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新訊】Nikon 1 系列似乎已走到了盡頭?

shinano wrote:
端看您怎麼使用產品,硬拿來比較,以曾為研發人員的角度來看真的很心酸......
...(恕刪)


會錯意嗎…?

現在大家在討論的,
無非就是在說nikon 1是個失敗的產品設計,
可惜,失望,
面面不俱到,
哪方面都看不出優勢,
也沒有企圖心,
市場就是最實在的說明,

心酸嗎?
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的確感到很心酸…

MJ6 wrote:
雖然低階產品毛利低但通用性高,只要量大業績還是能起來...(恕刪)


M大

做這種事是很辛酸的

看來很有面子

但不見得有裡子

我個人深深以為不可

因為這種做法,就是殺成紅海

看那個先死而已
昨天才補一顆AF-P DX 70-300MM 來配V1+FT1

想說來好好感受步進馬達對焦跟810MM焦距的魅力

希望Nikon能出個用SONY CMOS的V5做為完結篇
stephen02 wrote:...做這種事是很辛酸的

看來很有面子

但不見得有裡子

我個人深深以為不可

因為這種做法,就是殺成紅海...

唉..."低階"產品不見得等於低價啦,凡是商品都看毛利率...;

看看1" DC,在整個器材位階裡面大概只高於更小底的DC罷了,

不過Sony的創新思維卻可以把RX100系列的售價訂到3W以上,

差不多是一台中階APS-C+kit的價錢,但一樣賣得很好!

論畫質各方面指標它哪比得上APS-C,但攜帶無感又有拉出與手機畫質之差距,

賣得貴森森的還是一堆人買單(而且不再只是專業用戶的小隨身機);

假如DL1850有出的話...有不少用膩其他了無新意1"機的用戶會想跳過來,
(有人是用RX100 Killer來形容它...so am I!)

因為18端太好用了(男生拼廣角,女生跟朋自拍帶多一點景...)!

只要規格特殊獨一無二...通常這類商品不必委曲求全訂個什麼"友情價",
應該是像RX100那樣"不靠這削錢靠什麼"那般...狠狠敲一筆才是!!

至於更"專業"的Nikon 1...可能專業這兩個字本身就是問題;

當初找彭于晏代言大打廣告作行銷...,應該不會有人質疑N家本身的看好度&決心!

只是,假如連在下這種預算不是問題的專業用戶都覺得"Nikon 1太專業=麻煩",
這種小底的用整合便攜的即可(因為M43 or APS-C也沒大到哪裡去...),

其他"更懶的"非專業用戶會怎麼想?

真的,我並不否認太多人沒有用心好好去"認識"Nikon 1...,因為可能一開始就嫌麻煩
打退堂鼓了,更何況市場上還有強悍的RX100系列檔在那裏;

連店家都"不太願意推了";

我想...無論是否為Nikon 1的User...,也從不覺得它是什麼"爛機",

只是它的"the whole idea & package"並不足夠吸引人...,

另外再投入一個陌生的"可換鏡系統"罷了!

當然,這只是一點個人的想像&看法而已.

rex ren wrote:
昨天才補一顆AF-P...(恕刪)


請問V1+FT1有接過24-70mm f2.8鏡嗎? 這樣焦段大約在全片幅視角65-189mm,我想知道如此轉接會不會有類似小白is的散景效果。
謝謝.

只取一瓢飲 wrote:
唉...'低階'產...(恕刪)


你說的也許是對的,也許也是錯的

因為沒有試過之前,沒有人知道是對的或是錯的


不過,這也不關我的事

因為我不是nikon的股東,我用不著幫他們想

對我而言

我沒有品牌忠誠度,我只有性能忠誠度及喜好忠誠度

因為

如果我使用的品牌比別的還要強時,對我有好處嗎?

聽說是沒有的

我一樣要花錢去買,才有機器給我用

他又不會免費給我用,也不會打折給我

就算他討厭我,花錢一樣也買得到他的機器


如果我使用的品牌微輸給別人之時

若這個影響性低於換掉品牌的損失之時

我會給這個品牌時間看看有沒有機會改變

但如果使用的品牌的能力已遠遠落後,經評估已比我換掉品牌的損失還要大時

我就換掉他


當然也會不捨

但不捨的是我跳家的損失,不喜歡的是還要重新學習新操作模式

如此而已~~~~











klhbill wrote:
請問V1+FT1有...(恕刪)


從進光量來論,F2.8就是F2.8
構圖相同時,FF/1吋在同ISO時會有一樣的快門速度

但從景深來論,最多只有相對全幅 F7.56的景深表現
(F2.8 X crop facter 2.7)
也就是說,這樣配置會比小白甚至小小白的景深深得多

當MILC風潮開始時,Nikon怕APSC規格的MILC會打到自家的DSLR市場,所以選擇一吋的Nikon 1。又怕投資太多在Nikon 1上,會影響自己的DSLR銷路。

現在慘了!相機市場因手機攝影而嚴重萎縮,連半導體曝光機也賣輸ASML,Nikon又沒什麼其他賺錢事業可挹注虧損的影像事業。組織重整後開始裁掉不賺錢的產品線,最先開刀的就是一直虧錢的DC與Nikon 1系列。
歐美系統受害者

Nikon 1嘗試開拓的是一個新的市場
小DC或手機雖然輕便,但是必須在照片品質和焦段作妥協
APS-C甚至是4/3系統加上鏡頭也很難稱得上是輕便
Nikon 1正是以輕便取勝
任何一個普通的肩包都可以輕易放進一台Nikon 1
甚至雙機流都沒問題
一台J1接10-100mm,另一台J1接6.7-13mm
這種組合一般出遊綽綽有餘,相當於18-270的焦段都包辦了
一台掛在脖子上另一台背在肩膀上也很輕鬆
剩餘的力氣可以讓你牽著小孩多走幾步路
包包裡也會有剩餘的空間可以放奶瓶尿布
最重要的是你依然可以享受拍照的樂趣

致命傷應該還是買太貴了......

mingchao_liu wrote:
當MILC風潮開始...(恕刪)
Nikon 1的重量對M43沒有優勢:

J1 + 10-100 F4-5.6 + 6.7-13 F3.5-5.6 = 234g + 298g + 125g
GM1 + 14-140 F3.5-5.6 + 9-18 F4-5.6 = 204g + 265g + 155g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