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先有了Tamron, 表現的確不是讓人很滿意. 主要是廣角端邊緣很鬆散, 光圈全開的時候也不太銳利. 本來想換Nikon, 但因價格高的關係一直不敢下手. 直等到最近有人二手要出讓, 價格還說得過去, 我才買下來. 這支Tamron則是即將遠放. 所以在它還沒出走之前, 先一起跟Nikon拍照留個念!
Nikon這支有人開箱過了, 所以我就很簡扼的開箱過去. 這是美國公司貨, 保固五年.

打開之後, 就是鏡頭, 遮光罩, 說明書, 保證書, 還有一個鏡頭布套.

Nikon 這支跟Tamron的光學是否一樣?
這是Nikon的鏡頭組成:
這是Tamron的鏡頭組成: 圖很小, 不容易看. 大致上看起來很相近, 但裡頭的鏡片組成其實有點不同.

跟Tamron排排站, Nikon稍高了一些.

兩者都是在15mm時最短, 這時Nikon鏡筒仍然較長一點.

這是兩者在24mm最長的時候.

Nikon的對焦環在下面, 變焦環在上面. 是超音波對焦, 從無限遠對下來, 馬上就到了0.5m.

Tamron的是對焦環在上面. 對焦由內建馬達來驅動, 對焦時有聲音.

Nikon的對焦行程很短, 從0.5m下來, 一下就到了0.24m最近對焦距離.

Tamron的對焦行程比較長, 也是最近到0.24m. 但比較長並沒有對焦比較準. 相反的, 準焦比率比Nikon的低.

從上面看下去. 兩者玻璃的口徑幾乎完全相同, 鍍膜顏色看起來則稍有不同.

從另一個角度看, 裡頭部分的光圈葉片設計製造上兩者看起來不太一樣. 鍍膜則是兩者看起來明顯不同.

從屁股看下去, 鍍膜的顏色更是明顯的不同. 還有, Tamron的口徑似乎比Nikon的稍大一點點.

兩鏡的AF切鈕, Tamron是AF-M而已. 它AF時你的手不能去轉它. Nikon則是M/A和M, 你可用它來做及時手動對焦. Tamron是Made in China.

Nikon也是Made in China, 更讓人懷疑兩者是不是在同一工廠上生產的?

兩者遮光罩外型完全一樣, 但不能交互使用, 因為接環套上的地方兩者不同.

接下來看看兩顆鏡頭的表現吧!
這是在10mm下拍的原圖:

1. Tamron f3.5 裁中間:

2. Nikon f3.5 裁中間:

3. Tamron f3.5 裁邊角

4. Nikon f3.5 裁邊角

5. Tamron f8.0 裁中間

6. Nikon f8.0 裁中間

7. Tamron f8.0 裁邊角

8. Nikon f8.0 裁邊角

9. Tamron 10mm f3.5 全開, 看變形與邊角失光

10. Nikon 10mm f3.5 全開, 看變形與邊角失光

所以兩者感覺好像有點血緣關係, 但又不是那麼完全一樣, 說雙生鏡似乎也不是. 蠻曖昧的!

基本上, Nikon除了價格不漂亮, 以及紫光稍微明顯以外, 幾乎是完勝Tamron. 它的外表質感較佳, 超音波對焦, 對焦速度較快, 而且準確度較高 (廣角鏡的對焦有時常常不是很準確). 成像方面, 雖然Nikon的邊角在光圈全開下也不是特別理想, 但跟其它超廣角鏡頭比起來, 表現大致還算平均. Tamron的邊角就實在是糊得太厲害, 表現不如人意. 不過兩者的變形控制還算不錯, 邊角失光也算輕微, 算是它們的優點.
我的感覺是如果錢多, 當然是上Nikon這支. 如果錢少, 那可考慮Tamron 11-18mm, 或是Sigma 10-20mm f4.5-5.6. 而非Tamron 10-24mm. 新的Sigma 10-20mm f3.5根據最近的測試看起來也令人頗失望, 買前最好再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