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bou wrote:
好有氣氛的照片,拍得...(恕刪)
dodoba21 wrote:
大大你拍的好像底片...(恕刪)
謝謝youbou與dodoba兩位的美言^^ 這些照片我自已也挺喜歡的
小女孩那張是個小花童,非常非常過動的一個小孩

但很神奇的是小女生只要一穿上白色小洋裝,就會情不自禁的自已轉圈圈轉得很開心
照片調整的部份上次好像也被問過一次^^
其實我沒用過底片機(最早的一台相機從Kodak DX3500開始)
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樣才算是底片的感覺
只覺得這樣的照片氣氛好,就這麼調了
我是用photoshop,但不論風格或曲線,基本上就只是針對單一張去設置的
更別說Nikon那若有似無的NX機身載入曲線了
(Nikon應該要跟canon好好學一下PictureStyle

若以我自已調出喜歡照片的經驗,一點心得與您分享,
鏡頭的部份,基本上大光圈會比小光圈適合
另外很有趣的一點,老鏡頭(如50mm F1.4)因為色散和邊緣畫質不佳,也反而容易調這種感覺
後製時,三色階/三曲線/色彩平衡 這幾樣是必備的底,但其實這三個基本組合起來也是千變萬化了
遇到不同的光線和場景,當然黃光/白光/閃燈/自然光/室內/室外....每次的條件都不會相同
即使用同一張照片,第二次調也會差很多
不過後製雖然是主要的原因,但已經是很後端的部份了,最重要的還是一開始的兩件事情
光線
空間
光線會影響明亮和陰暗面的立體,空間會影響畫面的層次
有這兩樣東西,在後製時才有東西可以榨出來
不然如果在日光燈下一面白牆做背景就....
siongki wrote:
咦,裡面有兩張照片,不就是蔡大導演?
(恕刪)
呵呵,對啊~~您真是眼尖,是蔡明亮導演沒錯
但我不在周刊工作,那是八月份聯合文學的專訪攝影
介紹到蔡導的新片《臉》,這部片是羅浮宮出資請蔡導拍的,所以很多視覺畫面非常美
(蔡導人很好哦,而且眼神超明亮~~簡直像有兩盞探照燈從裡面打出來,真是人如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