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9/15 NIKON將發表兩支鏡頭與D7000和SB-650

MUS wrote:
對攝影記者來說(通常都會是1D系列, 用到7D的話可能是個人或者是小社群之類的), 合用的鏡頭群還是關鍵啊, 尤其是Canon剛剛又把3456整個砲群更新了, 來勢洶洶喔....(恕刪)

前半年不久~幾個第一線報紙雜誌媒體才剛升級機身~令人驚訝竟然買的是5DII/7D和D90這類機身~
這些可憐的記者只能摸摸鼻子用到壞再抱怨~

diffusionless wrote:
因為在這裡d50是個...(恕刪)

謝謝辛勞整理、順手幫忙補充一些資訊

對焦系統
51點對焦點(中央15點十字+外圍36點一字)
multi-cam 3500 FX D3x/D3/D700/D3s
multi-cam 3500 Dx D300/D300s

11點
multi-cam 2000 D2Xs/D2X/D2Hs/D2H(9點十字分散+外圍2點一字)
multi-cam 1000 D200/D90/D80/D5000/D3000/D3100(中央點十字+外圍10點一字)

5點
multi-cam 1300 D1x/D1/D1H(中央一排3點十字+外圍2點一字)
multi-cam 900 D100/D70s/D70/D50(中央一排1點十字+外圍4點一字)

3點
multi-cam 530 D60/D40x/D40(中央一排1點十字+外圍2點一字)

連拍速度

2.5FPS D50/D40

3FPS D1X/D100/D80/D70s/D60/D40X/D70/D3100/D3000

4FPS D5000

4.5FPS D1/D90

5FPS D3X/D2Xs/D2X/D1H/D700/D200

6FPS D300

7FPS D3X***/D300s

8FPS D2Hs/D2H/D2Xs**/D2X**/D700*/D300s*/D300*

9FPS D3s/D3

11FPS D3s***/D3***

***:指DX模式可以到達速度
**:指裁切模式可達到速度
*:指密技或外在電力支援系可達到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我有玩過朋友的7D..
那個對焦系統我真的不敢恭維
已經是中高階機種了 對焦系統的能力居然只有如此

本來有打算要買D90...如果D7000沒拿掉機身馬達
就讓手邊的D40變成備用機好了...
要是拿掉機身馬達 就買D90好了
https://www.facebook.com/mudu.yang


不知道N家有沒有跟S家說好

N家打C的中高階

S家打C的低階


N家走專業路線

S家走消費路線

一起分食C的市場

以上只是猜測

不過話說回來 S也有 35 1.4G 感覺撞名了 ^^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telfaxgo wrote:
SONY要靠自己研發對焦性能…
那怕要花3年也追不上Nikon
(恕刪)


這樣說就小看SONY了,他的 DV 也是很強的

簡單來說:售價決定產品的機能,各家廠商會自己取捨

C 家的 1D系列 和 N家 D3系列我雖然沒用過但是我敢說平分秋色
因為都是頂級機種,各家同價位的機種一定各有所長
這樣才能吸引不同需求的買家。

我本身就是從事RD的,公司產品的定位就是如此。

我到覺得影響還好..

其實C的機身能力較差
在前幾年應該都知道
但是C依然是較大的用戶..

原因我自己的想法在於C的完整L鏡頭群吧
跟發色上較屬多人親睞

說真的一開始有C家眾多L鏡頭的用戶
就算想換機也會因為鏡頭轉賣的問題跟價差而卻步吧-.-.

對於死忠跟長期的CANON用戶
看到60D 跟 D7000 的規格也只能咬咬牙閉著眼睛當作沒這回事
而繼續使用CANON的機種吧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有誰願意為了跳家將自己手上的愛將賤價割愛呢
何況現在一些網路拍賣的市場或是各家相機的家族都很方便比價比商品~價格又透明
這年頭
消費電子機身不值錢就算了
連光學的產品我看都快不保了
除非你是夜之后啦~還是什麼0.95的鏡頭
不然都不敵這股消費市場抬頭的洪流
dean720721 wrote:
說真的一開始有C家眾多L鏡頭的用戶
就算想換機也會因為鏡頭轉賣的問題跟價差而卻步吧-.-.
我是BO仔~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SONY A550~無名:imprezar1
人家比較想要N家的400f4或400f5.6啦!
揮別冬日 wrote:
人家比較想要N家的400f4或400f5.6啦!
+1, 不過440機會好像不大, 456的汝摸也不多, 只好先等等340加上VR & Nano啦!
billmills2001 wrote:
C的60D並不是技術...(恕刪)


以xxd系列歷史來說:
以畫素 對焦點 連拍
2000 D30 3MP 3點 3fps
2002 D100 6MP 5點 3fps
2002 D60 6MP 3點 3fps
2003 10D 6MP 7點 3fps
2004 20D 8MP 9點 5fps
2005 D200 10MP 11點 5fps 2006 30D 8MP 9點 5fps
2007 40D 10MP 9點 6.5fps(9點十字)
2007 D300 12MP 51點 8FPS
2008 50D 15MP 9點 6.3fps
2009 D300s 12MP 51點 8fps
2009 7D 18MP 19點 8fps
2010 60D 18MP 9點 5.3fps


也就是原本歷史來說,CANON二位數是和NIKON三位數是相近,NIKON 三位數雖然不多,但可以看到每次就個跳耀!


從D30開始,CANON每次前進一點,在40D已經是xxD中機身性能達到最高,40D以前都還是只有中央十字對焦點,但是CANON沒預期到NIKON突然發神經,出什麼DX旗艦機 D300和一台D3 FX!
(CANON內心吶喊:去年你不是說APS是目前最佳方案,怎麼可以騙我,NIKON最討厭!


在D300發表之後,CANON開始進行畫素之戰,快速提升畫素速度,只是沒想到50D一發表,接著D90出現首台錄影DSLR!
(50D內心吶喊:幹嘛又陰我!)


接著在SONY A55與d3100發表後,一堆不知情勢的C迷們,滿心期待60D誕生,結果CANON正常把60D推下去之後,接著..
(60D內心吶喊:又不是我的錯,SONY和NIKON有一腿聯合欺負我!)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