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用Nikon系統多年了, 來問這些問題實在有點慚愧
第一台DSLR是D70, 3年前換了D80一直到現在
不過D80高ISO還是不堪我使用, 原本要跳槽了, 看到大家為了D7000的出現如此興奮
看了一下討論內容
錄影對焦功能, Full HD錄影格式, 防塵防滴, 39點對焦.......這些我還了解
但是我不懂的是"機身馬達"這點的好處在哪裡?
支援AI, AIS的好處是什麼?
有沒有前輩指點一下?
像是我手上的小黑三或50定焦等鏡頭
在D40上不能驅動AF
感覺實在很麻煩......
還有像是AIS 85/1.4
在D40上也不能測光
一張照片往往都要拍個幾次才滿意
後來用了D300
這些問題都解決了!!!
而且千位數的機身向來都沒馬達
(D3000&D5000)
所以這次D7000這麼棒的規格
如果說沒有馬達就真的讓人很
了.....我覺得器材跟技術就好比男朋友跟女朋友,兩個都是重點
但主要的是Nikon新處理晶片 Expeed 2
Canon 的風格檔所能調整的比曲線多,而D7000能載入20組,再加上新處理晶片,想看看此處是否有增強功能。
至於新的錄影功能,也期待功能的加強,特別是自動對焦上,Nikon有3D 追蹤對焦技術,使用在自動對焦上應該能有不錯的表現。
不過我期待還是低階的全幅機啦,要是D800也出來,就太好了~~
機身馬達的好處,就是鏡頭無馬達的設計,雖然在某些鏡頭及焦段,對焦速度上較為慢一些,但是無馬達的設計,鏡頭常常比較耐用,也比較便宜,而且直到最近Nikon的定焦鏡群還未完全AF-S化,像是50mm f1.8 及 85mm f1.8 或是 35mm f2 這些便宜的定焦鏡,不是每個人都有錢買f1.4的,像這些鏡CP值都很高。
digilibra wrote:
謝謝可能我爬文不夠,...(恕刪)
機身馬達三大家 PENTAX NIKON MINOLTA,後來MINOLTA先後和KONICA合併最後換成SONY接管!
NIKON D3可以發現左下有機身馬達凸起轉子,右上方則是AI機制來獲取AI AIS等鏡頭資訊!

PENTAX K7

SONY a900

PENTAX和SONY(KM)機身馬達轉子都是在左下方,而且和其他家都是順時針裝上鏡頭,NIKON是逆時針裝上鏡頭!
CANON OLYMPUS PANASONIC則是都是一直只有鏡頭,所以沒有這個問題!
在DSLR市場中,CN是副廠主要客戶,其中CANON自家支援度比較好,所以選自家鏡頭多!
所以NIKON再副廠重要性又更高,在後面開始拿掉D40 D300等入門系列機身馬達後,這些副廠不得不配合NIKON作法!
NIKON DSLR機身性能演變!
D7000幾乎該有都有!
100%視野率(本應旗鑑機專有)
16.2MP CMOS
EXPEED 2
LIVE VIEW(可以用3"高解析LCD放大對焦,對手動鏡特別好用)
1080P FULL HD+可錄影AF
39點對焦含9點十字(僅次於旗鑑51點對焦系統)
6FPS高速連拍可連拍100張!
D90場景+D300轉盤
鏡頭調焦能力(過去D90以下是沒有,60D也取消,可以調整鏡頭移焦問題)
虛擬水平儀
2016 RGB測光系統在場景辨識系統整合下可以輔助AF AE AWB!
15萬快門壽命與D300同級
雙SD卡槽,可以做備份或接續方式使用
感光元件的除塵性能
更佳防塵防低與鎂合金機殼加強堅固性
外接麥克風與內鍵能力
影像調控,可自行定義與套用影像,像是黑面大等一些都有釋出他們的調控檔!
AI與AF與鏡頭馬達等多種鏡頭支援!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