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WAINE wrote:我反而喜歡像F卡口的24-70f2.8,70mm是最短的鏡身,這樣遮光罩才比較有效果。 沒錯,現在這種設計,遮光罩只能附著在前筒,就是賭它的"脖子"夠硬、足以抵擋外力的擠撞(過去是24-120等級才用這樣的結構)當然,D大解說了科學背景、一般大眾也希望體積小/不願意為不確定的風險付代價(帶大遮光罩),所以以後的鏡頭大概就只能長這樣了吧!
好強大的解析力,已放進年度採買計畫表中...(手邊G鏡E鏡老鏡們還都頭好壯壯)買來可能會拿來錄影用,可惜評測沒有錄影連續對焦速度、暗部對焦能力、呼吸效應、散景等部分。不過是否為了榨出解析力,實拍照片看起來有點乾乾的...(是我習慣了的現代Nikon味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