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最近心中又浮起敗新鏡頭的念頭...
想找顆價位不會太高、便於攜帶的廣角定焦鏡
用以彌補有時D700上24-70這顆鏡頭廣角不夠廣的用途

訴求很簡單:

1. 超廣角
2. 攜帶容易
3. 鏡身質感要好,不能太塑膠
4. 解析力不能太差
5. 可接受的變形控制

目前在市面上可以找得到的20mm以內的定焦廣角鏡,不論新舊大概有下面這幾顆

Nikon AF 20mm F2.8D
Nikon AIS 20mm F2.8 (也有F3.5版,F4.0版更小,但是不好找)
SIGMA 20mm F1.8 EX DG ASP (畫質一級棒~但這粒超大顆....直接放棄!)
蔡斯ZEISS: 18mm F3.5ZF (這個讚~但是要價四十幾張小朋友,體積也不小!)
Voigtlander 20mm F3.5 SLII Asp (與蔡斯一樣是COSINA所生產...外觀質感與蔡頭相當)

這幾顆定焦鏡....
以體積來看,除了SIGMA、ZEISS體積較大,其他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以"容易取得"這點來看,經過實際走訪網拍、博漢區之後...
也只剩N家20/2.8與V家的20/3.5了

.....沒多久前,在朋友的推薦下,拿了以下這顆真的是超冷門的手動鏡頭讓我試試
「Voigtlander福倫達Color Skopar 20mm F3.5 SLII Aspherical」
順便上網查了一下相關介紹 (相關介紹還真是少得可憐!)
簡單來說:
雖然是手動鏡,但是這顆鏡頭確是2009上半年才推出內建CPU的新鏡,採全新光學設計
光圈葉片有九片,視角達94度,(足足比手邊的24-70mm最廣角端寬廣了10度)
超薄設計,厚度只有2.8公分
最短對焦距離為20cm...
....
..
官網上的規格寫得很詳細,但是到底能不能符合上述的五個條件呢?

主角登場:
明亮的大眼睛,黑底紅字ASPHERICAL的字樣,清楚標明了這款鏡頭內部使用了提昇畫質、抑制變形的非球面鏡片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SL II即代表這款鏡頭是帶有CPU電子接點的新一代手動對焦鏡頭
這種在手動鏡上加上CPU的作法,好壞見仁見智! 但是最近才聽說蔡司的二代ZF手動鏡也要這樣搞~看來SLII似乎早先一步就推出這樣的設計了!
也因此,SL II的鏡頭不但可直接透過機身調整光圈,鏡頭的各種資訊也會回傳給機身(EXIF也看得到了)
所以,不論是老底片機或是新一代的數位相機
只要是Nikon的接環,即使是D40、D60、D3000等機種也一樣可以使用
使用在APS-C的機身上等於30mm的小廣角
若是接在D3、D700等全幅機身上,就是不折不扣的20mm超廣角了~
....號稱2.8cm的厚度,到底有多薄呢?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與蔡司手動鏡頭一樣,整個鏡頭都是金屬的
除了摸起來冷冰冰的觸感,當旋轉對焦環時,那滑順帶點阻力的感覺也非常好
別看它這麼薄,重量也破兩百克了....
可見其用料十足
這是它加上原廠遮光罩LH-20後的樣子,旋入式,材質也是金屬的
這款遮光罩與Nikon 35mmF2那支鏡頭的HN-1遮光罩通用,特別試了試HN-1搭福20/3.5,結果完全不會有暗角喔!
所以,如果有HN-1,就可以不用買LH-20了
(但是個人為了攜帶性,所以平常遮光罩是不裝的!)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Made in Germany"的....是B+W啦!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裝上D700後,發現與一般AF鏡頭相同的是,必須先將鏡頭上手動光圈值設在最小的F22相機才能正確作動
也才能透過機身來調整光圈
放上角架,轉動手動對焦環,D700觀景窗內的箭頭即告知該往哪個方向轉動以進行對焦
待合焦指示燈亮起,按下快門!
這是第一次體驗搭配D700強大的機身使用手動鏡
慢條斯里的過程,也讓平常習慣快快按下快門的我
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構圖...

