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TAMRON 70-300mm VC (A005)[[開箱]]


yansson wrote:
對阿,我還沒變成"富人"呢...(恕刪)

呵呵!
洋森大您真是太客氣了。
那就祝您早日賺大錢,
多買些「富人的寶劍」來拍拍美照,
好讓大家欣賞欣賞吧~~
中午去輔鎂入手了這隻....裡面的王先生替我測試準焦...
順便買了Sandisk 8g記憶卡預備明天去台東遊玩四天可以使用...

因為"太利"公司美女怕被割傷,所以隨意抓男同事測試!
覺得300端有VC的確可以好好"凍住"畫面...

300mm, 1/80 ,f5.6 ,ISO6400
看樣子也愈來愈多人購入這管鏡頭了,希望大家來幫忙蓋大樓唷^_^

sam189 wrote:
不知道這個Gamma是做什麼用的?

高對比鏡頭靠提高區域之間的對比讓人有比較銳利的感覺,但同時也抹掉了兩個區域間可能有的非常細的細節和逐漸改變的色調。有很高解像力的鏡頭的對比不一定很高,看起來很銳利的鏡頭解像力不一定高,要維持高解像力和高對比,成本是很高的。然而提高對比使人眼覺得銳利畢竟比提高解像力容易得多,不少日系的老鏡就用這個方式和德系競爭,但這樣做會失去一些漸層的細節而使畫面看起來硬而沒有一種圓潤的感覺(特別是暗部細節的變化),這是很多人喜歡老鏡的原因。yansson兄所說的就是這種感覺,這種感覺要有相當時日好好用過鏡頭才會逐漸成型(就像品酒一樣),常常是快不起來的。

回到您的問題。因為細微的色澤改變在記錄影像時就不存在(見上文),不論用什麽方式調整(包含brightness/contrast甚至曲線)都只能改變對比、而無法擠出不存在的東西,這種情形在1:1看圖或印大照片時才會特別明顯。縮圖後本來就少了細節,所以原來少了的極細微部份是否存在根本就不是問題。

sam189 wrote:
今天天氣不適合測拍,...(恕刪)


GAMMA就是曝光值,降低對比應該用色階來調,也可以用補光功能增加中間調

但原本沒有的東西,用軟體調還是會覺得少了什麼...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冼鏡光 wrote:
高對比鏡頭靠提高區域...(恕刪)


yansson wrote:
GAMMA就是曝光值...(恕刪)

非常謝謝兩位前輩....

sam189 wrote:
那..如果調降機身本身調控檔的對比度,是否可降低照片過高的對比?...(恕刪)

經過半天的測試,決定調整D80機身調控檔,由以前常用的"VIVID"改為"CUSTOM"。其中TONE(-1),saturation(標準),這樣的結果對比就低了一些。不過為了拍攝方便,可能要給這個鏡頭一個專用機身,因為旅遊攝影時沒有太多時間換鏡頭與調整數據。

OS:真的該找時間學後製拍RAW檔了。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sam189 wrote:
真的該找時間學後製拍RAW檔.....(恕刪)

raw檔早該拍了,就算回家不後製轉jpg,還是比相機直出jpg漂亮阿


我貼的比較圖沒人回,來公佈答案好了,雖然有人pm給我,可是猜錯了
1、4是sigma 70300 apo,
2、3是tamron 70200 a001
液晶螢幕高低視角會有亮度的變化,建議下載來平放比較
我以3、4來說明好了,下圖左邊是a001,肩部衣服亮部已經接近爆掉邊緣了,右邊的亮部層次細節都有出來
難道是a001曝光量較多?非也,化妝檯前側暗部可看出a001較暗,右邊的階調較豐富,頭髮暗部也能看出差異



說到這才驚覺文不對題,算是無心插柳吧,後續討論請另謀版面或pm,謝謝~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yansson wrote:
raw檔早該拍了,就...(恕刪)


呵呵, 您應該拿A005跟S70300這兩顆窮人寶劍來比一比,就不會離題了 :)

不過小弟個人覺得,只要這把"劍"能拍出令小弟滿意的作品就行了 :)
色彩該漂亮的地方漂亮,該銳的地方銳,該糊的地方糊,VC穩的地方穩(1/10@300mm都容易成功)
也沒甚好去挑東挑西了,東西是看人怎麼用它... :-)

就好比有人喜歡銀鹽的味道,有人感覺不到
有人喜歡黑膠的音色,因為"保留了細節",有人覺得數位音色也很OK (對比好高呀,沒細節了 :-) )

這就看人了,有人愛吃辣,有人在乎甜..

一個東西要嫌,優點說是缺點,都很容易,喜歡一個女孩,缺點都能看成是優點....其實早有"自我的主見"了

好比VC有人喜歡它的強也有人嫌它吵,嫌它的就會批它"吵",喜歡它的就會說它"強"..這各有所好 :)

買了就拍出喜歡的照片,那才是重點..

Tamron 70300 VC USD @300mm F5.6光圈全開,沒辦法,就是愛它的銳 :)


yansson wrote:
raw檔早該拍了,就...(恕刪)

yansson兄這種東西實在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高光細節與暗部細節損失的問題需要長時間使用鏡頭才能夠體會的出來
不過自從APO 70-300mm DG化後似乎暗部細節比舊款的少...對比也稍大一點
有機會也可以玩玩電影鏡頭體會更深啊~~~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hata6136 wrote:
yansson兄這種東西實在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有些東西是看人在乎不在乎

數位音樂的CD出來時,也是一堆人罵它"沒細節",但也很多人喜歡它的"銳"

現在mp3都一堆人能接受

這不是"需要長時間使用鏡頭才能夠體會的出來"

而是你多在乎罷了

好歌曲好音樂會因為聽mp3就變差嗎? no...

Tamron 70300在很多前輩眼中表現很普通

但在小弟的手中,拍出來作品的表現是令我滿意的,各有所好吧 :-)

沒細節?

對比率(contrast rate)也是一項拿來檢驗鏡頭解像力的指標,也就是細節的分辨能力

好比每mm的line pairs的辨識度...如果高對比就表示沒細節,這也有它矛盾的地方

如果畫質不銳,contrast rate又低,這恐怕解像力也不大妙...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