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ikon的系統上面, APSC等同於傳統相機 x 1.5的焦段...
想請教各位一下.....
1. D300 + 17-55mm
2. D700 + 24-70mm
D300+17-55mm...焦段轉換之後等同於 25-82mm
這樣的焦段轉換, 拍出來的景深.....跟D700 + 24-70mm 是不是一樣呢???
還是說, 雖然D300 + 17-55mm拍出來的景深仍然是 17-55mm....只是因為在APSC上使用
所以會裁切成 25-82mm ???
我自己都有點搞糊塗了....
FF + 24-70,拍出來的照片視角就是24-70,透視感仍然是24-70
這就是FF跟APS的差異,當視角與透視感一致的時候人看照片比較容易會有立體感,APS不是做不到而是比較不方便
至於景深的話,同一支鏡頭在APS上面是比FF景深還淺的,原因是因為模糊圈,在此不詳談,之前大樓蓋過很多次了
wadashiwa wrote:
在Nikon的系統上面, APSC等同於傳統相機 x 1.5的焦段...
想請教各位一下.....
1. D300 + 17-55mm
2. D700 + 24-70mm
D300+17-55mm...焦段轉換之後等同於 25-82mm
這樣的焦段轉換, 拍出來的景深.....跟D700 + 24-70mm 是不是一樣呢???
還是說, 雖然D300 + 17-55mm拍出來的景深仍然是 17-55mm....只是因為在APSC上使用
所以會裁切成 25-82mm ???
我自己都有點搞糊塗了....
景深的公式
T(物體可分判距離)約為=2 *物體距離^2 *光圈*C/ 焦段^2
簡單一點說,在同樣光圈下 以及相同的徧差量C下
景深的大小只和焦段以及物體的距離有關,和片幅大小無關
因此
景深大約是為 (物體距離/焦段) 的平方成正比
而視野角度的公式約為 asin (片幅對角線/焦段)
因此視角相同的情況下片幅取大,焦段也越大
所以
x 1.5的意思是
指的是視野角度要x 1.5倍才等同於全幅的視角
如:
D300 + 17mm的對角視角 等於D700 + 25mm
但是實際的成像焦段還是一樣
D300 還是 17mm
D700 還是 25mm
因此相樣距離5m的東西
景深的結果根據焦段就會不同
(5m/17mm)^2
(5m/25mm)^2
而就算APS-C和全幅機使用同樣焦段以及光圈的鏡頭
由於片幅不一樣,因此視野也不同,APS-C能看到的東西視角會變窄,模糊的量會變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