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冷蟲難找,所以打打鳥打發時間,使用的設備能耐有限,不過還是儘量想辦法發揮到極致,只是修圖時發現,那種擁有黑白配羽毛的鳥種,曝光值的設定挺讓人困擾的,要嘛白部過曝要嘛黑部過暗,總會損失其中一部分的細節,所以到"鳥樓"來觀摩一下大家的作品,沒想到剛好就在討論這方面的問題,真好,討論版就應該如此交流才能讓網友有所學習!yang stephen wrote:出掉了N家的428,進入了S的世界...(恕刪) 恭喜Yang大也進入S家,有了Y大跟安頭大的背書,看來428GM是可期待的鏡頭,等接近退休有錢有閒時再買管來玩玩,目前眼力跟觀察力還不錯的情況下,拍攝的主力還是放在生態微距上。iflash wrote:別人說要我拍小剪尾就...(恕刪) I大,個人覺得以那張小剪尾相片的白部細節,不論如何後製應該都不會有細節了,這種黑白配的鳥種真的需要剛剛好的光線跟角度,才能像Summer大那樣同時呈現最多的細節(雖然白部細節還是有點損失)。從I大相片中過曝的溪水表面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個人蠻喜歡拍溪瀑的,拍攝時一定會使用CPL過濾掉部分反射光,讓畫面呈現柔和幽靜的感覺,不知各位鳥友有否使用CPL拍鳥的,當然是用來拍乖乖鳥,不知能否降低這種黑白反差的曝光問題?我記得有些高檔的大砲鏡頭鏡身尾端可安裝,只是裝上後會減0.5EV左右的進光量,就要靠機身高ISO寬容度的表現來克服了。summersting wrote:irontheone...這是我3~5公尺距離內拍的(恕刪) Summer大手持的穩定性當真無人能敵,我覺得使用單腳架及輕快門,快門低於1/125畫面就有些微震糊糊的感覺,手持1/80還有這樣的細節真的太誇張了,厲害!這樓的打鳥前輩,不論是拍照跟修圖的技術真的都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對象============================說了一堆還是要po個鳥圖,基本上我拍鳥都會減0.3EV,不過有白羽毛的鳥我覺得應該要減0.7EV,只是canon在高ISO暗部還原的寬容度不太行,就儘量囉!野鴝 by Jeremy Huang, 於 Flickr野鴝(雌鳥) by Jeremy Huang, 於 Flickr
andrea5 wrote:不是說影片的速度,...(恕刪) 在相機看不會應是螢幕的更新率不足所以會這樣還是把快門速降低就可以了?我先看完你的視頻我懂您的意思了因為我以前沒有錄影我也不知道錄影該用甚麼快門速度拍照到一半想錄影就錄影了所以快門一定很快
yang stephen wrote:還是把快門速降低就可以了?..(恕刪) 拍照順便錄影拍鳥的時候大大不同,拍照快門速度要快,錄影受限於每秒幾帧,一般24P 1/50秒 30P 1/60秒網路上可以找到資訊,當然如果有特別想要的效果快門也沒綁死,不過一般就是標準的速度看起來比較舒服,可是當快門被固定以後如果還想用大光圈就只能用減光鏡控制了,想要拍鳥順便錄影可能沒那麼方便。這影片接著你的影片跳出來的,注意看翅膀和你的影片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