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0

大家的.........【鳥樓】(拍鳥的人本就不分家,廣邀眾大師前來分享)

彩鷸 公鳥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800mm ISO640 f/4.5 1/1000秒 無裁切
承上

Sony α1 & SEL400GM+SEL20TC


8K 520M 4:2:2 10bit / 30P原生影片(車拍的)


先在LR轉Full HD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今天尚燒仔~
2023.10.07在宜蘭的「彩鷸」奶爸

Part-2(車外拍)
Sony α1 & SEL400GM+SEL14TC+SEL20TC(橫轉直再轉橫裁放,台前50%、台後點按85%。)

拍到的距離約60米,算是今天最近的一次,圖的等效焦距超過1500mm。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 MC-20
開啟數碼遠攝轉換器(1.4倍)
2240mm
2023.10.07在宜蘭的「彩鷸」奶爸
Part-2(車上拍,交接食物的連拍,發動冷氣享受的拍)

Sony α1 & SEL400GM+SEL14TC+SEL20TC






(Open APS-C Jpeg輸出,質地台前50%、台後點按85%。)

心得:
一直以來有感同樣要裁放,但在開APS-C下拍得的,都會倍感有比較仁(清析),而這貼比上貼裁放的更多!

另又碰鳥大師,話說...
昨天(2023.10.06)可以不用再加用雙倍鏡,主因是大家很有默契都是在車上拍,說這樣比較不會驚嚇到鳥兒,而鳥就比較會走近的好樣。然比較這次大家都外拍的確是如此---不好拍到,而為何有這樣個大不同呢?是因大師說:在車上拍,只要引擎有發動,就會造成微動(微晃),那有沒有「仁」的效果就會差很多,就是成功率會下降很大。
但這我是不信邪的---因為不在車上拍,四週同樣會有風吹草動、來車走動(地表就跟著動)、手持晃動、追趕跑跳碰等等,就是上腳架人不去扶持,也都會一直「時時刻刻」遇到晃動的問題


BTW
這一車上6連拍,有糊到或較遜嗎?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bdA wrote:
2023.10.07在宜蘭的「彩鷸」奶爸

近才是王道
5月新莊新海人工濕地拍的

彩鷸公鳥
OM SYSTEM OM-1 + M.Z.300mm F4.0 PRO + MC-14 手持
840mm ISO1600 f/5.6 1/1000秒 無裁切
鉛色水鶇公鳥
OM SYSTEM OM-1 + M.Z.300mm F4.0 PRO + MC-14 手持
840mm ISO2500 f/5.6 1/80秒 無裁切

吃螃蟹
R6II+RF800F11
730167 wrote:
吃螃蟹R6II+RF800F11...(恕刪)


反嘴鷸
水鳥距離通常很遠,有時候肉眼很難辨別會當成黃足鷸。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1000mm ISO200 f/5.6 1/1000秒 裁切
整理相片
  • 10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