初步試用後,這顆20mm F3.5似乎表現還不差
雖然是手動對焦鏡
但是超廣角的特性使之有較長的景深
在對焦上其實與AF鏡頭差異不大
甚至盲拍時還有些許的優勢

應該是顆可以實際派上用場的鏡頭

接下來會找幾個景點多試拍看看

更多的使用心得與PK圖也將會陸續增加~

[12月20更新]感謝台北吳SIR.....Nikon AF 20mm/F2.8D已借到...
PK正式開始
先附一下官網規格比對讓大家參考一下

(左Nikon:右Voigtlander)
最大光圈:F2.8 / F3.5
最小光圈:F22
鏡片組成 9群12片 / 6群9片
非球面鏡使用: 0片 / 1片
視角:94度
光圈葉片數:7片 / 9片
最近合焦距離:0.25m / 0.2m
最大鏡身直徑:69mm / 63mm
濾鏡尺寸:62mm / 52mm
全長:(以Ai-s):42.5mm / 28.8mm
重量:270g / 205g

先比一下外型尺寸...
以下左圖是Nikion 20mm F2.8, 右圖為Voigtlander 20mm F3.5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這兩顆定焦鏡尺寸上都算小型,出遊時放在攝影背包內皆不會造成任何負擔
不過Voigtlander薄型餅乾設計,在使用時可輕鬆地放置到背心或是褲子口袋內,更利於快速更換鏡頭


解析度測試 [左:Nikion, 右:Voigtlander]
全景示意圖 (僅縮圖)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被攝物距離相機約2米

畫面中央由於各光圈解析度差異不大,僅列出F5.6時的畫面中央裁圖供比對
中央/F5.6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特別一提的是,在A模式使用Voigtlander這顆20mm/F3.5時,曝光補償至少要減1~1.3EV才能得到與Nikon 20/F2.8相同的快門值
此篇測試圖中Voigtlander這顆鏡頭於本次測試中拍攝時大部分都只降-0.7至-1.0EV,所以得到的光澤呈現與N鏡仍有所不同,但仍可以看出解析度的差異

邊緣畫質比較 (以下為100%裁切畫面上方的樹幹,約可看出畫面最旁邊約1/5範圍內的畫質表現 )
F2.8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F3.5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F4.0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F5.6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F8.0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從比較結果可看出, 若要顧及畫面邊緣解析度,N20/2.8這顆必須至少縮光圈至F5.6才能得到與V20/3.5品質的畫質
而Voigtlander從F3.5開始即可得到不錯的畫質~

變形控制測試 [上:Nikon / 下:Voigtlander]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下圖有點手震....但不影響本項測試結果)
變形控制測試,我是距離1.5M拍攝一面磚牆,然後觀察線條的變化
現場肉眼所視,這面磚牆所有的線條應該都是平行的
所以畫面中所看到歪歪斜斜的部分,全都是廣角鏡頭所造成的桶狀變形
拍攝前,一直以為Nikon夾著CRC的設計優勢,變形控制上應該會有明顯的優異才是
但是以這樣的結果來看,似乎兩顆鏡頭之間的差異並沒有想像中大~
甚至N20/2.8的桶狀變形還比V20/3.5還要來得明顯?
這點挺令我訝異的
也一度令自己懷疑,是否自己的測試方式有不妥之處?
但是想想V鏡中使用了非球面鏡來降低變形
或許也因此,在變形控制上得到不錯的成果


失光測試
Nikon AF 20mm F2.8D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Voigtlander 20mm F3.5 SLII Aspherical:(註: Voigtlander -1.0EV)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邊角失光,一直是全幅機上難以擺脫的痛
所以D3,D700機身內也都內建了支援自家鏡頭的"邊暈補償"的功能
...............
寫到這,才突然發現,測試時D700上的"邊暈補償"功能一直忘了關閉
所以這裡N20/2.8拍攝結果應該是經過D700補償後的結果
然V20/3.5並不確定是否可以從D700機身上得到任何邊暈補償
此外,為了讓兩顆鏡頭有較接近的光圈/快門值,Voiogtlander曝光補償還足足降了1個EV
也因此會讓Voiogtlander邊角失光更形明顯
但是以這樣的比較方式來說
也並非就沒有任何價值
至少可以觀察出每顆鏡頭光圈值與邊角失光之間的關系
測試當天的天氣並不好,陰正好是考驗邊角失光的好時機
以N20/2.8來說,邊角失光從F4開始即可獲得改善
而V20/3.5則需要到F5.6才可得到較不明顯的邊角失光
可見,N家鏡頭口徑較大,在這方面還是可以得到較優異的表現


散景測試
Nikon AF 20mm F2.8D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Voigtlander 20mm F3.5 SLII Aspherical:
[測試]Nikon對上Voigtlander,20mm廣角定焦鏡大PK~
以上結果,兩支鏡頭在散景上最大的差異就是縮光圈後散景光點的形狀了
N家縮小光圈後得到的光點是七邊型
V家九片光圈葉片,得到的則是較接近圓型的散景
不過...老實說,這種超廣角鏡頭其實很少有機會近距離去拍些花花草草
散景的好壞對個人來說並沒有甚麼差異
會拍散景,純粹也是讓有興趣的人參考參考而以


