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h5830 wrote:全部都是完全沒修過的照片~~...(恕刪) 謝謝大大一起分享美圖,其實數位時代強調不後製,似乎沒啥意義,人總是會手癢,忍不住就想搞一下後製,除非你真的能滿足即拍效果。分享幾張清境的特產,雪梨、紅柿及蜜蘋果,有使用光影的dslr作品發表效果來加強飽合度。但這只是提供發表用,個人電腦還是喜歡保留清淡一點的原始檔。
18-200mm vr II是一支很好運用焦段距離好鏡雖然相差大三元鏡皇一些些但是出門在外 , 一機一鏡掌握手裡 , 包裹輕便享受旅程那種樂趣是無可比擬~---------------------------------------------------------------------------------------------------------------------------------------------------------------------------
brana86 兄這系列青青草原 跟水里蛇窯構圖以及甕 , 壺暗影控制的都不錯拍得漂亮也更顯示18-200mm vr II , 廣角端跟望遠端都能得心應手--------------------------------------------------------------------------------------------------------------------------------------------------------------------------------------
HSU . HSU wrote:也更顯示18-200mm vr II , 廣角端跟望遠端都能得心應手...(恕刪) 謝謝HSU.HSU.其實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也沒什麼最佳選擇,擇其所愛吧!它的焦段真的滿好用的。續分享小瑞士花園的夜景,當然輕便旅遊是不帶腳架的,只好隨興力拼快門及高ISO.分享手持D200&18-200MM VR2在小瑞士花園所拍攝的水舞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1GqcqUdTQCw
brana86 wrote:其實數位時代強調不後製,似乎沒啥意義,人總是會手癢,忍不住就想搞一下後製...(恕刪) 不是有沒有意義的問題,個人不排斥後製,只是有後製最好標明一下正因為是數位時代變數很多,強調不後製更可看出各廠商數位產品各有各的特性不是嗎?既然強調器材拍攝就應該以忠於該器材特色而發表要後製也可以,只是每台相機都後製再發表照片已無多大差別不是嗎?那就不需要以器材名義發表了不是嗎?結論是:要扯到器材便不後製,要後製就不強調器材,這是比較合理的要強調器材又要後製不標明就是誤導,在數位時代這樣說是合理的
ppwa wrote:不是有沒有意義的問題...(恕刪) 認同個人是不強調器材,也不強調後製,方便好用、喜歡就好。---------------------------------------------------------------------續分享幾張昨晚桃園跨年晚會的照片,全部LR轉檔,無後製。舞台照片是雙手舉高盲拍了幾張寫日記用照片,因為現場人好多,好不容易衝出重重人牆,正打算離開會場時,遇上妹妹鬧脾氣,只好留在會場外圍樹下等跨年倒數,也順便拍了幾張煙火照片。
真是顆好鏡頭!!小弟手上也有一顆中壢NOVA旺全 2010 九月購入、水貨保固到2011 九月!! 不過現在把焦段拆開來啦!! 這顆鏡頭只能乖乖呆在防潮箱囉!!與其放著!! 倒不如拿出來賣給需要的同好!! 有需要的人請PM給我唄!! 我會報價給你們!!