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等著玩V3等好久了,早幾天終於有機會把玩一下

機身設計有下過一番苦功,看上去像J系,但實際拿上手卻令我讚不絕口(那一大塊蒙皮功不可沒)

雙轉盤位置剛剛好,阻尼感也適中,在V3這小機身上轉也不會有脫手的危險

全金屬機身很讚,也不太重麻~(可能單反拿太多XD)

閃燈不再是固定式,可跳燈,但有一點要注意,閃燈向上翻至90度的話就會辨識為關閃燈(-_-")所以最大只能翻至70度左右,實際使用會有點麻煩...

規格上加入觸控,WIFI,算是"終於"追上潮流

影像表現方面,1800萬像素表現的細節令我滿意

ISO方面1600算是最高可用吧...再上就不行了

顏色方面調得頗討好的~



但那個取景器啊...我只能說句糟糕了...對這個有期待的人可以把期待值調低一半...

附加手把沒玩過:P~
hi
cheonglee wrote:
另外甚麼人面追踨,甚麼雙擁拍攝,更甚機內自動畫質調節,這些根本是可有可無的沒甚麼用功能,試問現在由下至上機種有那一台人面追踨真的是能用,他設計目的是給只會按快門的人。


這位兄台到底有沒看懂別人在講什麼啊?請問不能快速指定AF位置、人臉感應又不起作用,V1要怎樣有效率/準確對焦在[不在中央]又[不是面向鏡頭]的主体上?

只會按快門的人不會用V1,他會嫌太重、太麻煩也太貴了(原始售價),不是買J1就是被洗腦轉去買片幅大的EOS-M、M4/3,再不就一樣片幅但光圈更大、体積更小的RX100了,V系列是給對操控及速度有期待的用家,特別是對Nikon已有習慣性的單眼使用者,所以操控可以簡化,但必要的界面不能太兩光.
jenhoxen wrote:
這位兄台到底有沒看懂...(恕刪)






相機容不容易用,使用者的關係也是很重要的, 很多所謂專業使用者(還是稱專業玩家好了),連 半按對焦鎖定這個簡單的拍攝技巧也運用不好是大有所在的。


我覺得閣下應回頭看一看閣下說甚麼,說到V1/J1 的AF 點設置很煩,怎麼就先設定中心點對焦,按OK,按左右上下改變對焦點,再按OK,能花很多時間嗎,而且閣下說到甚麼人臉追蹤,其實想問一下有那台真的能合格做出閣下要求的"不在中央又不是面向鏡頭"又不會誤判(我也看不到那台人臉能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準確度),在一系統這種深景深系統,使用半按對焦拍像,百分之九十的相片也能拍到,我拿來在一百公里火車上也可以很準確拍到車外人臉的對像,機器就是要多用。

也想你真正在看清楚我的回文,我說的是人臉拍攝,使用對像就只是像只會按快門的使用者,所以你說得對了,V1系列的對像不是這類大初階,連J1也不是,這類人通常都買一部普通或高階一些的DC而已。
jenhoxen wrote:
可能和微單在亞洲銷比歐美好有關吧?先上亞洲....

從B&H過來的東西,都會被課5%營業稅,至於貨物稅要看品項和單價,單價高(被歸類成"奢侈品"?)的會課、一台"一般數位相机"和一兩顆"一般鏡頭"不課...記得是這樣子,有誤請指正.


B&H 跟我說目前第一梯次的預購都賣完了
我是第二波的預購
剛剛查了Amazon也顯示賣完了
是美國出貨量太少 還是這台反應還不錯啊?

至少美國的套餐有EVF+把手
再加上免費的FT1接頭
這樣價錢我比較能接受

無聊時也可以換上我Nikon鏡頭試試看
Nikon AF-S DX 18-200mm VR II應該比V3還大顆吧
哈哈
cheonglee wrote:
我覺得閣下應回頭看一看閣下說甚麼,說到V1/J1 的AF 點設置很煩,怎麼就先設定中心點對焦,按OK,按左右上下改變對焦點,再按OK,能花很多時間嗎,而且閣下說到甚麼人臉追蹤,其實想問一下有那台真的能合格做出閣下要求的"不在中央又不是面向鏡頭"又不會誤判(我也看不到那台人臉能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鼠了的準確度),在一系統這種深景深系統,使用半按對焦拍像,百分之九十的相片也能拍到,我拿來在一百公里火車上也可以很準確拍到車外人臉的對像,機器就是要多用。


