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stephen wrote:總結就是準確度在我用...(恕刪) 我認為邏輯差很多無反對焦主流都以突出的那一個為主,比如在跑的優先對焦追焦模糊的背景就是以較為清晰的優先當主體對焦以前我們熟悉的都以對中間為主,以影像顏色紀錄後再次追蹤不知這種是不是比較取巧就是了若都以純單點用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狀況了
看到各位打鳥前輩震撼的照片,小弟實在不敢在這裡放圖。。近期小弟『兼職』打鳥,因為每天清早都被小區的鳥鳴吵醒,唯有手癢試玩。。誰知一玩就一發不可收搭,每天早上見陽光都去打回來幾百發這樣子。。由於只是兼職,所以呢,腳架不用,那就手持吧。。效果不足以跟前輩們比較,唯有以感情搭救吧。。紅耳鵯是香港常見鳥類,由於多以洋紫荊花為食,所以只要有洋紫荊花的小區必然會見到這種鳥兒。。這種小鳥有個習性,經常是成雙成對的,由於動作多多,不時都會有讓人發笑的畫面。。有時也會有人類情侶般的溫馨場面。。D500 + Sigma 100-400/5-6.3 DG OS HSM(C) + 1.4X DG EX,f/11光圈,1/1250秒,ISO3200。請問各位前輩,手持這樣設定有沒有問題麼?
yang stephen wrote:有時一些朋友會問我你們到底在執著些什麼??其實就只是往自己訂定的目標一點一點的前進有時也許一年也只能進步個不到5%別人也看不出來到底那邊有差別不過,自己看得懂就好了...也就是自hi啦.....註:引用楊教授的話,博君一笑,望楊教授海涵
irontheone wrote:總是達不到前輩們的精細的細節度,是我做錯了甚麼嗎?還是一定要用腳架?...(恕刪) 腳架當然是不一定,但前題是快門要夠快,手要夠穩....快門不夠快時,就算上了最好的腳架在使用長焦的情形之下,光是快門簾就足夠震的亂七八糟另外,鏡頭的解度也有差在沒有辦法使用砲鏡之時,適當的縮光圈以達該鏡頭的最高解析度是有必要的當然,此時的iso也不能高iso一高畫質就爛了......
irontheone wrote:看來還是鏡的問題。...(恕刪) 鏡一定有差,但那是在一定距離以上時Summersting大也是手持,也沒用砲鏡拍得過她的,也沒幾個手持短砲,和長焦上腳架各有不同的優缺點及拍法....
irontheone wrote:看來還是鏡的問題。。...(恕刪) 你可以先試著靠近拍不要用增倍鏡我說的近是指8m之內,假如你這顆可以4m之內拍攝的話更好了快門設定我認為不需要到那麼高,使用1/320s上下即可ISO努力壓在1250以內對焦點選擇使用單點到時再來看看到底差多少,或是有沒有對焦不準的情形這種東西只能一直試一直試當然若操作已不是問題,那就是調焦但是我不認為首要是需要調焦,因為可能只要走到調參數正確那步,普遍人就滿足了
iflash wrote:你可以先試著靠近拍...(恕刪) 嗯,今日有試過單點(不過不及多點反應快)。。。其實可以很慢很慢很輕步走到五、六米左右。。初時是怕我的,大老遠就飛走了,可能我幾乎天天去,就開始不怕了。。然後今天走的很近。。多謝指教。。。再繼續練習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