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頭的構思比較重要,而小頭用錢就買得到,所以「鏡頭後的那顆腦袋比較重要」的名言便因應而生。但是如果給你一顆超廣角又小光圈的鏡頭要你拍出淺景深散景,那就不是大頭可以解決的器材極限問題了,或許「器材是瞭解攝影後的能力導火線」這句話可能就比較中肯點。
不知道是不是奇貨可居的關係,很少人去討論35mm F2D這一棵,希望能藉由這次拋磚引玉的方式讓更多的幕後高手分享一下35mm的極限。
35mm F2 (35mm F2D)這顆雙眼視覺標準鏡在APS-C數位時代的等效焦長剛好接近50mm的單眼視覺標準鏡,加上在有心人士的推波助瀾下,這顆鏡頭竟然是全世界缺貨的局面,當50MM F1.8D退無可退的窘困不斷出現時,竟讓這原本平民化的小廣角標準鏡35MM大光圈乘以1.5倍焦距後奇貨可居,並躍居全台大缺貨之首,比18-200 VR還難尋獲,連二手區幾乎都是秒殺下場,除了28mm F1.4外,堪稱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二手鏡。
其實如果點出這兩顆鏡頭隱藏最大的差異性,那35mm F2的毒就不只是視角較廣這一點了。如果是習慣拍近物或是喜歡蒐羅美食的攝影者就會發現最大差異性,也就是比較少人會去提及的最近拍攝距離,35mm的最近拍攝距離是25cm,而50mm的最近拍攝距離是45mm,所以35mm減少了像50mm需要爬上餐桌拍食物的尷尬局面。
--------------------以下照片為35mm與50mm互拍--------------------
▼35mm F2(F2D前一版)初登場,喜歡那種有聚焦距離尺的典雅設計。

▼ 遠看是雲不是山,近看是山不是雲(MIJ的禮遇)

▼比50mm微凸的前鏡組與廣角大光圈焦段標示

▼加上B+W MRC濾鏡的模樣

▼與前主人歷經滄桑的背後鏡組與舊型AF接點

▼50mm F1.8D在1.5等效的年代,躍身人像焦段的超銳利鏡(旁邊是個不可多得的秘密武器)

▼幾乎不用加遮光罩的內縮設計與超大光圈的宣示標誌

▼受前代Canon主人善待的舊型AF接點(舊型五點、新型七點)

▼35mm F2試拍,看看按鍵上反光後仍出現的亮部細節

▼35mm F2暗部細節紋路與顏色的飽和感

--------------------下篇35mm F2實拍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