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vatn wrote:
您好, 我以為提高I...(恕刪)
no...
如果沒高ISO就死白,那是用家自己的問題
難道過去沒高ISO的時代拍的都是死白照嗎?
外閃跳燈拍出來,因為光線都是來自外閃,反而因為光線不會太雜而讓人的皮膚更好看 (個人感覺白裡透紅)
如果是現場光,有時會有黃或暖色..配上Nikon DSLR的黃疸症,還真是絕配,每個人都黃黃黃 (喜不喜歡看人囉)...
高ISO有它方便的地方,但是過去沒有ISO 3200的時代裡,都是死白照嗎? @@
話說ISO 800對D90會是問題嗎?
買D7000是準備開ISO 6400配外閃嗎?
帶外閃,D7000的高ISO有多大用處呢? ^^!!
高ISO當然方便,小弟用D700也很清楚,但是高ISO拍暗處的作品...真的沒有很讚..只能說堪用
若帶外閃,絕對還是用外閃拍...也不可能ISO開6400配外閃...
wlwfat wrote:
這真的是專業.......(恕刪)
我用的鏡頭,算是便宜貨

兒童照跟美食照,是用nikon 50mm f1.8 這顆鏡頭(當初買三千六)。
而場景照,則是用nikon 18-70mm f3.5~4.5 這顆(Y拍上約六~七千)。
我個人覺得,用50 1.8這顆很適合初中階的人來用,第一是便宜,你不用有太多的金額壓力(比如說若買了萬元以上,壓力上就要拍出好照片,不然就是對不起親朋好友、老闆、鏡頭、或是祖宗XX代);第二就是光圈有到1.8,想要玩散景也方便,定焦50mm(在D90算是75mm)也可以訓練自己的構圖能力。
而拍攝室內照,我還是建議腳架、燈架(燈架轉腳架)最好是帶著。有了穩定後,基本的縮光圈放慢快門,獲得的銳利度就有一定的水平了。等到拍多了,換了更高階鏡頭,再去慢慢調整,也少了適應的時間。
D90是一款不錯的入門機種,因為當你完全發揮它的效能後,你會有「原來我可以拍出這樣照片」的成就感,也會有「原來我拍不出來的原因是.......」的進步感,若一開始就入手高階(貴)的機身,反而帶來的壓力會限制你成長的空間。
以上是個人想法嘍~
https://www.flickr.com/photos/johnrei75/album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