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00 vs d5000...

前幾天看到版上某位大大提供的連結KenRockwell
才發現D5000的高ISO的雜訊處理的比D300還要好
而且細節保留的也比較多
現在我都將D300"減低高ISO雜訊"功能關閉
細節是有保留下來了,可是…雜訊一堆

問題來了!
請問各位大大,D300和D5000處理雜訊

是差在 韌體 還是 硬體

如果是韌體的話那是不是還有升級的機會
謝謝各位大大!
2009-06-01 0:11 發佈
關於KenRockwell評估真的很不想看, 況且ISO也並不是評估一台機身好壞的唯一條件, 真是不知道再該說些什麼?

D300的各項機身功能絕對比D5000好很多, 高ISO也並不是絕對必要! 軟或硬體的差別應該不大, 好比D3永遠是D3, D3X也用永遠是D3X, 都有推出當下的市場參考, 該打閃燈替代高ISO的地方, 還是應該要打才對!
愛玩的野孩子_阿嘉 wrote:
關於KenRockw...(恕刪)

當然雜訊不是評估機身的唯一條件
但這邊KenRockwell只是著眼於新舊機雜訊高低
作為評估機身的因素「之一」
當然不會有人光因為D300雜訊較差就說D300被D5000打趴
但是這個評測對於非常在意雜訊但卻不需用到D300那麼高階的性能的人來說就相當有用了
(其實應是說對我相當有用

我想閃燈並不能完全取代高ISO(比如說餐廳內、演奏會、或是剛好就沒帶外閃但內閃又會被鏡頭遮情況下)
但是我認為有可用的高ISO也可讓閃燈打得更自然(例如可吸收更多的背景光)
或更方便(例如高ISO可以減少閃燈的出力,讓你跳燈時仍可連拍、或是不用那麼快換電池)


不過我的問題也像樓主所提到的:
「請問各位大大,D300和D5000處理雜訊
是差在 韌體 還是 硬體」

如果是韌體,那麼是否代表即使是D300,只要配合新的Nikon Capture NX也可以把雜訊抹得一樣好?
如果是硬體,那麼是哪邊的進步呢?

另外要注意的是網頁中的比較圖應是縮圖過的
因為D300圖中的玩偶和D40的玩偶是一樣大的





我不認為一個iso會影響到一個使用者對於D5000或是D300兩者的選擇
畢竟這兩者定位差太多了
最好的話
就兩台都敗吧! (拍肩
久不用顧忌這麼多了
做足功課的買家
應該不會太在意這一點點小差距吧
畢竟兩者實在差太多了
如果說的是D90跟D5000
那還真的是有一點討論的空間~




功能不斷下放是nikon一貫的作風
如果真的就算D5000的ISO比D300抹的好
其實也不用太意外...科技本來就是日新月異
話說回來
照週期來算~
D300也差不多也要出下一代了
不過很好奇還有甚麼功能會高強
1.單純比較ISO雜訊部份,就不需要再拿其它來比較,就算在ISO輸了又如何,畢竟D300和D5000性能和客戶群有很大不同。

2.NIKON向來也都是不斷改善新機的技術,新機大部分在影像品質方面大都是會成長,應該算是正確作法吧!

3.訊號處理應該是包含軟硬體部分,只不過在韌體上修正效果應該比較少!
謝謝各位發表意見
我是覺得如果只是機身的韌體處理不同的話
那是不是D300也可以有這樣的細節保留下來
這對一台老機子來說可是重獲新生耶
「老機子指的是比D5000早出來的意思」
當然D300和D5000其它的部份不能比較
必竟市場定位不同。
再次謝謝各位抽空發表意見





sdone wrote:
我是覺得如果只是機身的韌體處理不同的話
那是不是D300也可以有這樣的細節保留下來

Ken Rockwell的D300 高ISO雜訊降低是設定在預設的 Normal.
一般是設定在low, 比較能保留細節且兼顧雜訊降低.
D5000在各段ISO雜訊都比較高, 應該是預設的雜訊降低程度較低, 所以保留較多細節.

另外, 如果仔細觀察D300的ISO3200測試圖, 白色毛線細節仍在, 棕色部份失去了細節, 似乎是棕色部份落在景深外. 看它耳朵的部份, D300的測試圖從低ISO就沒清楚過, 可見根本就在景深外.

Ken Rockwell的這個測試對D300不大公平. D5000做為新世代機, 在高ISO調校上可能會稍有優勢, 但是應該沒差別到那麼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