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鑑於摯友要結婚,且強烈邀請在下擔任婚攝,因此有以下問題請教
1、請教以小弟下列設備擔任婚攝,請問堪用嗎?是否還有需要補充之處?
D700+24-70+SB900
2、請問婚攝場合,請問鎖定方式,大家會建議使用『單拍伺服 AF』or『連續伺服 AF』呢?另請問『AE-L/AF-L』作用為何?
3、請問測光方式大家會選『3D 彩色矩陣測光 II』or『偏重中央測光』or『重點測光』呢?
4、另婚禮現場不確定條件太多,請問曝光模式,大家會建議選以下哪種方式(自動程式、快門優先自動、光圈優先自動)?
5、在AF 區域模式方面,大家會建議選以下哪種方式(單點 AF、動態區域AF、自動區域AF)?
6、若選用動態區域AF,大家會建議選以下哪種方式(9、21、51、51 3D)?
7、在閃燈方面,是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kevin621410 wrote:
老實說,你的每個問題...(恕刪)
老實說你的設備絕對夠了
但你問的問題也表示你的經驗及技術不足
建議還是插花拍拍就好
當主拍真的不適合
http://www.fluidr.com/photos/allen1881/
1.器材足夠,但要注意如果沒有外接電池盒的話,請不要連續閃,以免光線不足
可先準備預知動作,在畫面產生時,再按下快門,如拜拜時定位拿香時一張,拜時一張就足夠了
2.如果是移動畫面(這裡是指新人不是攝影師哦..),建議保持連續伺服af,但要記得切換的c連續,我自己大部份都保持在連續伺服,然後保持在對焦點9點,因為有時單點不太好捉,如果有主角、新人有移動畫面,就在c、s做切換,沒有移動就s 有移動就c
3.測光沒有特寫或者高反差我都用矩陣測光
4.在室內確定光源不足或者變化不大的的地方,就用m模1/60以上 光圈大部份在 4 二人合照 5或5.6 團體合照
就7,除了要拍氣氛才會考慮大光圈使用,閃燈就保持在ttl打跳燈,室外、光線變化大的地方,就切a模或者p去拍
5.同2回答
6.同2回答,我用9點
7.閃燈同1回答,要注意閃燈的次數及時間,以及打光的角度
建議除了新人以外,有時要多觀察朋友、親人的反應,像新人再"親親"時,除了新人畫面外,可以補捉一下親友的反應
還有可以多拍些局部特寫,如牽手、眼神等等畫面,同時可以的話要預知站位,
有時也要準備二三個卡位地方,同一個場景可以試看看不同角度去捉,以及一些新人的佈置等等的東西也要入鏡
還有合照時,最好有倒數,讓被拍的人有心理準備,以免瞇瞇眼的現象,以及拍完還是要看一下有沒有拍成功
以及最好切換拍完lcd會顯示照片來檢查,並把"高亮"警示打開,以免過曝後製調不回來
樓主使用d700,在空檔時可以多多利用高iso的特性去拍些氛圍
對了可以多設一組設定,像我一組會設定自動iso一組設定自定,因為像室內就固定iso室外就切換的自動iso那組
當然看你的使用情況,重點多拍就對了..以免沒拍到..
以上是個人的學習當中小小心得分享
剛好可以提供一些心得給樓主參考
先按順序填答案
1.一般以 24-70 為主就夠用, 另帶 50mm 1.4 拍人物和擺飾的特寫, 場地較大者可帶 70-200 (or 300) 增加射程
2. 連續伺服 會比較來的及 應變行進中的人物, AE-L/AF-L 是曝光鎖定/對焦鎖定, 用到的機會比較少
3. 測光方式會依拍攝目標而變化, 都用的到
4. 光圈優先, F4 為主, F2.8 少用
5. 動態AF, 追人會比較準
6. 我是用 51 3D, 幾點不是問題, 來不來的及按才是重點
7. ISO 開高一點(800~1600 都ok), 節省閃燈出力, 以免過熱. 一定要裝柔光罩, 不可直打. 至於往上or往後or 往後45度, 要看場合, 轉燈頭的動作練熟就好
另外補充一些樓上沒提到的
1. 大部分拍婚攝都會用 raw+JPG, D700要注意 連拍張數限制以及記憶卡寫入速度 是不是來的及
2. 神燈很神, 連拍很威, 但有些場合不適合用閃光燈來嚇人, 更別說連拍會造成緊張氣氛, 所以還是要練好不用閃燈的拍法
3. 自動 ISO 可設到 3200, 快門建議 1/100, 成功率會大幅提高
4. 以上答案都僅供參考, 練熟再上才是上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