面有個像針孔攝影機的鏡頭的小小鏡片,或是玻璃圓圓的東西,那就是電眼,也就是量測閃光反彈回來的亮度,藉以控制閃燈能發出正確的出力

而那些孔洞,就是完全模擬相機在光圈F4或F8的進光量大小,當閃光經過計算好的光孔後,進光量就等同F4或F8

所以說,如果你要用閃燈自動調整出力的話,就把光圈調整在F4或F8,然後閃燈前面電眼就依照機身的光圈調整綠或藍就OK

當然距離不是無限上綱,調藍色時,距離是1.5公尺到7公尺都能正常曝光,調綠色的話,在0.9到3公尺內都能正常(在ISO200下)

你可以裝上電池,不需接機身上,對著白牆2~5公尺直接按下我前面說的測試鈕,電眼位置切藍色時,閃燈啵的聲音較小,可以一直按一直按,按很多下讓閃燈出光,切到綠色時,啵的聲音變大,閃燈也不能閃太多次,不過會明顯感覺到閃燈有變亮一點

如果切到M(完全遮住電眼時),閃燈會啵一聲很大聲,然後回電很慢,因為此時閃燈它全出光了

當然也有學校老師教閃燈用全出光,再利用閃燈公式來調整光圈

公式是 GN=光圈數值 X 距離(公尺)

依你閃燈的出力來看應該是GN值20的閃燈

在ISO 100下 20GN=光圈F4 乘上 5公尺距離

也就是說,當主體在五公尺這個定點位置時,光圈調整F4,就能得到正確的曝光,但是,同樣設定下主體越往前進會越過曝,越往後越曝光不足(電眼調整M模式時)

至今子母燈下的出力.....就無法說明了....因為閃燈上沒有子燈的調整數據的數字


感謝樓上等等各位大大的解釋

本來這文章已經不知道沉到哪裡去了
因為有各位的幫忙 才得以得到解答

另外 是不是快門都要設定在同步快門? 所以基本上 快門是不需要變動的


coralpolyp wrote:
感謝樓上等等各位大大...(恕刪)


挖勒,仔細看才發現此帖時間是 2006/09/25 發的,三年前...-_-

其實同步快門....我覺得真的是參考數值,或者說是要看狀況..

我試過 Nikon SB-22 在 Nikon D40 上測試,發現雖然規格說明同步快門應維持在 1/500 秒以下,但是老閃配新機的組合我把快門調高到 1/1000 都還正常曝光沒問題( 不會有快門延遲造成的門簾影子 ),So....Maybe 有時盡信書不如無書,現在數位相機耗材花費低廉又方便,可以試試看,馬上就知道效果如何。

另外,我也試過 1/500、1/250、1/125、1/60、1/30 等速度組合,印象中其實 EV 是差不多的,但是光圈開合選擇不同倒是引響會很大,所以有些狀況下老閃燈也可以透過機背調整 ISO 值參考不同距離下的光圈組合去控制曝光補償( 手動調整 ),一樣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其實跟老鏡一樣,老閃雖然沒辦法完全支援 i-TTL or E-TTL(II) 等功能,但是有時手動調整一下這些心得與經驗都會是自己的,所以我喜歡使用 SB-22 反而甚於 SB-400,呵呵~

以上有錯請指正 ^^
我的也是LONDA的,不過我的跟你不同呢。
請教各位前輩,這些數值如何看呢?謝謝

看不懂的東西

前面

D3000

接頭
我手邊也有此閃燈,經以便宜的指針電錶測量觸發電壓,約為160-200V左右,應屬高壓閃燈,最好不要使用於數位單眼,免的電子元件被高壓擊穿。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