綜合以上結果,
N20/2.8雖然是1989年所設計出的鏡頭,至今仍在販售
可見它在市場上仍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而且鏡頭上沒使用任何一片低色散、非球面等特殊鏡片
以日常拍攝來說,當作全幅機上標準鏡之外的一顆輕便廣角專用鏡 (特別是對24-70或28-70 F2.8的用家)
加上AF自動對焦的優勢,其實也很足夠了

而V20/3.5雖然從鏡頭質感、光學表現上皆有不錯的表現
但是畢竟V牌鏡裝在N牌機身上仍算是"副廠鏡"
在測光時的準確性畢竟無法與N牌自家鏡頭相比
若不調整EV值,高光區常容易過曝
降低EV值後細節變多,但是卻得小心邊角失光
很在乎邊角失光(fall off)的用家在較陰暗的環境中就得小心使用了
此外V家這顆鏡頭於發色上也較暖,對比也較低,
個人會建議白平衡可往B拉1~2格,就可以得到很有味道的發色
整體而言,Voigtlander 20/F3.5 SLII Aspherical除了必須手動對焦之外,
其它各方面也必須多一點經驗,也才能發揮它應有的水準
較適合推薦給較進階的玩家們~
個人拙見~

以上

PS.還缺抗曜光、星茫的測試....得等天氣好轉,才能拍了~
2009-12-11 18:46 發佈
elvisbar wrote:
自從24-70這焦段...(恕刪)


感謝網友出借一顆Nikon 20mm/F2.8D
更新測試結果分享如上!
期待您分享一些風景照片
另請教此鏡頭一顆多少錢?
mavis.jones wrote:
期待您分享一些風景照...(恕刪)


如果價位的話,台灣官方網站倒是寫的很清楚
http://www.camera-sharp.com/spdtlist.asp?psclass=137

另外做了一些比較
最短攝影距離 V勝N 20cm : 25cm

口徑 N大於V 62mm : 52mm (個人認為小的比較好,CPL便宜啊)

重量 V勝N 205g : 270g

size V勝N 63mm*28.8mm : 69mm*42.5mm

售價 V勝N 16,000 : 17,000

其他的就等版主的測試囉。


chocobo0823 wrote:
如果價位的話,台灣官...(恕刪)



N20mm/F2.8已借到...
現在就等這週末了
希望這周末能有個好天氣囉!

先上傳一下大小尺寸PK照

chocobo0823 wrote:
如果價位的話,台灣官...(恕刪)


感謝您的訊息
今天先把圖PO上去....

累了...先睡覺去~

明後天再來說明
測試照放在01的圖庫不容易看出鏡頭原先應有的表現,不過在這組比較下還是看得出V的週邊畫質來得好一些

其實就我看過的詳細測試,V這顆在FF的週邊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像差,即使縮到f/8都還是無法改善
當然要追求畫質的話就不可能這麼輕巧和容易入手,就看使用者怎麼取捨

這個測試對我來說收穫比較大的地方在於這麼一比就可以發現V的實際進光量甚至還比帳面上光圈更大的N來得多
這也再次證明了單看帳面上的光圈值是不準的
(這讓我想到最近看220VR跟黑六的測試,兩者的進光量差距也不只帳面上的一級,對室內攝影的用家來說差距還是在的)

還是感謝樓主的測試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elvisbar wrote:
Nikon AIS 20mm F2.8 (也有F3.5版,更小,但是不好找)


Nikon 20mm F3.5是比 AF 20 2.8大的
比較小顆的應該是Nikon AIS 20mm F4

超小型を目指した超広角レンズ~
第二十夜 Nikkor-UD Auto 20mmF3.5から(new)Nikkor Auto 20mmF4へ
http://www.nikon-image.com/jpn/enjoy/interview/historynikkor/2004/0404/
elvisbar wrote:
最近心中又浮起敗新鏡...(恕刪)


樓主辛苦了~

個人有使用過n20/2.8,後來賣了,最近有可能再買來給底片機用
之前使用的心得是
短小精幹,變形控制和耀光仰制不錯,發色鮮艷,搭aps-c變小廣角很適合街頭速寫,散景平平
是一顆還不錯的鏡頭.

Sigma的20/1.8也是因為塊頭太大,就直接放棄考慮了.

期待樓主後續報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