我是建議訓人之前,先確定自己和別人是站在同個立足點上啦

你對兩個人見面打招呼擁抱的連續動作場景有意見,就換個例子,不知道你有沒有拿起V1拍兩個玩耍中的小孩,對焦點直接穿過小孩中間、對到背後滑梯(色彩較鮮豔\有具体線條的背景)的經驗?小孩佔畫面比例都不算小喔,高度至少達短邊的3/4(家庭生活照不會想張張滿版只有半身吧?)這是最典型傻瓜用法會遇到的難題,照你說的(我也認為是)one系列原本訴求,快又聰明的對焦系統應該是拿起來就可拍好的場景吧?

請注意:玩耍中的小孩,不會把臉對著你使人臉追蹤發生效用、也不會定在原點讓你半按再平移,近距離之下泛焦也未必夠用;這時如果我拿的是D3/D700/D4/D800,我會直接開AF-C/9點偏一側,保持構圖抓瞬間;當我不想帶DSLR時,我希望我的隨身机能讓我維持相近的操作方式,否則我何不和別人一樣去買EOS-M或RX100?

我知道很多人(包括我的年輕同行)會用頻率很高的[點放/平移]來抓移動主体,堅持用AF-S及中央點對焦,他們能拍好畫面我是很佩服,不過我不會這樣做.

人体關節是有使用壽命的,軟骨磨損後不會重生只會長出硬骨(俗稱骨刺),所以人會得退化性關節炎;右手食指除了按快門、還要點滑鼠,這都是攝影師比一般人損耗更快的因素,能省就不要浪費;[假設]上帝造人的身体關節準備讓你用一億次好了,你都不點滑鼠不按快門可以用到150歲、現代人無可避免要點滑鼠,一般人因此只能用80歲,之後手指痛改用其他界面;你願意因為一台蠢相机還有一些無謂的堅持(半按快門/平移這動作"很專業")讓你的食指在50歲退休?

ki_min wrote:
還記得2011年底N...(恕刪)


這就是花了幾個小時結果當機的那篇文章嗎?

另外,去溪頭沒去忘憂森林太可惜啦!!!

V3和前兩台感覺差異彷彿,
N家還是只有DF閃閃發光超級吸引人
jenhoxen wrote:
我是建議訓人之前,先...(恕刪)


請你再看一下看自已寫甚麼才說吧,沒人說V1就完美,我也有說Nikon 1 系列因為不想打倒自已人而把很多功能縮水,但如你說的單單這幾個次要問題就否定整個V1/J1系統,我覺得就有些問題了,至多說不適合閣下拿來當單鏡二號,而不能說這個相機失敗太多問題,明明整個1系的機器AF功能無論速度及準確度都是靠前的,就給你說成蠢相機。

無錯V1/J1是沒有AF動態區域,但J1/V1不是也有主體追蹤,還不是動態區域的變種,還有智能選擇器呢,這有很多方法變通,如使用半按技術(半按技術也不必一定要對準對焦點,只要找到差不多距離的物件便成,距離感好像是攝影師必備技能呢)然後移動的那一點關節也用不了(實際拍攝人員望向相機然後找出對象的那個動作比單純半按後那少許移動大得多),那麼我想不要拍攝便好了,還夾硬和電腦操作滑鼠,有那個人按快門的頻率可以達致重覆性關節問題,請諮詢一下醫師,攝影常致的關節問題的是頸痛,就是太重,還有是脊椎問題,是拍攝者姿態不良所致,按快門或者半按HOLD的影響相對次要很多,真的我不騙你,問一問醫師吧。

cheonglee wrote:
請你再看一下看自已寫...(恕刪)


完全講不通,看樣子講V1/J1不好很傷你自尊心啊你覺得它"靠前"就靠前吧
這台只差對於SB閃燈的支援度

不然我就衝了
這速度好快啊,不管是對焦還是連拍
造型也很好看
其他功能該有的都有了
可惜 ISO 和發色還是有點弱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