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機身鎖定在D50,主要用途在
A.拍人像:約佔60%
(小朋友室內活動....40%、舞台表演20%)
B.旅遊拍攝:約20%
C.生態近攝:約佔5%
一些水池生態,像青蛙、水生植物....不太會亂跑的.....
D.風景:約15%
目前希望可以配的鏡頭組合如下:
A.D70的KIT+50mm f1.4
B.SIGMA 17-70mm F2.8-4.5 DC Macro + 50mm f1.4
C.a09(Tamron A09/28-75mm/F2.8) +50mm f1.8或者存一些$年底買t124??
D.SIGMA 18-50 mm F2.8 EX DC
E.約有15000~18000的預算.....或許有其它配法??
以這些鏡頭組合來說,配合上我的用途,哪一個再合乎我用呢?
以前的SLR無法切換 ISO, 遇光線不足時需要大光圈,但D50可以自動調 ISO, ISO 400 已經比以前的 ISO 一百多兩級,所以 相當於 f4, Sigma 17-70 足敷應用。17-70 相當於 25.5-105, 焦段夠廣了,又可近攝,實用性比 kit 18-55 or 18-70 都好。
省下來的預算,可以考慮腳架(含雲台), 如需好的影像,常需要縮光圈,這時腳架的效益就看得出來。若還有剩,就買個CPL吧!
在表演的場合中變焦鏡比定焦鏡好用,但一般而言變焦鏡的光圈又相對小一些,所以要能有效為鏡頭加分(以室內活動而言),應該選擇外閃,Nikon家有SB-800和SB-600兩隻外閃,如果你有預算上的限制,SB-600應是不錯的選擇
原本我在設備的投資想法也都是以鏡頭為主,入手外閃的事一直沒想過,後因為拍過幾次小朋友活動的經驗後,我反倒先購入了外閃,在購入外閃後,也確實提昇了在室內活動的拍照效果與成功率
我目前的組合是 D50+18-200mm VR+50mm F1.8D+Tokina 12-24mm+SB-800
如果是室內的家庭聚會---> 18-200mm VR+SB-800
如果是專拍室內小朋友們---> 50mm + SB-800
旅遊 ---> 18-200mm VR
風景/合照 ---> Tokina 12-24mm+18-200mm VR
最後我的建議是E案,Sigma 17-70mm +SB-600+ 50MM F1.8D/1.4D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我也是用D50的 目前用最多的鏡頭為 T124(風景), 和 50mm F.14 (人像)
而目前也在想買micro鏡, 目前是想買 105mm F2.8 micro,
而因為我會拿我的相機到公司拍產品因此會縮光圈, 不然平常都用大光圈在拍,
而可以建議你找 二手的 18-70mm D70kit 鏡, 因為那隻網路很多再賣二手的,
在買個 50mm F1.4 or 50mm F1.8 ( 如果要省) 再買T124 後, 就先練技術,
和培養興趣後在買鏡皇或小黑等 恆定光圈的高價鏡頭 , 而買鏡頭不要擔心買到有入塵的
不要買到霉的就好, 我的新的50mm F1.4 定焦鏡都會入塵, 但是縮光圈也拍不出來, 所以二手鏡是可以買的~常拍後 ,你會知道你要什麼的, 可以由二手開始, 現在應該很多人在等D80應該機身會越來越便宜吧....

Yahoo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ankchen/
痞客邦部落格:http://haen.pixnet.net/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