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當然是引一下tamron b005的規格:
型號: Tamron SP 17-50mm F/2.8 XR Di II VC
分類: 標準變焦鏡頭
焦距: 17 - 50 mm
光圈: 恒定光圈 f/2.8
視角: 31°11′ - 78°45′(對角)
鏡片組: 14 組 19 片,2 片 LD,3 片非球面鏡片
光圈葉片數: 7
最小光圈: 32
最近對焦距離: 0.29 米
放大倍率: 1:4.8
對焦系統: 內對焦
變焦系統: 轉鏡
濾光鏡尺寸: 72 mm
直徑 x 鏡長: 79.6 x 94.5 mm mm
重量: 570 克
附送配件: 附有遮光罩

首先當然是看看它的包裝,灰色的盒子比起舊有藍色的盒子多了點高貴的味道

再來看一個側面......

一堆保用證的

接著把內裡的紙皮盒拿出來,打開後見到鏡頭和遮光罩在裡面

可以見到的是鏡身很粗大

來一個側面照

很有霸氣的單眼睛

真的滿像一門大炮

向鏡頭正面閃一閃,可以見到鍍膜顏色的反光,其中一層是紅色的……

可以看的鏡身上比a16n2多了VC on off

再拍一張,才發現SP這2字被遺忘了

給它配上的sigma 72mm filter

保護鏡也很有質感,涼涼的金屬圈確不同,感覺良好

金剛圈!!

以後你的法號便叫悟空了......(誤)

lock鍵有點緊,果然新的比較不同

把遮光罩裝上,很有霸氣!!

再側面照一下
再來當然補上一些測試照,不過剛入手還沒機會外拍:

把光圈開到最大,來一下近拍!! 在環鏡光不夠下,vc的確有一些幫助的

這張iso640,f2.8,快門1/5s,vc on

這張iso1000,f2.8,快門1/8s,vc off
比較結果是,開vc之後普遍都會比沒開vc成功拍到清晰照,這個室內環境光不夠下是很實用的
不過vc方面並沒有很神的地步,跟家人試了幾張發現室內把iso調底至400~800之間再開vc去拍時,許多時還是有點糊掉,這個很大程度上是vc的問題;vc的修正其實在極端的情況下已作出減震的補償,如果把圖放大結果好多時還是不太理想,所以光源充足時還是關掉比較好......

最後補上一幅手稿,以前用a16n2拍時邊緣位糊得很緊要,今次有vc加持,沒閃光之下都很清晰了
使用的感覺:
鏡身的設計比較粗,很有質感,比起前代來得紥實好多,變焦環的緊度跟以前試的N16-85差不多
把它裝上D90後,重量感比a16n2時明顯增加了,都不知道之前看誰的帖說重量差不多
別人說它的成像比前代差,其實不厚道,如果全程用vc亂拍的話這個鏡頭應該不能得到滿意效果,因為光源足夠下快門夠快,再加vc的減震補償,反而成像比vc off時糊掉,可以說是一個遺憾
但它的銳利度還是很好,尤其是邊位的成像,這對鏡頭品質有要求的人是一個喜訊
對焦方面一如傳聞比前代快速和寧靜少許,當然對焦"碎步"(連續幾下短聲音)還是有的,但快得、聲音小得難以察覺,這方面造得不錯
鏡身的質感實在很好,感覺比前代高級很多
在view finder內看強光物,如燈泡會發現有重影,很恐怖,買回家時給它嚇了一跳,不過拍出來的照沒有問題;想到的解釋是可能鏡頭的修正片遇到這個情況會出現"鬼影"吧……這個情況有沒有filter都一樣,拍出來沒問題就算了
整體來說還是滿意的,多花了很多錢由a16n2升上來好像沒有必要,但的確有升級的感覺;這個焦段還是很常用,如果有能力再負擔一支70-300vr就很好了T T
遲下有空再補上測試圖,現在生活比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