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le wrote:
APS等級DC要做變...(恕刪)
APS-C的片幅做變焦鏡當然不是難事,
難在要怎麼做到鏡頭縮進機身後不會太大,
別家的不比,光是怎麼把APS-C片幅的固定鏡頭式相機其變焦鏡大小,
做得跟自家P7000一樣大,這就是問題及難處
專業型DC的大小的確不算小台,
但把鏡頭的性能考慮進去就是另一回事,以Nikon自己的P7000來說,
35mm片幅等效焦段為28-200mm,光圈為F2.8-5.6,
當片幅從1/1.7"大小的感光元件放大成APS-C片幅時,
這樣子規格的鏡頭,實體焦段要做成18-130mm左右,光圈還要維持在F2.8-5.6,
把Nikon有在生產的所有DX與FX變焦鏡頭攤開來看,焦段有接近的,但光圈就小了不少,
即便如此,鏡頭的體積與重量還是比P7000整台還大還重
光學設計與半導體元件是不一樣的,當相機變成了3C產品,
它注定要面臨到這個限制---光學元件的發展無法跟上3C產品的發展趨勢
而X100富士官方說法裡是這樣講的---
"Q1:現在可換鏡頭式的無反光鏡單眼算是比較流行的類型,富士是出於何種考慮而將 X100 設計成一款不可換鏡頭的相機?
A1:主要是想達到相機小型化、高畫質的效果。首先,相機小型化我們就想到採用定焦鏡頭,如果要達到高畫質,採用固定式的鏡頭就可以與相機裡的感光元件進行一對一的定製,從而實現最佳畫質。作為一台高階數位相機,我們是比較晚進場的,作為較晚進場的相機廠商,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實現相機的高畫質。"
採用定焦是為了"小型化",這才是最大目的,提升畫質是其附加的作用,
採用固定式鏡頭才是為了"高畫質"
這個理念Fujifilm並不是第一個用的,更早的是Ricoh GXR
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8428
而且GXR的理念還更進一步,把感光元件與鏡頭合在一起變成模組,
某些層面上它是固定式鏡頭,換個角度看它也是可換式鏡頭
另外DC的感光元件如果要能夠用上更大的片幅,前提是半導體製程的晶圓尺寸未來能到20吋,
當APS-C片幅的感光元件其Gross Die能像現在1/2.33"的感光元件在12吋晶圓上一樣多,
就有可能壓低成本,當然那時1/2.33"的感光元件價格應該也會低到可以稱斤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