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2019 開年給有興趣天文攝影的一些建議

感謝樓主精彩的分享
小弟也偷偷請教一下
手邊有5D3、T150-600mm的鏡頭,
如果只想拍獵戶座就好,應該增添甚麼設備?
赤道儀嗎?
還是那些平衡用的導星的都不能少?
azazelsorrow wrote:感謝樓主精彩的分享小(恕刪)


就看你要拍到什麼程度了。如果像我這篇文裡所說的生平的第一張天文照片(就是獵戶座星雲),若使用攝星儀,除了最多只能用到 200mm,而且還可能器材超過攝星儀的承重(相機 + 鏡頭 + 平衡重錘組件)。

當然用 T150-600mm 一定不會滿足於 200mm,要用到 600mm 及長時間曝光除了需要赤道儀,導星也是不可缺的。

看我後面發佈的星雲照片都是用 Sigma 150-600 鏡頭定在600mm 曝光三至五分鐘拍攝多張疊圖才能完成的。

天文攝影是個超級大坑,像我最近就在考慮是否買支好點的三片式 APO 折射式望遠鏡,只是台灣的天氣一直潑我冷水

----------------------
昨晚(12/17)天氣不錯,使用攝星儀拍了獵戶座。由於都市光害的影響,即使是晚上十點半以後,大概也只能曝光到 20 秒 ISO 100 (因為想看看能曝到多長星點不拖線)。

使用天文改機的 D610 太大材小用,因此改用 SONY A7R2 + Batis 135mm F2.8 拍攝,又因為剛好電子快門線壞掉,加上要輕便,不想連筆電控制,因此使用購買的縮時 app (可設定如電子快門線般間隔拍攝,且能拍 Raw ,只是有無法曝光超過 30 秒的限制)

拍了 42 張,進 DSS 及 Sequator 疊圖;DSS 疊好的圖需要後製,Sequator 只要設定好,疊出來的圖直接可用。

不是拍得很好,就不附原圖,以下是全圖在螢幕的截圖及 1:1 的部分截圖:

DSS 疊圖
DSS 1:1
DSS-全圖
Sequator 疊圖
Seq 1:1
Seq-全圖
說到疊圖, 看到隔壁樓的PENTAX, 都在思考是不是要把赤道儀丟了
綠蟾蜍,綠蟾蜍,塔綠般最愛綠蟾蜍
GPS死嫩B wrote:說到疊圖, 看到隔壁(恕刪)
這個更厲害:


如果只是拍拍星座,Pentax 真是很方便,攝星儀之類的器材可以不用買了,不過有了赤道儀,拍得對象就不同了。
lykphoto wrote:
像我最近就在考慮是否買支好點的三片式 APO 折射式望遠鏡,只是台灣的天氣一直潑我冷水


高橋在等你

真的

絕對值得。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高橋在等你真的絕對值(恕刪)


當然知道啊!可是那座橋高不可攀呢
lykphoto wrote:
這個更厲害:如果只是(恕刪)


這一台我有找過資料, 不過看著M42的圖有些疑問, 如果是疊圖, 照理說星雲內的四顆星的地方應該可以控制不會過曝, 但是12萬的售價還是...再觀望好了

高橋的TOA-150看到實物的那個重量, 算了, 除非定點搞觀測台, 不適合機動阿
綠蟾蜍,綠蟾蜍,塔綠般最愛綠蟾蜍
搬張板凳...........

剛好在看同款的東西 可惜對完全初學者來說 完全鴨子聽雷

天上我找的到的就只有 飛機 直升機 鳥 太陽 月亮 金星 天狼星 獵戶座
北斗七星 在微光害的地方還勉強找的到 無光害 星星太多的地方就找不到了~
暗房教父 wrote:
搬張板凳......(恕刪)


手機下載個天文相關的 app 就可以不怕滿天星的天空。

平常在市區看不到幾顆星,建議不妨買支雙筒望遠鏡,可以看到更多的星星,搭配手機 app來認識很方便。況且,這是很容易可以做到的,家裡附近即可。
lykphoto wrote:
手機下載個天文相關的(恕刪)




昨晚已經跑了一趟武嶺。
什麼相機都帶了 就是忘記帶外套⋯⋯⋯⋯
本來想說赤道儀還沒買 拍星軌也不錯 就衝上山了
即時影像看起來 雖然有霧 但是看起來不算太濃 有散去的機會

上到武嶺 濃霧狂風飄雨 只拍了武嶺兩個字 上了廁所就下山了

超可惜的是回程 在武嶺跟清境中間有一段路
無風無雨無雲 滿天星斗
雖然只有 4度 但沒有風就還算可以忍受
但是路太窄沒辦法停車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